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3)
2023(14820)
2022(12959)
2021(12072)
2020(10174)
2019(23556)
2018(23209)
2017(45218)
2016(24429)
2015(27635)
2014(27170)
2013(26742)
2012(24547)
2011(21891)
2010(21349)
2009(19335)
2008(18495)
2007(15940)
2006(13714)
2005(11546)
作者
(70353)
(58445)
(57909)
(55102)
(37146)
(28039)
(26271)
(23068)
(22403)
(20622)
(20011)
(19665)
(18451)
(18301)
(18197)
(17950)
(17546)
(17498)
(16817)
(16737)
(14462)
(14249)
(14065)
(13422)
(13100)
(12935)
(12861)
(12733)
(11822)
(11523)
学科
(97759)
经济(97646)
管理(70190)
(65621)
(54431)
企业(54431)
方法(51258)
数学(45632)
数学方法(45077)
(25990)
(24556)
中国(23505)
(20855)
业经(20612)
地方(17912)
(17387)
贸易(17382)
农业(17020)
(16854)
(15962)
财务(15891)
财务管理(15853)
理论(15667)
(15330)
企业财务(15072)
技术(14957)
(14701)
环境(14528)
(13107)
金融(13105)
机构
大学(342628)
学院(340098)
管理(137528)
(135335)
经济(132587)
理学(120982)
理学院(119728)
管理学(117437)
管理学院(116864)
研究(111132)
中国(81449)
(71713)
科学(70911)
(59953)
(59593)
业大(55202)
(55080)
中心(51373)
研究所(50786)
财经(49409)
(47784)
农业(47655)
(45365)
北京(44373)
(42753)
师范(42219)
经济学(41095)
(40877)
(38420)
财经大学(37421)
基金
项目(245775)
科学(192884)
基金(179940)
研究(174543)
(158671)
国家(157427)
科学基金(135127)
社会(109760)
社会科(104109)
社会科学(104079)
基金项目(95479)
(95283)
自然(90672)
自然科(88591)
自然科学(88563)
自然科学基金(86978)
(81035)
教育(80599)
资助(75341)
编号(70006)
重点(54995)
成果(54803)
(54408)
(51230)
(51043)
科研(48041)
创新(47707)
课题(47456)
教育部(46459)
大学(45864)
期刊
(135354)
经济(135354)
研究(93304)
中国(58914)
学报(58429)
(52624)
科学(52136)
管理(48897)
大学(44098)
(44024)
学学(41842)
农业(37050)
教育(33818)
技术(29813)
(25209)
金融(25209)
财经(23619)
业经(22446)
经济研究(22157)
(20042)
(19369)
理论(18220)
问题(17765)
实践(16850)
(16850)
图书(16715)
科技(16382)
(16302)
技术经济(16196)
统计(15546)
共检索到47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丹  
粮食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准确区分不同时期粮食价格变动成因,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文章采用1996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的受灾面积、肉禽及蛋类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M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五个变量,建立SVAR模型对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各种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分解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货币冲击、成本冲击与预期冲击并分析这五种冲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预测短期粮食价格的变动主要需要考虑成本冲击,而预测4季度后价格变动需同时考虑成本冲击和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对粮食零售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会相互影响,但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世一  
研究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状态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TL-NAR组合模型在价格分量基础上对四种粮食(稻谷、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进行预测,采用符号动力学将粮食价格涨跌描述为不同的价格状态。同时,运用隐马尔科夫链模型构建了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状态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STL-NAR模型对稻谷、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稻谷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小麦价格呈倒“V”型趋势,玉米和大豆价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稳定程度与价格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粮食安全稳定时,价格传导相对顺畅,粮食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而当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粮食价格传导受阻时,则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永平  马赞甫  
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和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贵州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9.83%和40.17%;粮食单产总体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各种粮食作物自身单产水平的提高,其对贵州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高达73.79%,而粮食生产内部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13.96%,但结构调整对贵州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且"十五"以来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表现为正;在众多影响贵州粮食单产的因素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旱灾率和结构变动协调性系数,且均表现为负,表明高产粮食作物对低产粮食作物的种植替代必须慎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艳昭  吴艳娟  封志明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从洲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尺度,定量分析了1980-2010年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时空格局,并通过比对粮食产量与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拟合度,探讨了近30年来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0年以来,非洲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短期波动以3年周期为主,长周期约为10年;粮食单产为非洲粮食产量短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子;②就各个地区而言,南非地区粮食产量短时间序列波动周期相对较长,为3.75年,并呈缩短趋势;其他各地区短期波动周期均在3年左右,与非洲整体波动水平相近;从长时间序列看,东非长周期时间序列最长,约10年,并呈变长趋势;南非地区次之,约为7.5年;北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锐  
基于2003年1月~2011年8月的月度时间序列,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与国际国内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之间存在着联系,但并不是非常紧密;我国粮食进出口并不能影响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进口和出口都不存在"大国效应",其变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无论国际粮食价格还是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我国粮食出口。因此,我国可适当降低国内粮食自给率,加大粮食进口,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明显加剧趋势,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防范和化解国际粮食金融化风险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祁华清教授和宁宜希教授合著的《国际粮价波动下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刘士星  周海川  
本文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国际粮食产量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短期内国际粮食产量的波动是由于自身冲击的影响造成的。具体而言,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小;非洲缺粮国尼日利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尔、卢旺达和苏丹的粮食产量,短期内受美国、欧盟和中国冲击的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成为产量波动的主导因素;随着滞后期增加中国、埃及、印度、秘鲁和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逐渐增大,自身调控能力逐渐减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斌  蒋俊朋  
本文将变异系数法应用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分析,采用波动系数、离差系数等指标来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规律,运用198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时间特征和省际间粮食产量地区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立体的实证系统分析,这对于有效利用区际、省际之间粮食相对丰缺的特点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减少区域内粮食产量过度波动造成损失和冲击、制定有效的粮食生产和市场调节政策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本文利用1982—2005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稳住粮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赖红兵  
粮食产量水平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HP滤波方法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的粮食产量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且波动又呈现出周期性规律特征。同时,为了探讨粮食结构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粮食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水稻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显著,其次是玉米和小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