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0)
- 2023(14852)
- 2022(12463)
- 2021(11869)
- 2020(9856)
- 2019(22481)
- 2018(22212)
- 2017(42812)
- 2016(22959)
- 2015(25561)
- 2014(25153)
- 2013(24446)
- 2012(22221)
- 2011(19746)
- 2010(19965)
- 2009(18253)
- 2008(17855)
- 2007(16029)
- 2006(14216)
- 2005(12501)
- 学科
- 济(89900)
- 经济(89815)
- 管理(72637)
- 业(72423)
- 企(51516)
- 企业(51516)
- 农(48541)
- 方法(37081)
- 数学(32374)
- 农业(32070)
- 数学方法(31888)
- 财(25430)
- 中国(24198)
- 业经(24005)
- 地方(19703)
- 制(19170)
- 策(17362)
- 环境(16154)
- 贸(16097)
- 贸易(16089)
- 务(15743)
- 易(15676)
- 财务(15668)
- 财务管理(15631)
- 学(15021)
- 企业财务(14807)
- 银(14720)
- 银行(14709)
- 划(14456)
- 行(13957)
- 机构
- 学院(307893)
- 大学(300344)
- 济(127991)
- 管理(126374)
- 经济(125228)
- 理学(107471)
- 理学院(106396)
- 管理学(104712)
- 管理学院(104092)
- 研究(97407)
- 中国(79418)
- 京(64469)
- 农(60153)
- 财(60117)
- 科学(56910)
- 中心(48856)
- 江(47946)
- 业大(47508)
- 所(46094)
- 财经(45957)
- 农业(45500)
- 经(41991)
- 研究所(41323)
- 北京(40286)
- 范(39319)
- 师范(39016)
- 州(37574)
- 经济学(36854)
- 院(35434)
- 经济管理(35188)
- 基金
- 项目(206516)
- 科学(164273)
- 研究(157329)
- 基金(149516)
- 家(127816)
- 国家(126635)
- 科学基金(111095)
- 社会(100188)
- 社会科(94670)
- 社会科学(94644)
- 省(81766)
- 基金项目(79251)
- 教育(71954)
- 自然(70514)
- 自然科(68809)
- 自然科学(68797)
- 自然科学基金(67529)
- 划(67454)
- 编号(66245)
- 资助(60136)
- 成果(52112)
- 部(45866)
- 重点(45619)
- 发(45462)
- 课题(44681)
- 创(43091)
- 国家社会(40843)
- 创新(40167)
- 制(39868)
- 人文(39674)
- 期刊
- 济(150222)
- 经济(150222)
- 研究(88202)
- 中国(65286)
- 农(61531)
- 管理(47462)
- 财(47116)
- 农业(41589)
- 学报(41028)
- 科学(40639)
- 教育(34175)
- 大学(34134)
- 融(34020)
- 金融(34020)
- 学学(32014)
- 业经(30368)
- 技术(29822)
- 财经(21837)
- 业(21523)
- 经济研究(21002)
- 问题(20151)
- 经(18787)
- 版(15616)
- 农村(15411)
- 村(15411)
- 资源(15335)
- 技术经济(15178)
- 现代(14898)
- 农业经济(14733)
- 世界(14651)
共检索到46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瑜 范顺祥 乔玉辉 刘云慧
为更好推动农场生态景观建设及相关鼓励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京郊46家果园农场(35家有机果园,11家常规果园)进行调研,以期了解当前经营性农场生态景观现状特征及农场管理者的认知态度、景观偏好和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结果表明:多数农场建设偏重生产、对景观和生态考虑甚少,景观效果较差;有机农场管理者对生态用地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农场,但这2类农场的管理者均有通过生态景观建设来获得多种服务的意愿;超过50%的农场管理者偏向于建设花草类生态植被,并倾向于将其建设在农场边界或田块之间以减少占用耕地;90%以上的农场管理者有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并希望由政府提供5年以上的资金补贴;农场类型和管理模式影响生态景观建设参与面积的选择,有机农场、企业或合作社经营性农场更能够接受占用超过5%的土地面积建设生态景观。因此,强化农场管理者生态理念和技术培训,以政府作为主要补偿来源提高对花草类生态用地的生态补偿,将有助于推动生态农场生境景观建设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李春平 范秀珍 赵廷宁 陈建刚 孙保平
根据防护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将野外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RegionManagerV4 .0和遥感等技术相结合 ,从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对北京市大兴县北藏乡防护林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 ,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认为 :该乡主林带防护能力不足 ,副林带过宽 ;组成林带的物种类型单一 ;整个景观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 .经过分析论证 ,对该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方向提出了建议 :应适当增加主林带的宽度 ,减少副林带的宽度 ,重视混交林的营造 ,中间乔木树种两侧辅以灌木的乔灌混交形式较适合 ,林带透光疏透度应保持在 0 .3~ 0 .4 ,闭合林网数应达到 1 3个 km2 .
