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3)
- 2023(11635)
- 2022(9741)
- 2021(9299)
- 2020(7636)
- 2019(17784)
- 2018(17393)
- 2017(33191)
- 2016(17551)
- 2015(19632)
- 2014(18928)
- 2013(18450)
- 2012(16663)
- 2011(14764)
- 2010(13913)
- 2009(12321)
- 2008(11471)
- 2007(9185)
- 2006(7623)
- 2005(6098)
- 学科
- 济(67379)
- 经济(67327)
- 管理(48795)
- 业(43879)
- 企(34660)
- 企业(34660)
- 方法(32418)
- 数学(29070)
- 数学方法(28621)
- 农(20754)
- 地方(16216)
- 中国(15975)
- 财(15299)
- 业经(14755)
- 学(14132)
- 农业(14024)
- 环境(12065)
- 贸(11654)
- 贸易(11644)
- 和(11473)
- 易(11259)
- 资源(10665)
- 技术(10099)
- 理论(9869)
- 制(9705)
- 务(9691)
- 财务(9640)
- 财务管理(9620)
- 划(9406)
- 企业财务(8986)
- 机构
- 学院(232450)
- 大学(230099)
- 管理(94202)
- 济(91521)
- 经济(89650)
- 理学(82971)
- 理学院(82000)
- 管理学(80390)
- 管理学院(79963)
- 研究(75036)
- 中国(56336)
- 科学(49387)
- 京(47836)
- 农(41810)
- 业大(38385)
- 财(38352)
- 中心(36609)
- 所(35881)
- 研究所(33497)
- 农业(33191)
- 江(32967)
- 财经(32001)
- 范(31413)
- 师范(31103)
- 经(29486)
- 院(28513)
- 北京(28382)
- 经济学(27729)
- 州(26193)
- 经济管理(25537)
- 基金
- 项目(177073)
- 科学(140716)
- 基金(130264)
- 研究(126303)
- 家(115584)
- 国家(114698)
- 科学基金(99338)
- 社会(80929)
- 社会科(76855)
- 社会科学(76831)
- 基金项目(70604)
- 省(69436)
- 自然(66567)
- 自然科(64914)
- 自然科学(64899)
- 自然科学基金(63714)
- 划(58600)
- 教育(57168)
- 资助(51505)
- 编号(50716)
- 重点(40223)
- 部(38682)
- 发(38344)
- 成果(37579)
- 创(37111)
- 创新(34788)
- 科研(34656)
- 国家社会(34268)
- 课题(33469)
- 计划(32822)
共检索到31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格 刘航 余强毅 吴绍华 祝锦霞 吴文斌
研究目的:基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分析冬季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模拟其兼并作物类型和种植窗口的利用潜力空间布局,评估对区域粮食的增产效应,并探究空间优化方案。研究方法:EcoCrop模型、全球农业生态区划(GAEZ)模型、文献归纳法等。研究结果:(1)鄱阳湖平原近30年冬季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平均为50%左右,以2007年为突变年份呈显著减小趋势。(2)冬季耕地资源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提升粮食产量均具有较大潜力。研究区97%耕地适合冬种,完全利用可实现约440万~490万t的产量提升,同时促使水稻增产约42.2万t。(3)冬种作物在不同种植窗口下的分布和产量均存在空间差异,可细化作物种植时空分异性的布局特征,实现协同高适宜性和高产量的空间优化。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兼并作物类型和种植窗口的冬季耕地资源利用潜力空间布局和优化方案,对实际农业生产更具指导价值,可为区域耕地集约化管理和利用、种植结构优化和调整提供路径选择和决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世磊 金晓斌 张辛欣 石师 施釉超 刘晶 周寅康
非粮化耕地是耕地补充来源和用途管控的重点区域,科学识别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并对其进行分区调控是落实新时期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基石。论文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遵循“内涵界定—潜力识别—分区调控”的研究思路,基于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系统解析,统筹资源环境适宜性和社会经济约束性构建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明晰非粮化耕地理论和现实整治潜力阈值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借助两维图论聚类算法构建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分区并提出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非粮化耕地理论整治潜力面积为2461.14 km~2,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性;(2)研究区非粮化耕地现实整治潜力约束系数对不同县(市、区)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性,规划管控约束、耕作条件约束、经济支撑约束和社会意愿约束下的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分别为2348.31、1347.89、1676.52和1292.74 km~2;(3)按照“约束类型+时序引导”的规则可划分5类整治潜力分区,不同分区之间的约束类型组合与整治时序安排可为差异化调控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平原强化耕地“非粮化”治理和保障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盈亏计量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杨瑞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雅丽 张常新
在明确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人口发展态势、人均粮食消费情况相关统计数据,参考了美国、印度等国的实际情况得知,贫困问题的解决、人口迅速增长、膳食结构改变、生物能源开发等引起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威胁粮食安全,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增长潜力不足、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耕地退化等耕地供给减少的发展趋势挑战粮食安全。针对粮食供需矛盾的现实,笔者从维护土地生态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遏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控制人口增长以及改变消费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推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世界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丹娅 苏墨 罗罡辉
深圳市基本农田管理范围外存在大量零星破碎的耕地,管护十分困难,且易被违法侵占。通过耕地空间布局优化,确保规划期末行政区内耕地数量不少于耕地保有量,将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探索并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模式。
关键词:
耕地 空间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曹建华 蔡海生 黄宏胜 刘滨 罗志军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胡敢 郭娴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应采用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防治土地资源退化,加强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建立复合高效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安全 湖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波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雅兰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李全新 何英彬 张晴 刘洋
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增产难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食物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调整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粮食的节粮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在畜牧养殖、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490万t的节粮潜力。实施节粮战略既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证能力,也可以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政策空间。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节粮 生猪 浪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开发保护 粮食安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邹亚锋 刘耀林 孔雪松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关键词:
绿色革命 劳动力外溢 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