- 年份
- 2024(12983)
- 2023(19028)
- 2022(16216)
- 2021(15112)
- 2020(12403)
- 2019(28837)
- 2018(28489)
- 2017(54330)
- 2016(29164)
- 2015(32772)
- 2014(32966)
- 2013(32249)
- 2012(29891)
- 2011(27056)
- 2010(27210)
- 2009(24832)
- 2008(23980)
- 2007(21284)
- 2006(18829)
- 2005(16142)
- 学科
- 济(123086)
- 经济(122955)
- 业(80334)
- 管理(79170)
- 企(61621)
- 企业(61621)
- 方法(53702)
- 数学(46509)
- 数学方法(45725)
- 农(42005)
- 中国(34986)
- 地方(30514)
- 业经(28989)
- 农业(28368)
- 财(28125)
- 学(25582)
- 制(21405)
- 理论(20226)
- 贸(20143)
- 贸易(20127)
- 易(19421)
- 环境(18886)
- 技术(18475)
- 和(18412)
- 银(18336)
- 银行(18294)
- 融(17831)
- 金融(17828)
- 发(17620)
- 行(17553)
- 机构
- 学院(413042)
- 大学(410823)
- 管理(162777)
- 济(161462)
- 经济(157755)
- 理学(140823)
- 研究(139256)
- 理学院(139166)
- 管理学(136271)
- 管理学院(135517)
- 中国(104553)
- 京(88637)
- 科学(87535)
- 财(73280)
- 农(70507)
- 所(69153)
- 中心(64518)
- 研究所(62990)
- 业大(62540)
- 江(61556)
- 财经(58183)
- 范(57923)
- 师范(57379)
- 北京(56303)
- 农业(53890)
- 经(52920)
- 院(51306)
- 州(50235)
- 经济学(47722)
- 师范大学(46318)
- 基金
- 项目(284511)
- 科学(224203)
- 研究(207617)
- 基金(205356)
- 家(179083)
- 国家(177540)
- 科学基金(153175)
- 社会(130533)
- 社会科(123580)
- 社会科学(123548)
- 省(111776)
- 基金项目(108958)
- 自然(99961)
- 自然科(97652)
- 自然科学(97629)
- 教育(95856)
- 自然科学基金(95805)
- 划(93913)
- 编号(85547)
- 资助(84850)
- 成果(68294)
- 重点(63595)
- 发(63260)
- 部(61738)
- 课题(59127)
- 创(58384)
- 创新(54437)
- 科研(54175)
- 国家社会(53431)
- 教育部(52809)
- 期刊
- 济(181764)
- 经济(181764)
- 研究(119303)
- 中国(83149)
- 农(67247)
- 学报(64300)
- 科学(61300)
- 管理(58849)
- 财(54185)
- 大学(49739)
- 教育(49082)
- 学学(46838)
- 农业(45873)
- 技术(38189)
- 融(36390)
- 金融(36390)
- 业经(33074)
- 经济研究(27952)
- 财经(27010)
- 问题(23783)
- 经(23082)
- 业(22135)
- 图书(21740)
- 版(20271)
- 科技(19880)
- 技术经济(19787)
- 资源(19666)
- 统计(19523)
- 理论(18765)
- 商业(18504)
共检索到61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章 王烁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集中连片特困区"久扶不脱"的瓶颈就在于内生成长力的匮乏。"木根模式"通过"政府—村民—市场"三元主体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转,实现了主体"角色—行动"的转变,在协同合作中激发内生成长力,走出一条造血式的精准脱贫路径,对破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空间贫困陷阱"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海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精准滴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认识到乡村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时时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实践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贫困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扶贫路径 帮扶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探索出以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为基本内容的扶贫发展模式,论文在分析总结这一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有机结合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探索出以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为基本内容的扶贫发展模式,论文在分析总结这一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有机结合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关键词:
银行 金融机构 贫困户 石柱 产业 重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玉平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精准扶贫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福建省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及其对精准扶贫的作用。但目前福建省乡村生态旅游还存在配套基础设施仍待完善、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及开发模式单一、村民参与率不高与人才紧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省可对"公司+政府+村民"开发模式进行构建,因地制宜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精品,注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资金引入及人才引进,打造"互联网+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模式,对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效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永青
[目的]探讨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完善区域旅游资源,进而促进其均衡发展。[方法]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分析其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层析分析法对其乡村旅游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结果](1)重庆市都市区的最邻近指数最高为0.814,其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为0.735,城市发展新区为0.697;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0.402,可以看出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凝聚分布;(2)重庆市乡村旅游优化评价指标中旅游资源、道路设施、生态环境和综合管理的权重分别是0.357 1,0.253 6,0.230 1和0.159 2,得分大于70分以上包括乡村森林覆盖率、公路的便捷性、乡村气候舒适度、保障机制、经济水平、游客容量和客源条件,其他指标得分低于70分,包括服务中心数量、乡村旅游专线、乡村空气质量、农民拥有的道路面积密度、乡村公路等级、文化价值和管理者素质,这些也是重庆市急需优化的方面。[结论]整体上重庆市乡村旅游综合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应加强该方面的投入和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空间分布 优化评价 重庆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炜娟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扶贫则是践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举措。研究解读以乡村旅游为拉动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背景;揭示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不特、精准不精,贫困农户素质不高及利益回馈渠道不畅通等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能的若干问题;给出精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等可行对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惠新华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杜瑶瑶
在乡村旅游扶贫对接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可能面临着在旅游资源禀赋受限情况下进行开发以及保障贫困人口作为主要受益者的两大挑战。以湖南省30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的空间分析工具、地理探测器以及矢量化后的湖南省数字高程图(DEM)对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并综合理论研究成果梳理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湖南省旅游扶贫重点村的Moran’s I指数为0.65,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且集聚性特征显著;2)全省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分布并不均衡,湘北平原地区和湘东山丘区为中低密度核心分布区,湘南山丘区为双密度核心分布区,湘西山地和湘西北山原山地区为多密度核心分布区;3)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是影响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分异性的关键因素,旅游人数和可支配收入的解释度较强,而地形地貌和交通制约着基础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最后,建议旅游扶贫过程中应考虑空间分异性影响下各个旅游重点扶贫村发展模式存有差别,进一步识别正确的扶贫路径,并巩固旅游扶贫成果。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空间分布特征 发展模式 湖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斯雯 郑小松 赵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从"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平台的背景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探究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平台的策略,以期促进"互联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互联网+” 精准扶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 模式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 模式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