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5)
2023(7779)
2022(6716)
2021(6508)
2020(5678)
2019(12893)
2018(12556)
2017(24104)
2016(13090)
2015(14854)
2014(14732)
2013(13738)
2012(12286)
2011(10686)
2010(10130)
2009(8744)
2008(8232)
2007(6573)
2006(5139)
2005(4213)
作者
(32034)
(26657)
(26643)
(25351)
(17127)
(12833)
(12278)
(10508)
(10444)
(9194)
(9188)
(8934)
(8339)
(8314)
(8150)
(8073)
(8042)
(7916)
(7683)
(7574)
(6606)
(6300)
(6298)
(6246)
(6094)
(6027)
(5807)
(5700)
(5329)
(5265)
学科
(48610)
经济(48562)
管理(33527)
(31102)
方法(27424)
(26967)
企业(26967)
数学(23778)
数学方法(23415)
中国(13645)
(12221)
(11945)
理论(11063)
(10959)
业经(10101)
教育(8649)
技术(8550)
(8220)
贸易(8217)
(8062)
(8059)
财务(8029)
财务管理(8012)
(8007)
地方(7962)
企业财务(7641)
农业(7371)
教学(6609)
环境(6519)
产业(6321)
机构
大学(169826)
学院(169801)
管理(67503)
(66630)
经济(65449)
理学(59615)
理学院(59025)
管理学(57946)
管理学院(57607)
研究(49514)
中国(33792)
(33609)
(29253)
科学(29129)
财经(24776)
(24060)
中心(24017)
师范(23803)
业大(23640)
(23329)
(22781)
(22100)
(21978)
经济学(21780)
技术(20348)
研究所(20296)
北京(20075)
经济学院(19744)
师范大学(19344)
财经大学(18849)
基金
项目(123356)
科学(99075)
研究(93922)
基金(89698)
(76850)
国家(76189)
科学基金(67115)
社会(59812)
社会科(56694)
社会科学(56684)
(49189)
基金项目(47712)
教育(47188)
自然(42891)
自然科(41953)
自然科学(41944)
(41467)
自然科学基金(41168)
编号(38976)
资助(36167)
成果(30720)
(28402)
重点(28168)
(26904)
课题(26812)
(26429)
教育部(25291)
创新(24912)
国家社会(24690)
人文(24576)
期刊
(61203)
经济(61203)
研究(46048)
教育(29629)
中国(29488)
学报(23905)
管理(23354)
(22995)
科学(21601)
大学(19788)
(18074)
技术(18005)
学学(17910)
农业(12942)
财经(12138)
(10459)
(9919)
金融(9919)
经济研究(9796)
业经(9636)
图书(9404)
职业(9274)
问题(8469)
(7721)
统计(7563)
理论(7540)
技术经济(7409)
(7206)
财会(7202)
(7095)
共检索到227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敏  顾凤佳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标识性的作用和地位。而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的高等院校的主页,则是该院校文化的重要反映,它们为网络世界的大众提供了直观了解和感受这些院校内部活动和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运用符号学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六所远程高等院校主页的分析和解读,一方面试图探索这些院校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期望能够以此推动远程开放教育院校文化内涵的建设,推进国内远程教育文化内涵的发展进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蕾  
本文通过对大学官方网页首页中的图像进行分析,研究中美两国大学的文化。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提炼出大学网页图像在学术研究、教学、学生学习、校园艺术、校园体育、社会社区服务、行政等方面的诸多活动,在详细描述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出图像的主题内容。本文认为,就大学官方网页所进行的图像符号学研究而言,美国大学具有较优越的物质条件,是学者研究、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中国大学则几乎只是由校园建筑组合成的学术和行政机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曦  
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标志,是衡量大学图书馆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人们对文献资源建设的认识是不够的,在理解程度、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上尚有不足,使得资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力有限。该文从文化学和符号学角度探讨文献资源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力求突破传统图书情报学关于资源建设的惯常模式和理论方法,寻求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另一种理解和创新性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岐恩  王志荣  赵敏  
符号是世界被认为存在的表征,也是人之为人的证据。约500万年前当人猿辑别时,教育符号的能指(教育教学)与所指(生产生活)混沌未开,便开启符号化历程。有人便有了教育,而彼时学校的符号尚未产生。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开始出现首个学校符号"■",本原符义是:受教者接受规训的特定场所(或符号化的特定场所)。其初始符用极为简单,即工具性--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符号化机构。随着第一次、第二次教育浪潮中教育能指与所指逻辑距离拉大,学校符号持续再度符号化,被附加别样意义,如"固定化的"、"体系化的"、"政治化的"、"科学化的"、"文化的"。第三次教育浪潮中,随着AI&VR符号出现,教育能指与所指之间逻辑距离回归为00,教育中心从前浪潮至第三次浪潮依次历经:无中心、教师、学生、学习。学校作为"规训与教化的特定场所",在现实教育虚拟化与虚拟教育现实化的双重符号建构中,其"标出性"日益失去合法性地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连森  
对管理学、营销学中众说纷纭的品牌概念进行了梳理,对梳理后产生的两大疑惑用哲学家皮尔斯的“三位一体”符号思想进行了破解,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符号学意义的品牌定义,构建了双角度的三位一体性“整体品牌”概念模型,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品牌符号学”的初步构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根琴  范玲俐  
