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2)
2023(11702)
2022(10049)
2021(9521)
2020(8422)
2019(19517)
2018(19461)
2017(37622)
2016(20387)
2015(23167)
2014(23051)
2013(22860)
2012(20733)
2011(18347)
2010(18179)
2009(17024)
2008(17189)
2007(15405)
2006(12976)
2005(11518)
作者
(56591)
(47648)
(47458)
(45242)
(30263)
(22660)
(21833)
(18698)
(17724)
(17028)
(16176)
(15810)
(14848)
(14813)
(14808)
(14640)
(14579)
(14193)
(13854)
(13698)
(11744)
(11512)
(11344)
(10842)
(10738)
(10637)
(10559)
(10535)
(9589)
(9397)
学科
(81506)
经济(81416)
管理(72357)
(67467)
(60223)
企业(60223)
方法(45219)
数学(39616)
数学方法(39168)
(28268)
(20469)
财务(20406)
财务管理(20364)
(19617)
企业财务(19429)
(17985)
业经(17498)
中国(17405)
(15095)
(14802)
贸易(14800)
(14406)
理论(13656)
(13219)
农业(12852)
地方(12786)
(12615)
银行(12592)
(12507)
(12137)
机构
大学(288341)
学院(286975)
管理(121714)
(116353)
经济(113929)
理学(104673)
理学院(103645)
管理学(102025)
管理学院(101450)
研究(83828)
中国(67115)
(58883)
(56938)
科学(50559)
财经(45414)
(43228)
(42441)
中心(41810)
(41366)
业大(41111)
(40818)
研究所(36848)
北京(36236)
经济学(35018)
(34463)
师范(34097)
农业(34083)
财经大学(34079)
(33709)
商学(32437)
基金
项目(192096)
科学(152876)
基金(142756)
研究(138459)
(123133)
国家(122119)
科学基金(107316)
社会(88549)
社会科(84021)
社会科学(83993)
基金项目(76193)
(74053)
自然(71765)
自然科(70202)
自然科学(70185)
自然科学基金(69005)
教育(65506)
(62490)
资助(58836)
编号(56322)
成果(44442)
(43689)
重点(42399)
(40242)
(38756)
教育部(38187)
科研(37776)
创新(37522)
人文(37351)
大学(36950)
期刊
(121911)
经济(121911)
研究(75765)
中国(50864)
(50271)
管理(46774)
学报(41352)
科学(39199)
(36458)
大学(32146)
学学(30372)
技术(26640)
(26276)
金融(26276)
教育(25449)
农业(24249)
财经(23141)
业经(19935)
(19680)
经济研究(18819)
财会(16165)
问题(15958)
(15399)
技术经济(15114)
统计(14331)
理论(14072)
会计(13684)
商业(13660)
(13611)
图书(13446)
共检索到41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肖健  
2002年Cording提出并购价值悖论,引起了学界对此命题的关注与研究热潮。本文借鉴社会冲突理论,对并购交易过程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冲突行为进行理论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冲突行为如何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在公司并购过程中,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冲突,也可能选择合作。这主要由并购规模、激励水平、社会保护力量和冲突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地,并购规模越大,管理者更倾向选择冲突。此外,激励水平越高、社会保护力量越强和股东的冲突技术水平越高,管理者越倾向选择合作。并购交易中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模型较好地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平  凌士显  吕风光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异质性大股东治理效应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8—2017年发生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并购价值的视角,实证检验异质性大股东的治理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大股东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并购价值;机制检验发现,异质性大股东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激励管理层、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异质股权"扶持效应"三种路径来提升并购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异质性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累计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越集中时,异质性大股东对并购价值的治理效应越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志毅  
1998年,对中国信息产业(IT)的先驱——赢海威来说是动荡的一年。赢海威作为一个迅速成长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迅速扩张需要巨额资金。兴发集团乘机以股权形式向赢海威投入巨额资金,并占绝对控股地位,因赢海威原董事长张树新经营公司业绩不尽人意,兴发集团遂免除...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何源  白莹  杨平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负债融资会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文章利用静态博弈论的思想,基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函数的不同,探讨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缓和二者冲突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楠  刘兵  李嫄  
在多团队系统这一得到了广泛应用的组织形式中,团队间由于功能、目标、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冲突不可避免,此时冲突管理就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聚焦于边界管理者的权力感对团队的冲突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采取实验法,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角色扮演法来启动被试的权力感,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边界管理者的团队内权力感对边界管理者的团队间权力感有正向直接影响,两者又分别对团队的冲突管理行为发挥直接作用,并且边界管理者的团队间权力感对边界管理者的团队内权力感与团队的冲突管理行为的关系产生间接作用。本文基于权力感效应为解释团队的冲突管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从团队内权力配置和团队间权力配置两个方面为管理团队间冲突提供指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边策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引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及其相关的股权结构特征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呈倒"N"型的曲线关系,即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作用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2)非国有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更有力;(3)次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发挥大股东的激励效应,抑制大股东的防御效应,特别是当大股东不处于控股地位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宋彤彤  陈名芹  
文章以2006-2013年间发布(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持股管理者寻租的视角探究中国制度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和股利平稳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之间呈显著负向关系,高管更可能将股权激励作为掩饰其寻租行为的面具,从而导致公司股利平稳性降低。特别地,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的负向关系在代理冲突较为严重的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公司、国有性质公司中尤为明显。整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在缓解代理冲突中存在着的"替代关系假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扬  张雪茹  
股票期权制度在处理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时,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先进性。但纵观国内外财务报告相关舞弊案得知:为了争取更多的私利或其他收益,当获利机会高于惩罚成本时,管理者往往会采用欺诈手段操纵利润、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利用信号理论与博弈理论建立相关模型,就基于股票期权下的股东与管理者对舞弊性财务报告的需求程度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是遏制企业财务不良行为的理性方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红霞  欧阳凌  
基于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的代理视角,从多样化投资理论、过度投资理论、经理偏向短期或长期项目等方面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综述,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认为增加经理人员的内在激励程度和外部控制权市场力量是提高投资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盛宇华  王新光  
基于管理者特质视角,探究了管理者能力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并分别检验了连锁股东与高管薪酬粘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显著促进了战略变革,连锁股东与高管薪酬粘性均加强了管理者能力对战略变革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旦强  王冀宁  李曰凡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围绕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而展开,特别是对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更是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而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股东利益保护最为相关,它是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理论界、实务界都极为关注的内容。一、文献回顾回顾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委托代理问题研究起源于对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英、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因而早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涛  唐元虎  
1895年开始到现在,世界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浪潮,在并购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冲突而导致并购失败的案例累不胜举。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地突破新进入行业的壁垒并减少企业的运作风险。但实际上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通过并购后知识间的互补和替代,增加知识存量和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对知识的控制力度,通过构建知识壁垒来获得长期竞争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成城  李晋  高先锋  
在并购的过程中,组织身份会出现冲突和模糊的状态,这一现象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并购的有效性。文章首先对组织身份进行了介绍,然后以组织身份的三个维度——人为建构性、多重性、动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并购过程中组织身份的冲突与模糊对有效并购带来的消极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