关键词:
北京 防护林 林带结构 生态景观 评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学文 杜志雄
常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各种弊端一方面可在现代农业内部通过发展方式调整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可通过包括食品短链在内的各种新型农业模式探索新的出路。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位于北京郊区的41个中小型生态农场的主要特征,包括经营者、土地、资金、雇工、技术、价格与销售等。结果显示,中小型生态农场在社会和生态维度具有较强可持续性,但在经营层面存在较大经营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总体上存在的信任危机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通过参与式认证体系加以解决。食品短链对于生态农业发展具有引领性价值,其政策借鉴意义在于培养生态农业经营人才和发展环境。
关键词:
食品短链 生态农场 新型农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宇振荣
论文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需求以及中国土地利用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讨论了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多功能性战略和任务,提出了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对策。主要结论为:在理论方面,应充分认识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加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的研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加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提高水土安全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应做好3个层次的工作:战略规划上,应在已有规定和规范的内容基础上,整合景观特征保护和提升、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游憩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日华 李朝晖
论文基于湘东、湘南等四地调查数据,从风险偏好、保费可承担约束视角对家庭农场收入保险投保决策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收入保险兼具减产与价格下跌双重风险保障,符合家庭农场风险规避需求。其中,"保费可承担性"客观制约超出"风险偏好"主观感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农场种养殖农事生产与盈利目标关联和规模化发展水平。第二,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性生产活动,但投保决策多为农场主个体行为,家庭成员风险偏好对决策优选排序较少产生影响,应当与家庭成员利益目标一致有关。第三,全农场收入保险具备"一揽子保险"合约特征,为家庭农场险种安排首选,且以种养殖兼营型农场"确定性决策"表征最为明显。第四,家庭农场存在"决策偏好逆转",与理性选择公理一般逻辑不相符。该"决策论"悖论多发生于价格敏感型农产品经营农场、曾遭遇巨灾损失农场等情形,且受农村社区信息传播影响较大。在政策指导上,可率先从规模化、商品化程度较高家庭农场试点推广,重点关注农场主风险偏好与投保决策取向,且利用农村社会血缘、地缘关系强化保险认知与险种计划合理安排。除此之外,在顶层设计上应有步骤地将收入保险纳入财政支持范畴,享受保费政策性补贴公平待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世久 吕珊珊 吴林海
依据黄淮海平原5省57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在对家庭农场忽略的属性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借助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家庭农场对不同扶持政策的偏好程度,以及不同偏好类型的家庭农场特征差异。结果发现:采用推断性属性非参与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后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家庭农场更偏好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和技术支持,但其对政策传播渠道的偏好也不能忽视;面临相同的政策属性组合时,受教育水平高、经营规模合理和对扶持政策认知程度高的家庭农场利润率提升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农场可划分为资金偏好型、知识与技术偏好型、土地流转偏好型和政策信息偏好型四种类型。应该基于偏好异质性制定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将扶持政策向家庭农场相对更为偏好的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和技术支持适当倾斜,并对农场主受教育水平高、经营规模合理和对扶持政策认知度高的家庭农场进行重点扶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戚小燕
城市河道基本功能为排水、防汛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具有多样功能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河道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文章结合河道整治实例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生态景观 河道 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计平 岳德鹏 刘永兵 李海龙 黄月艳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3期TM影像(19891、996、2005)进行解译判读,获取北京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同时应用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分析1989—2005年间区域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6年来耕地、沙荒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明显减少,而城市及建筑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在连续增加;各景观组分间的转移过程频繁,其中耕地斑块向城市及建筑用地斑块的转移数量最大,沙荒地向林地的转变最为明显;1989—1996年间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率较1996—2005年间的大,变化集中表现在西北城郊过渡区域;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斑块形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漪南 赵芯 王宇泓 李方正 李雄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乡村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VR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景观评价的研究中,进行了新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尝试。利用VR全景图技术对空间、场景高度还原仿真的特点,改进传统的SBE法,以城市青年人群为例,通过观测实验并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原始数据,对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及景观要素偏好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改进后的SBE法与SD法构建了乡村景观视觉评价模型,并确定了4个显著影响指标(建筑肌理感、植物种类、道路形态和卫生状况)。其次,根据VR全景图场景中偏好视域截图,进而从截图中归纳提取出9个景观偏好指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这9个景观偏好...
关键词:
VR全景图 乡村景观 视觉评价 视觉偏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仁江 孙德升
能否正确制定新技术采纳决策对企业业务重建和保持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T公司的纵向案例,利用田野调查和一手数据,基于技术决策者偏好及其支持性环境的互动视角考察了新技术采纳的前端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的新技术决策中,决策者的新技术偏好和支持性环境决定技术是否被采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两个因素都支持的情况下,企业所制定的新技术决策较多;此外,在这两个因素当中,决策者偏好是新技术实施的主要驱动因素,支持性环境是必要的辅助性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在对北京郊区菜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郊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势与问题。为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政策建议如下:加强对菜贩和蔬菜批发市场的质量监管;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大众教育;加强对合作社管理者的财务监督,结合村委会的行政功能优势和企业的管理优势,规范发展村级蔬菜合作社;给予蔬菜企业利好政策,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建立蔬菜市场供求信息平台;重视认证蔬菜的技术培训。
关键词:
蔬菜 质量安全 管理 农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爱请 王月霞 王晶
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大多数地区将增加耕地面积作为农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忽略了生态景观建设。以尚义县七甲乡项目区为例,根据农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分析了项目区农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忽视和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提出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土地平整中、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加强生物措施的应用等有关生态景观建设的对策,从而实现农地整理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农地整理 生态景观建设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