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1)
2023(9808)
2022(8385)
2021(7949)
2020(6848)
2019(15583)
2018(15333)
2017(29917)
2016(15846)
2015(17823)
2014(17398)
2013(16824)
2012(14953)
2011(13104)
2010(12855)
2009(11433)
2008(10742)
2007(8863)
2006(7363)
2005(5922)
作者
(42262)
(35519)
(35506)
(33680)
(22651)
(17159)
(15904)
(14057)
(13614)
(12533)
(12122)
(11917)
(11124)
(11036)
(11002)
(10677)
(10471)
(10324)
(10222)
(10129)
(8621)
(8531)
(8428)
(8179)
(8000)
(7938)
(7761)
(7616)
(7143)
(7003)
学科
(66132)
经济(66073)
管理(46235)
(45379)
(38717)
企业(38717)
方法(37041)
数学(33448)
数学方法(32830)
(16303)
(15926)
中国(14709)
业经(14183)
地方(12312)
(11919)
贸易(11914)
(11621)
理论(11265)
(11003)
农业(10834)
技术(10725)
(10416)
财务(10362)
财务管理(10343)
企业财务(9800)
环境(9669)
(9662)
(9614)
(9303)
(7854)
机构
学院(216131)
大学(212808)
管理(90714)
(89104)
经济(87533)
理学(80653)
理学院(79868)
管理学(78121)
管理学院(77729)
研究(62978)
中国(46195)
(41655)
科学(39339)
(38251)
业大(32868)
财经(32145)
(32114)
中心(30614)
(29584)
(29273)
(29234)
经济学(28101)
研究所(27242)
经济学院(25758)
(25698)
农业(25427)
师范(25409)
北京(24654)
经济管理(24320)
财经大学(24320)
基金
项目(160519)
科学(128611)
基金(119297)
研究(114498)
(104088)
国家(103309)
科学基金(91206)
社会(74036)
社会科(70501)
社会科学(70483)
(64006)
基金项目(63421)
自然(61089)
自然科(59816)
自然科学(59804)
自然科学基金(58703)
教育(54719)
(52622)
资助(49283)
编号(45276)
重点(36193)
(35515)
(34568)
(33525)
成果(33514)
创新(32229)
科研(31447)
国家社会(31300)
教育部(31157)
人文(30556)
期刊
(82941)
经济(82941)
研究(53309)
中国(33591)
管理(32733)
学报(31809)
科学(29982)
(29527)
(27319)
大学(25433)
学学(24364)
技术(22118)
教育(20090)
农业(19341)
财经(15246)
业经(14578)
(14515)
金融(14515)
经济研究(14006)
(13061)
统计(12725)
(11974)
问题(11403)
技术经济(11064)
(10845)
决策(10591)
科技(10237)
商业(9959)
理论(9865)
(9754)
共检索到284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浩   何海梅   黄朗   游文彪   汤维   朱光玉  
【目的】分析立地因子和竞争因子对冠幅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因子和竞争因子的混合效应湖南栎类天然林冠幅预测模型,为栎类天然林科学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1块湖南栎类天然林样地的1 429株栎类林木为研究对象,筛选对冠幅影响显著的因子,将显著性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竞争类型和立地类型;从10个基础模型中筛选出最优模型;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初始竞争类型聚类成竞争类型组;将立地类型和竞争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模型,构建含竞争和立地效应的湖南栎类天然林冠幅模型。【结果】对冠幅影响显著的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土壤类型、相对断面积(R_S)、简单竞争指数(C_(LH))和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之和(B_(AL)),立地因子显著性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竞争因子中R_S与冠幅呈正相关,而C_(LH)、B_(AL)与冠幅呈负相关;最优基础模型为异速生长模型(有截距),R~2为0.534 8;将筛选的3个竞争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竞争类型,加入基础模型构建含竞争类型的混合效应模型,R~2升至0.583 5;应用k-means聚类将初始竞争类型聚类成17个竞争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R~2升至0.749 2;将立地类型作为随机效应再加入模型,构建基于竞争和立地混合效应的冠幅模型,R~2升至0.841 6,相对基础模型提升了57.36%。【结论】含竞争因子和立地因子的湖南栎类天然林冠幅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及预测精度。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冠幅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湖南栎类天然林的冠幅,可为研究栎类天然林生长、经营管理以及更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库提供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朱光玉  张学余  王忠诚  刘洪娜  屠维亚  
【目的】天然林生长模型一直是国内外林业研究的难点,单木生长模型是林木生长与收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分平均木生长过程模拟是单木生长模型乃至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基础,密度和立地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与构建反应密度和立地差异的栎类天然林胸径生长模型,能客观地反应其生长规律,为林分预估和提高林分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湖南栎类天然林样地数据为基础,以林分平均木胸径为研究对象,基于树木理论生长方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和非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含林分密度和立地效应的栎类林分平均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1)利用评价指标(确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根误差RMSE),从4个基础模型中选定Logistic为林分胸径生长的最优基础模型,确定系数R2为0.338 97;2)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海拔、坡度、坡向和株数密度是对林分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因子;3)将海拔、坡度、坡向分级并组成基本立地类型组合,将株数密度和立地类型组合作为混合效应加入到基础模型中构成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确定系数由0.338 97提升到了0.930 16。