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2)
2023(15722)
2022(13652)
2021(12839)
2020(10630)
2019(24604)
2018(24355)
2017(47085)
2016(25379)
2015(28685)
2014(28385)
2013(27768)
2012(25105)
2011(22502)
2010(22076)
2009(20164)
2008(19422)
2007(16648)
2006(14363)
2005(12417)
作者
(70931)
(59205)
(58517)
(55820)
(37477)
(28336)
(26649)
(23241)
(22456)
(20769)
(20248)
(19791)
(18588)
(18401)
(18168)
(18006)
(17598)
(17490)
(16910)
(16753)
(14457)
(14348)
(14156)
(13527)
(13083)
(13068)
(12950)
(12864)
(11811)
(11662)
学科
(96697)
经济(96555)
管理(78026)
(71835)
(60469)
企业(60469)
方法(46518)
数学(40601)
数学方法(40047)
(27982)
(27179)
中国(24405)
业经(22521)
(21369)
(20669)
地方(18071)
(17908)
农业(17846)
财务(17831)
财务管理(17791)
(17247)
贸易(17238)
企业财务(16851)
(16780)
理论(16237)
环境(16065)
技术(15775)
(15494)
(14920)
银行(14882)
机构
大学(353188)
学院(351742)
管理(143434)
(139287)
经济(136321)
理学(125204)
理学院(123889)
管理学(121682)
管理学院(121051)
研究(112800)
中国(83985)
(73992)
科学(69756)
(65187)
(56815)
(54724)
业大(54060)
财经(52451)
中心(51969)
(50129)
研究所(49962)
(47863)
北京(45842)
(45169)
师范(44745)
农业(44414)
经济学(41743)
(41664)
(40232)
财经大学(39389)
基金
项目(249573)
科学(197368)
研究(182887)
基金(182707)
(158915)
国家(157626)
科学基金(136566)
社会(115744)
社会科(109737)
社会科学(109710)
基金项目(97562)
(96755)
自然(89477)
自然科(87368)
自然科学(87349)
自然科学基金(85775)
教育(84114)
(81537)
编号(74724)
资助(74305)
成果(59343)
(55510)
重点(55484)
(52134)
(52038)
课题(50375)
创新(48708)
(48539)
教育部(47935)
科研(47807)
期刊
(147221)
经济(147221)
研究(99545)
中国(65256)
学报(54843)
管理(51866)
(51042)
科学(50922)
(50827)
大学(42632)
学学(40289)
教育(37756)
农业(35558)
技术(31215)
(27415)
金融(27415)
财经(25350)
业经(24815)
经济研究(22561)
(21555)
问题(19292)
(18081)
理论(17058)
科技(16937)
图书(16803)
(16733)
技术经济(16229)
资源(15716)
实践(15682)
(15682)
共检索到499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贵浩  
在耕地流转不断加快、粮食生产供需匹配能力和增收支撑能力下降的新情况下,应以耕地承租方为主体,建立制度、市场、科技与环境为四轮的"四位一体"驱动机制,通过制度设计确保种粮收益,根据市场供求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利用自然禀赋,发挥科技驱动力,提高粮食生产率,调动承租方种粮意愿,使其愿种粮种好粮,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彬文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 ,且缺口不断扩大 ,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 ,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贵浩  
目前,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小、比例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低。应借鉴发达国家农地改革的做法,扩大土地养老功能,对流转土地达80%以上的农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60%的保费补贴;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按租期长短实行阶梯租金补助。对粮食种植大户按其种植规模进行差额补贴和奖励;向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款、免费供应良种,利用政策杠杆促使种粮成为体面的职业和挣钱的职业。加强耕地流转执法,严格监督农地农用,收回非粮化转出的耕地,剥夺撂荒农户的农地承包权。通过耕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尤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耕地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一方面,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基于人多地少基本国情而导致的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在生产粮、豆、奶、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方面比我国更具资源和成本优势,对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进而对生产形成的冲击不断加大。虽然我国政府对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尤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耕地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一方面,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基于人多地少基本国情而导致的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在生产粮、豆、奶、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方面比我国更具资源和成本优势,对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进而对生产形成的冲击不断加大。虽然我国政府对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阳   段邵聪   肖慧敏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作物。究其原因,农地流转本质上是资本下乡对耕地利用的再造,而资本下乡秉承着逐利性原则。受限于市场经济内生机制、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缺陷、公共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及农地流转合同未规定耕地使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经营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偏低,难以满足资本逐利需要。当前,囿于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及老龄化、土地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政策等条件制约,不应盲目地将农村流转耕地收回重新分配给农民耕种,而应遵循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逻辑。在农地流转基础上,选择区域实施商业化种粮政策,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确保公共政策精准执行及利用协商治理调整合同内容方式来提升农地经营户种粮积极性,从而推动耕地“非粮化”朝着“种粮化”转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宁波  生世玉  方袁意如  
