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0)
- 2023(16555)
- 2022(14562)
- 2021(13665)
- 2020(11485)
- 2019(26328)
- 2018(26115)
- 2017(50788)
- 2016(27565)
- 2015(30486)
- 2014(30396)
- 2013(29790)
- 2012(27361)
- 2011(24517)
- 2010(24377)
- 2009(22035)
- 2008(21403)
- 2007(18506)
- 2006(16057)
- 2005(13855)
- 学科
- 济(105518)
- 经济(105397)
- 管理(81055)
- 业(78373)
- 企(65649)
- 企业(65649)
- 方法(51315)
- 数学(44706)
- 数学方法(44078)
- 农(29278)
- 财(29244)
- 中国(26614)
- 业经(23705)
- 学(23016)
- 地方(20785)
- 贸(19620)
- 贸易(19613)
- 农业(19603)
- 制(19072)
- 易(19064)
- 务(19021)
- 财务(18945)
- 财务管理(18912)
- 企业财务(18007)
- 理论(17933)
- 技术(17162)
- 和(16761)
- 策(16695)
- 环境(16327)
- 银(15988)
- 机构
- 学院(383999)
- 大学(383559)
- 管理(154564)
- 济(152003)
- 经济(148790)
- 理学(135005)
- 理学院(133550)
- 管理学(131094)
- 管理学院(130382)
- 研究(126248)
- 中国(92359)
- 京(79848)
- 科学(79080)
- 财(70113)
- 农(63514)
- 所(62512)
- 业大(59009)
- 中心(57499)
- 研究所(57382)
- 财经(56863)
- 江(54873)
- 经(51908)
- 农业(49927)
- 范(49821)
- 北京(49697)
- 师范(49314)
- 院(46502)
- 经济学(45033)
- 州(44485)
- 财经大学(42592)
- 基金
- 项目(269597)
- 科学(212230)
- 基金(196531)
- 研究(194217)
- 家(172206)
- 国家(170777)
- 科学基金(147025)
- 社会(121886)
- 社会科(115543)
- 社会科学(115513)
- 省(104768)
- 基金项目(104232)
- 自然(97873)
- 自然科(95635)
- 自然科学(95609)
- 自然科学基金(93881)
- 教育(89812)
- 划(88706)
- 资助(81356)
- 编号(78985)
- 成果(62923)
- 重点(60025)
- 部(59523)
- 发(56723)
- 创(55918)
- 课题(53918)
- 创新(52123)
- 科研(52103)
- 教育部(50963)
- 大学(50199)
- 期刊
- 济(160634)
- 经济(160634)
- 研究(108605)
- 中国(66331)
- 学报(62429)
- 科学(56983)
- 农(56547)
- 管理(56341)
- 财(52677)
- 大学(47364)
- 学学(44917)
- 教育(40471)
- 农业(39137)
- 技术(32949)
- 融(32179)
- 金融(32179)
- 业经(27435)
- 财经(26944)
- 经济研究(26112)
- 经(22969)
- 问题(20491)
- 业(20357)
- 科技(18595)
- 图书(18504)
- 技术经济(18051)
- 版(18014)
- 理论(17781)
- 商业(17324)
- 现代(16945)
- 实践(16300)
共检索到543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江 梅姝娥 仲伟俊
运用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对策略性消费者不同行为的动态定向广告投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策略性消费者投放定向广告对竞争企业仍然有利;企业通过动态定向广告投放能够筛选出价格敏感性消费者以减缓市场竞争;当消费者进行直接广告屏蔽时,企业倾向于投放更多的定向广告;相反,若消费者进行个人信息隐藏,企业则倾向于减少定向广告投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司银元 杨文胜 刘森 李宗活
针对竞争环境下企业优惠券投放问题,本文基于电商平台引入大众优惠券和定向优惠券,构建此两类优惠券影响下企业利润模型,运用最优化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两类优惠券对优惠券面值及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而结合模型结果分析企业优惠券的竞争与投放策略。结果表明:在平台优惠券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优惠券的面值与消费者的兑换成本有紧密的关系;企业定向优惠券的投放,会陷入“囚徒困境”;当优惠券投放成本过高时,企业应当采用进攻性策略,反之采用防御策略;优惠券的投放成本越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越低,企业应当减少定向优惠券的投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娇 李莉 朱星圳 张华 杨文胜
在需求为导向的全渠道市场环境下,切实从消费者行为属性制定广告与价格营销策略是促进全渠道零售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消费者策略行为引入到全渠道零售中,构建零售商在两阶段均不投放广告、第一阶段正常期投放广告及第二阶段优惠期投放广告等三种广告决策模式下全渠道两阶段广告投放与动态定价模型,探讨全渠道零售商的最优响应策略,并对模型进行数值算例。研究发现: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优惠期)投放广告策略下,正常期产品定价较高(较低),优惠期产品定价较低(较高);零售商在正常期或优惠期投放广告对正常期销量都是有利的;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或广告的影响系数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投放广告能获得最优收益;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偏高、广告的影响系数适中时,零售商在优惠期投放广告是最优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司银元 孟庆良 杨文胜 傅柱
针对生产异质产品的竞争性企业电子优惠券投放问题,本研究考虑消费者偏好异质,剖析基于消费者偏好的电子优惠券定向投放对产品效用的影响机理,构建发放相同面值、不同面值优惠券的决策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产品质量差异下企业的最优优惠券促销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优惠券面值与产品价格、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定向能力水平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呈负相关,与质量敏感度的关系受产品差异的影响;2)优惠券歧视性定价改变了企业的价格、定向能力策略,针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优惠券面值高于统一定价策略下的优惠券面值,而针对质量敏感型的电子优惠券面值是低于统一定价策略下电子优惠券面值;3)相较于相同面值优惠券策略,不同面值优惠券策略使得企业能够获取更大利润,尤其对于产品或者品牌处于劣势的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素琼
多渠道销售为消费者提供了体验商品和搜集信息的双重便利性,这促使策略性消费者增多,策略性消费者通过搜集商品信息来对比不同渠道的价格,并对未来的促销趋势形成合理的预期,因此在多渠道销售环境下产生跨渠道对比现象和延期购买现象,对零售商的收益和定价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面向策略性消费者的多渠道随机定价策略,以期为我国零售商在多渠道情形下的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策略性消费者 多渠道 随机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茜 张红超
策略性退货是网络购物独特的行为模式。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策略性退货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并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减少消费者策略性退货行为,而忽视了策略性退货可能是增强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机会。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基于消费者学习理论,以服装行业某销售商产品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界定与量化策略性退货行为,基于改进的Pareto/NBD模型研究策略性退货消费者与未退货消费者购买率和流失率差异,并探讨交叉品类购买对上述差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策略性退货消费者的购买率显著高于未退货消费者的购买率,而且策略性退货消费者的流失率显著低于未退货消费者的流失率。本研究同时发现,交叉品类购买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无交叉品类购买的情况下,策略性退货消费者与未退货消费者无论是在购买率还是在流失率上差异均更加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策略性退货相关理论研究,还对网络销售商运营管理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茜 张红超