优秀的品牌文化内涵对品牌价值和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品牌认可度积极、广泛传播的基础,是提升企业或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核心。当前,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综合实力和全民族文化素养得到空前提升和加强,优秀品牌中的传统元素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广泛传播。各大企业为了能够跟得上消费者文化需求的转变节奏,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了品牌文化建设中。为此,本文着重研究品牌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对消费者品牌认知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企业品牌文化塑造的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浩  张鲲  
通过对四川省乐山沙湾区郭沫若故居及所在城区城市建筑和环境现状的调研,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解读,总结出沙湾郭沫若文化区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点,并引入建筑符号学理念挖掘名人故里代表性建筑符号,应用于城市建筑的空间环境形态探索,从而为城市文化区建设提出"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建筑空间形态探索,旨在引领其他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精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霍玉  
日趋多元化的文化审美风尚激发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而符号学作为极具现代化的包容性理论体系赋予了艺术学学者更加全方位的视角,帮助其脱离传统的具象化、实体化研究思维,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多元诠释与精准定位。由加拿大籍华人段炼编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一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  罗佳仪  林心怡  方海  
生态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众多,但在产业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仍显不足。设计师作为生态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参与者,迫切需要可获得相关教育、指引和信息的渠道,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可有效促进工具集群的信息组织、知识转移、信息表达和产业普及。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设计工具和平台的现状和差距,基于组织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面向设计师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开发思路,主要内容包括:(1)从组织和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角度切入,提出可满足"行""学""思"三个目标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需求工程模型和设计开发原则;(2)结合信息架构洋葱模型分析,构建包含入口、路径和分级三个维度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开发框架;(3)在平台框架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国内设计师的先导工具包组件开发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  罗佳仪  林心怡  方海  
生态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众多,但在产业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仍显不足。设计师作为生态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参与者,迫切需要可获得相关教育、指引和信息的渠道,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可有效促进工具集群的信息组织、知识转移、信息表达和产业普及。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设计工具和平台的现状和差距,基于组织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面向设计师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开发思路,主要内容包括:(1)从组织和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角度切入,提出可满足"行""学""思"三个目标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需求工程模型和设计开发原则;(2)结合信息架构洋葱模型分析,构建包含入口、路径和分级三个维度的生态设计工具平台开发框架;(3)在平台框架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国内设计师的先导工具包组件开发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王连森  石岩  
文章指出为赢得和保持持续的品牌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品牌创新。文章基于符号学视角建立了新的整体品牌模型,该模型由品牌"媒介"、品牌"对象"和品牌"解释"三要素构成。然后,基于符号学整体品牌模型探讨了品牌创新途径,并阐述了品牌创新应遵循的策略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秋芳  孙根年  
从符号学和传播学来看,旅游品牌用以指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具有一定涵义的传播符号和消费符号。据此,本文构建了双角度"三位一体"旅游品牌符号系统,该系统由品牌生成—符号传播—消费者解读3个方面构成。同时由于企业解释、媒介传播与旅游者解读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传者和受众的双向沟通问题。西安秦俑馆是陕西及中国国际旅游名牌景点,本文以该名牌景点为案例,分析了其"三位一体"的特征和其形成过程。通过研究可知,品牌符号理论指导旅游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操作性。旅游企业在抓好品牌质量同时,须重点注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美蓉  
"中华嫁衣"展览是由嫁衣展品组成的多级意指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嫁衣是具有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的符号,即"表现"的嫁衣。从符号学意义上说,嫁衣、嫁衣展品和妇女文化组成了一个"意义三角形",嫁衣展品的意义生产正是在与嫁衣、妇女文化的三元关系中进行的。"中华嫁衣"展览不仅建构了女性的多重主体立场,还重新书写了妇女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关系。从符号学视野下分析嫁衣展览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助于揭橥嫁衣展品的多重含义及其意义生产机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程丽蓉  
本文借鉴后经典叙事学、符号学和传播学理论,审视和论析作为符号系统的"现实主义"。詹姆逊与巴尔特从符号学路径对现实主义的虚拟现实建构的论述转变了以往的"真实再现"范式。现实主义小说作为符号系统,有类于"拟态环境",其叙事"参符"既不同于"指符"(能指)的语言符号物质特性,也不同于"意符"(所指)的主观理解与阐释特性,是被作家或读者带入到文本创作或阐释场域之中来的那部分外部世界。现实主义小说中不同主体之间互动交流,形成了"类社交互动"系统,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