为促进全国耕地利用布局优化,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服务的持续供给,立足粮食安全视角,在厘清省际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逻辑和补偿标准的测算思路基础上,运用机会成本损失与生态外溢价值法对2019年受偿区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17个省份处于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生态赤字区(支付区),14个省份为盈余区(受偿区),后者在满足自身粮食需求后,平均约有超过30%的耕地承载的粮食产量和生态服务供给了各生态赤字区;2)受偿区的受偿标准总额约为24 673.4亿元,其中最高的3个省份是河南、山东、安徽,最低的3个省份是宁夏、甘肃、新疆。为此,提出要构建包括补偿主体—目标责任—补偿方式—资金来源构成的补偿机制和配套体系,进一步保障生态补偿的长效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树春  朱建军  宋永永  
粮食安全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宁南8县区为研究区,采用耕地需求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分析1990-2013年宁夏全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生产变化态势的基础上,预测了宁夏及宁南8县区2015-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态和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宁夏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态势,粮食总产量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状态;2015-2030年间,宁夏总人口和粮食作物单产仍将呈现增加态势;在不同组合方案下,保障宁夏未来粮食安全的最大耕地需求量为118.85万hM2,最小耕地需求量为93.39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  韩巧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耕地就是在研究中国粮食安全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明确耕地和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耕地中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进而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叶宏亮  任婉婉  
本文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框架探讨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内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高强度耕地利用模式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演进路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耕地利用模式在短期会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在长期将导致耕地资源的供给质量严重恶化;在国外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采用虚拟贸易的方法衡量中国耕地资源的潜在供给缺口。结果表明,尽管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战略在短期会带来耕地资源的数量节约效应,但在长期将形成巨大的耕地资源潜在供给缺口,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卿  陈绍充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央确定的关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具有长期战略性的意义,为此,必须深入研究"红线"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核心内涵。因为决策的根本性在于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应该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来思考。本文以耕地面积、人口数量、人均粮食占有量三大因素为切入点,在对国际国内的大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实际数据序列,通过定量研究,完成对中央决策正确性与重要性的严密论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牛文元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我国2010、2015和2020年的粮食需求。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口粮和种子粮的需求相对稳定,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增长明显,粮食总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在95%和100%两种粮食自给标准下,通过对我国粮食需求与耕地配置的模拟发现,粮食需求与耕地供给呈现出一种紧平衡。确保有效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实现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三重"底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海川  殷羽奇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是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耕地生态补偿和粮食安全的内在逻辑,指出目前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局限性。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别从耕地资源价值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与分配以及补偿效果评价这几个方面对耕地生态补偿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为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粮食安全战略下的耕地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海波   唐敏   唐洋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为此很有必要开展耕地保护审计。本文通过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审计情况,并引入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三大审计主体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同机理,最后提出进行制度保障机制、国家审计主导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成果共享机制以及信息技术支撑机制五大机制建设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