策略性退货是网络购物独特的行为模式。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策略性退货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并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减少消费者策略性退货行为,而忽视了策略性退货可能是增强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机会。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基于消费者学习理论,以服装行业某销售商产品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界定与量化策略性退货行为,基于改进的Pareto/NBD模型研究策略性退货消费者与未退货消费者购买率和流失率差异,并探讨交叉品类购买对上述差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策略性退货消费者的购买率显著高于未退货消费者的购买率,而且策略性退货消费者的流失率显著低于未退货消费者的流失率。本研究同时发现,交叉品类购买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无交叉品类购买的情况下,策略性退货消费者与未退货消费者无论是在购买率还是在流失率上差异均更加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策略性退货相关理论研究,还对网络销售商运营管理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代云珍 胡培
研究了垄断型销售商面对策略消费者时的最优广告和定价问题。建立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分析了销售商不做广告时的最优策略,接着分别分析了销售商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行广告宣传时的最优广告和定价策略,最后对三种模式下销售商的价格、广告、需求及总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销售商进行广告宣传能够提高其利润水平,销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依赖于消费者的折扣系数和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系数,不同情况下销售商应当采取不同的广告策略。销售商的广告策略并不能提高两阶段总需求,但能提高第一阶段的需求,使销售商的销售进一步集中于第一阶段。
关键词:
策略型消费者 广告 定价 动态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苑希港 张晓青
以旧换新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考虑以旧换新折抵的产品动态定价策略问题。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同时考虑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在无补贴、企业补贴、政府补贴三种情形下,构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不同补贴方式对两类消费者选择行为和企业最优动态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视消费者的比例越大,企业对第一代新产品的定价越低,而对第二代新产品的定价越高;购买第一代新产品的消费者,在第2个销售周期内不都参与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相比,企业补贴能更有效的激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健爱
1998年,美国学者B.Joseph PineⅡ和James H.Gilma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企业应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一观点引起理论和实务界普遍重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成霖 张新鑫
基于策略性消费行为的行为运筹学和行为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策略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对该类行为的主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述评;特别是从定量分析和模型建立的角度对定价决策、库存决策、供应链管理决策以及策略性消费行为负面影响的控制与消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敏达 李建标 陈志斌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正在引起各界的关注,尤其是不同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下的当事人策略、社会福利分布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实验市场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分为外生设置和自主选择设置,其中,外生设置下厂商直接获得或完全不能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自主选择设置下消费者自己决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程度。针对不同的设置,厂商决定广告真实性并进行推荐。若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则厂商不了解消费者个人信息,厂商可能更多选择真实广告,消费者的最优策略是根据厂商广告选择是否购买。若消费者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只有足够厌恶说谎的厂商才会做真实广告,消费者的福利由于不能分离自利厂商和有说谎成本的厂商而受损。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有利于消费者,考虑到个人信息保护成本,消费者一般会选择适当的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当厂商进行推荐时,由于推荐需要精确的个人信息并对消费者有利,消费者会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并减少购买,但接受符合自身偏好的推荐。本文认为,未来应推动分类型的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对虚假广告和泄露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降低消费者自主保护个人信息的成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潇茵 许正良
为寻求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最佳途径,提出消费者信息行为数据库构建策略,在为企业提供制定营销战略依据的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消费者信息行为 数据库构建 数据挖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顾领
当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并存时,"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搭便车行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所涉产品类型正由家电向家具、服装等多个领域延伸。消费者这种在线上线下购物的渠道转换行为给传统的线下渠道零售商带来较大的挑战,传统线下渠道零售商采取线上线下同价的定价策略以解决消费者渠道转换导致的"展示厅"效应。多渠道的产品价格策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在研究多渠道定价行为时并未考虑消费者的渠道转换行为。从研究渠道中存在消费者渠道转换行为出发,探讨拥有线上和线下渠道的零售商如何决策产品的配置以及相应的价格策略。基于Hotelling博弈模型,通过博弈理论和仿真的定量分析,考虑线上线下混合渠道产品线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