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0)
2023(17372)
2022(14623)
2021(13665)
2020(11189)
2019(26100)
2018(25697)
2017(49644)
2016(26797)
2015(30070)
2014(29854)
2013(28983)
2012(26271)
2011(23199)
2010(22875)
2009(20521)
2008(19656)
2007(16802)
2006(14595)
2005(12470)
作者
(74126)
(61680)
(60746)
(58420)
(39265)
(29463)
(27945)
(24264)
(23631)
(21607)
(21107)
(20725)
(19545)
(19265)
(19101)
(18495)
(18375)
(18360)
(17763)
(17490)
(14971)
(14875)
(14776)
(14181)
(13779)
(13688)
(13561)
(13406)
(12227)
(12191)
学科
(106568)
经济(106456)
管理(73823)
(68825)
(56050)
企业(56050)
方法(48218)
数学(42136)
数学方法(41564)
中国(29625)
(29391)
地方(25618)
业经(24690)
(24611)
(22031)
农业(19934)
(19318)
(17726)
贸易(17711)
理论(17202)
环境(17018)
(17017)
(16725)
银行(16688)
(16365)
技术(16002)
(15824)
财务(15745)
财务管理(15715)
(15646)
机构
大学(364196)
学院(362515)
管理(145958)
(140878)
经济(137716)
理学(127195)
理学院(125742)
管理学(123249)
管理学院(122591)
研究(118462)
中国(88920)
(78902)
科学(75215)
(62455)
(57152)
(57028)
中心(55362)
业大(55159)
研究所(52506)
(52027)
财经(51217)
(49525)
北京(49379)
师范(49085)
(46757)
农业(44552)
(44241)
(43074)
经济学(42313)
师范大学(40084)
基金
项目(260814)
科学(205744)
研究(189786)
基金(189597)
(165042)
国家(163703)
科学基金(142138)
社会(119885)
社会科(113581)
社会科学(113553)
基金项目(101829)
(100973)
自然(93347)
自然科(91169)
自然科学(91146)
自然科学基金(89420)
教育(86706)
(85650)
编号(77979)
资助(76667)
成果(61250)
重点(58015)
(56323)
(55390)
(53976)
课题(52606)
创新(50391)
科研(49820)
国家社会(49495)
大学(48544)
期刊
(148072)
经济(148072)
研究(103493)
中国(65522)
学报(57029)
科学(53008)
管理(51430)
(51105)
(46679)
大学(43875)
学学(40971)
教育(39668)
农业(35125)
技术(32182)
(31212)
金融(31212)
业经(25538)
财经(23563)
经济研究(23152)
图书(21187)
问题(21174)
(20116)
(18274)
资源(17926)
科技(17628)
理论(17525)
(17046)
现代(16536)
技术经济(16466)
实践(16252)
共检索到51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梦  王锦  朱青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体和虚拟商业空间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更与重构,以传统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区空心化已有端倪。以北京市城六区为例,基于20122015年微博签到数据,辅以问卷调查、实地测量进行纠偏,使用核密度分析提取商业热点地区,使用因子分析计算城六区30个典型商业区的"规模—热度"得分,结合K-means聚类衡量其"空心化"程度并分类。结果显示:(1)商业热度整体呈现老城区缩减、郊区扩展的"扁平化"趋势,并导致若干大型商业空间的"空心化";(2)规模等级高的商业热点地区整体离散分布,规划的若干市级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刘星辰  
高速城镇化和机动化阶段,面临与日剧增的环境压力,城市交通的多目标发展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交通碳排放是目前及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城市交通效率的主要内涵。由此,本文从交通出行便捷与交通碳减排双目标综合评估的角度,提出基于中观尺度的城市交通出行满意度和交通碳排放的定量测算方法;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探讨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对北京市城六区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三环以内地区,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较高,五环以外大部分地区较差。交通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于:1西三环至西四环万寿路街道的公主坟-五棵松地区。2北三环和平里街道安贞桥附近地区。3东北三环的三里屯地区。而综合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位于城市外围,例如西北六环周边,西南五环至西南六环部分地区,以及东五环外常营地区等,交通碳排放较高是这些地区交通效率较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交通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空间环境的差异性呈现高度的相关。例如,交通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是高档别墅区集聚的地区,以及城市五环周边公共交通不完善的部分居住区。通勤中机动化比例较高和通勤距离较长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涛  戴林琳  
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利用大规模的空间使用者活动轨迹,解析了城市活动的空间特征。以北京市城六区为案例地,将城市活动空间划分为六大类型。在此基础上,采集网络签到和城市经济服务业兴趣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归纳了城市活动空间的类型特征、分布规律及区县空间分异、"一轴多中心"的结构特征,并剖析了产业经济因素及规划管控因素对城市活动空间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艳珍  王汉钧  
在共享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与政府之前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形成了竞争。研究二者的用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对协调政府与企业在提供单车租赁服务中的关系,健全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服务体系,方便居民的出行与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对北京市城市单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T检验将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并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单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出影响城市单车满意度的有序Logistic模型,从政府责任、调度管理、企业运营和政企合作四方面对城市单车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静  朱青  
2016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医疗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均衡布局和构建合理体系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以北京市城六区医疗设施为例,基于政府相关政策,利用地理信息(GIS)技术,运用地理可达性、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六区二级医疗体系下医疗设施布局的均衡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健全北京市城六区医疗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建议,为北京制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薇  
