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1055)
2022(9497)
2021(9071)
2020(7976)
2019(18619)
2018(18507)
2017(35515)
2016(19134)
2015(21792)
2014(21851)
2013(21656)
2012(19740)
2011(17378)
2010(17199)
2009(15998)
2008(16021)
2007(14430)
2006(12044)
2005(10687)
作者
(53897)
(45471)
(45296)
(43060)
(28660)
(21602)
(20747)
(17920)
(16911)
(16177)
(15390)
(15107)
(14116)
(14105)
(14089)
(14085)
(13873)
(13503)
(13017)
(12985)
(11143)
(10981)
(10831)
(10348)
(10279)
(10134)
(10080)
(10072)
(9142)
(8988)
学科
(76489)
经济(76407)
管理(67603)
(61877)
(53331)
企业(53331)
方法(41979)
数学(36814)
数学方法(36376)
(25098)
(19985)
中国(17698)
(17646)
财务(17589)
财务管理(17550)
企业财务(16672)
业经(16125)
(14639)
(14413)
(13854)
贸易(13852)
农业(13547)
(13482)
技术(13058)
地方(12876)
(12644)
理论(12628)
(12468)
银行(12444)
(12292)
机构
大学(270195)
学院(269259)
管理(114663)
(109415)
经济(107087)
理学(98420)
理学院(97436)
管理学(95865)
管理学院(95322)
研究(80382)
中国(64315)
(55802)
(52351)
科学(49629)
(42675)
财经(41537)
中心(40505)
(40143)
业大(39985)
(39321)
(37759)
研究所(35659)
北京(34326)
农业(33669)
经济学(32701)
(32212)
师范(31856)
(31836)
财经大学(31097)
经济管理(30201)
基金
项目(182400)
科学(144879)
基金(134575)
研究(131358)
(116453)
国家(115502)
科学基金(101047)
社会(83101)
社会科(78902)
社会科学(78877)
基金项目(72080)
(71173)
自然(67548)
自然科(66062)
自然科学(66041)
自然科学基金(64894)
教育(61363)
(59818)
资助(55315)
编号(53229)
成果(41764)
(41127)
重点(40172)
(38671)
(37453)
创新(36149)
科研(35922)
教育部(35601)
课题(35106)
人文(34889)
期刊
(113764)
经济(113764)
研究(70883)
中国(49940)
(45184)
管理(43693)
学报(39412)
科学(37868)
(36105)
大学(30412)
学学(28738)
技术(25740)
农业(24257)
(23545)
金融(23545)
教育(23430)
财经(20646)
业经(18716)
(17604)
经济研究(17373)
(15259)
问题(14890)
技术经济(14674)
财会(14444)
统计(13662)
理论(13294)
科技(13158)
(12969)
图书(12841)
(12736)
共检索到387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瑛  李雯琦  
商誉减值是管理者投资低效的典型表现,2019年年初我国上市公司现象级商誉减值浪潮引发了资本市场对管理者溢价并购和商誉减值的持续关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以掌趣科技为例,从管理者行为视角出发,结合管理者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系统地研究掌趣科技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发现:并购商誉受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羊群行为和代理行为的共同影响,商誉减值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盈余管理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表现为大股东的财富转移及公司的业绩"大清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宇  徐光华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管理者能力对并购商誉减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方企业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管理者能力和商誉减值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此外,当并购方企业管理者权力受限时,管理者能力对公司商誉减值程度的反向影响增强。文章基于实证结果,从管理者能力、市场化程度、管理者权力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今后市场并购活动的高效开展,控制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崇胜  
近年来,随着国内并购市场趋于活跃,不合理的高商誉和不规范的商誉减值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构建合理、有效的商誉不当减值行为规制体系,以优化全链条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实践中,商誉不当减值行为呈现为确认阶段的不合理高估、计提阶段的规避行为和激进行为、披露阶段的欺诈等样态。商誉不当减值行为易发、频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并购决策失当、业绩承诺机制异化、商誉会计处理规则过于原则化以及商誉信息披露监管机制孱弱。针对商誉不当减值行为的多样性以及诱因的多重性,要采取统合规制的策略,整合公司法、会计法和证券法等多部门法在规制公司并购决策、商誉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欺诈等方面的协同优势,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规制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石鑫燕  
文章以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是否操纵语调以配合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结果表明:年报等文本信息中披露的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计提商誉减值行为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正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负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结构中非国有控股企业、性别结构中女性高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商誉减值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汪健  
以2007至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行为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行为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仅存在于出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中,即其源自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行为。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显著降低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信远  徐焱军  
本文以2016年度报告中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二六三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商誉形成及减值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并购中形成商誉的会计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存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空间大、企业业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商誉会计规则的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步丹璐  王多仁  
以中国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商誉减值与控股股东实施股份减持或股权质押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高且减值程度更大;商誉减值与控股股东提前减持股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轻资产行业中这种关系更为明显;控股股东的股份减持与股权质押行为在商誉减值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本文聚焦商誉减值前控股股东的规避风险行为,丰富了控股股东应对商誉减值的策略选择模式及不同对策之间的替代效应研究,为资本市场监管与企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莉萍  金献坤  滕飞  辛宇  
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重新审视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自创商誉对并购商誉减值的"缓冲"效应出发,探讨年度减值测试法存在的问题。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阐释自创商誉"缓冲"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以供应商关系管理为研究情境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集中的供应商体系所产生的高自创商誉显著地降低了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制造业中以及公司市场势力较强时更加明显,支持"缓冲"效应假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讨论商誉会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戴其力  马颖翩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差异分析,同时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以及财务状况因素的影响下,采用2007~2008年的截面样本数据对影响商誉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率、合并商誉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商誉减值测试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玺艳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8年间连续两年ST企业的第三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理论分析的方式对盈余管理视角下ST公司异常扭亏、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关系进行假设,然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对审计风险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ST公司异常扭亏对审计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正向调节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的相关性,出于盈余管理动机下ST公司异常扭亏对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常利民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发的公司业绩"暴雷"风险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商誉减值对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减值提高了公司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积极性,但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机制检验表明,商誉减值通过增加双重代理成本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坏消息、卖空机制下,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通过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以维稳股价的动机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商誉减值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准确度的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分析师跟踪较少的公司中更显著,在自愿披露公司与强制披露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政策制定中防范商誉减值风险、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星宇  
(一)加强对并购重组"三高"的监管,遏制商誉增量要从源头上防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就要坚决遏制并购重组"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现象。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执业行为的规范约束。建议推动完善相关资产评估准则,明确在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中必须使用资产基础法对标的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慎用收益现值法,确需使用收益现值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印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冬艳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