本研究使用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数据、首都老龄之窗发布的养老机构数据以及人口预测数据,以街道、乡镇为空间分析尺度,分析了北京城六区人口老龄化和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同时采用2010年的截面数据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六区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资源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从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来看,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资源存在空间错配;(3)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重、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三代户家庭对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显著为负,四代及以上家庭户的影响显著为正。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发现,提出优化城六区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庚   吴昊   陈金留   胡少华   保拉·佩莱格里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方面的应用方法。研究还就理解城市居民社会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城市居民活动的聚集程度以及时间长短。以上研究尝试在新兴数据载体下重新理解城市结构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了一次新的理论探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哈巍  吴红斌  余韧哲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二手房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估计了重点小学对应的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房的溢价。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行政区划和区位指数等特征的情况下,市重点和区重点学区房分别比非学区房的出售价格高出18.4%和5.4%。这种"以房择校"式的就近入学只是将择校费转移到了学区房的价格上,而且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居住群分效应"。打破这一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均衡,缩小不同学校在质量上的差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永梅  杜鹏  
行为态度是个体对于某种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并可以预测行为。文章基于多元人性假设提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北京城六区抽样调查数据得到行为态度的结构,进而考察行为态度对于养老服务利用的解释作用。研究发现:样本中老年人对待社会养老服务的行为态度分为8个方面,即追求经济实惠、居行安全考虑、养老伦理失序、家庭照料压力、追求精神效用、认同养老服务、心理账户效应和信任养老服务;低收入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认同感最高但信任感最低;绝大多数老年人(即中等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非常看重社会养老服务的精神效用,但受养老伦理文化的牵绊最为明显;行为态度的权变性导致服务利用行为和行为意向相背离,为理解两者的背离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美风  汪德根  杨仪璇  
新时代背景下,外来人口聚居区是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是开展外来人口聚居区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集成人口统计数据和高清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基于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对社区尺度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了识别,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云舒  赵鹏军  梁进社  
基于热力图与兴趣点(POI)等位置服务(LBS)数据,应用核密度分析方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北京市六环内区域城市活力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活力的时效性明显,以24 h为周期呈下降、上升和波动变化趋势,周末的活力强度低于工作日;(2)活力现状空间分布不平衡,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北强南弱,东强西弱;(3)街道常住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POI面密度与城市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POI面密度越高,则城市活力度就越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姜广辉  罗政  关小克  杜素芹  王锐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至今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入手,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里,其由首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新兴卫星城过程中粮食生产数量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而,构建"顺义区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扩散度"与"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空间重心"两个模型定量研究12年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探索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6年各水平空间单元均较为分散,空间重心集中于全区中部;而12年之后,高水平和无粮食生产区域出现显著集聚,空间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位移8.06km和5.17km;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与粮食产量变化呈强相关,是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伟力  
以兴趣点数据为切入点研究中、微观尺度下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空间功能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聚散规律。中观尺度下,研究兴趣点点密度分布、城市功能聚合和扩散的演化行为以及区县中心的定位方法,并通过兴趣点分类聚集识别行业聚集子区。微观尺度下,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街角具有较强的局部聚集效应和中心引力,街角的兴趣点分类分布体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优势街角的定位也为识别核心街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北京为例,不同层面的城市兴趣点结构空间分析证实,兴趣点有良好的城市形态表征能力,是探索城市功能结构的聚散规律和空间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繁瑜  房文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地区都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普遍的非自然性产业演替过程,这个过程中又伴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城市面积的急剧扩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一些大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口空间失配问题。论文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域内3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在考察了各个社区内部居民通勤方式和工作可通达度之后得出关于北京市空间失配情况的结论,建议规划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新出现的空间失配现象给予足够重视,调整按照旧有城市发展进程设定的规划或开发选址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亚平  
绿色商业是绿色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定位的确立,发展绿色商业已成为北京发展经济、提升产业、满足消费需求的迫切要求。但是,目前还缺乏绿色商业相关的系统理论,因而难以对绿色商业建设进行系统的指导;相应的绿色行业组织与机构还没有成立,政策与法规有待完善,绿色商业的规范和标准仍比较缺失。所以,需要加强绿色商业制度建设,并做好绿色商业发展规划与计划:时间上细化到各个阶段或年度;空间上细化到各个区域;要求上落实到不同的商业企业,这样才能有助于世界城市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