【结论】胸径的生长既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又与立地条件有关,不同的株数密度和立地条件对林分平均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很大。林分的密度与胸径呈现负相关,密度越小,林分平均木胸径越大;林分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分平均木的胸径越大。考虑株数密度和立地类型效应的生长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栎类天然林林分密度和立地类型差异对胸径预估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晰  兰勇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年均增长超过20%,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障碍。本文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框架,从竞争潜力、竞争实力和竞争业绩的角度分析了湖南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湖南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链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需求档次和挖掘需求潜力、政府介入市场失灵领域、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等发展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宇  符利勇  张晓红  张会儒  雷相东  
【目的】对比不同冠幅预测方法对云冷杉幼树不同方向冠幅(东、西、南、北、东西、南北、平均冠幅)的预测精度的差异,为天然云冷杉林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金沟岭云冷杉3块1 hm~2固定样地中云冷杉幼树各向冠幅实测数据,以逻辑斯蒂模型为基础模型,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为基础方法进行模型初步拟合。以1/D、1/D~(0.5)、1/D~2作为模型的权函数进行模型异方差的消除。以不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法、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法、分位数回归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构建了云冷杉幼树冠幅各组分预测模型。【结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在云冷杉幼树冠幅预测模型中拟合精度最低;相较于分位数回归而言,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与加权最小二乘模型拟合效果相当。模型拟合效果排序为:加权NSUR≈加权OLS> OLS> QR。以1/D~2作为模型的权函数时,模型残差图的异方差趋势被消除最明显,该权函数为最优权函数。【结论】本文中非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一定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更好。加权NSUR模型(权函数为1/D~2)可以为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幼树冠幅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进界模型,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两阶段条件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分的进界生长模型:首先使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进界概率模型,其次使用普通线性逐步回归建立蒙古栎林的进界株数模型,2个模型的自变量均包括海拔、地位级指数、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林分每公顷株数。【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天然林的进界概率模型χ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实测进界数和预测进界数无显著差异;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显示,AUC(Area under cu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若楠  谢阳生  雷相东  陆元昌  苏喜友  
从汪清林业局大荒沟林场、大柞树林场等11个林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选取优势树种为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的小班。以海拔、土层厚度、坡位、坡向、腐殖质层厚度、坡度6个立地因子以及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差等19个气候因子为输入变量,以树种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为输出变量,应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分别建立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地进行生产潜力预测。同时,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树种生长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3种回归模型的RMSE的值分别为:0.22、0.54、0.52,R~2值分别为:0.79、0.79、0.7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2)研究区域内,对蒙古栎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月平均气温差、温度季节性变化、坡度、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差;对针阔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坡度、腐殖质层厚度、月平均气温差、最湿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对阔叶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坡度、坡位、坡向、温度季节性变化、最干旱季平均气温。3)通过对比同一立地3种类型的生产力,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均高于蒙古栎纯林,针阔混交林略高于阔叶混交林。4)因此,应客观考虑环境因子对于林木的影响程度,使其生长环境条件尽可能地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小波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目的]通过对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测定,分析揭示竞争强度在云南松群落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云南松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在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设置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以云南松为对象木,定量分析林分、对象木、竞争木的竞争强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为80.16%和19.84%;云南松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云南松种内>水红木>华山松>米饭花>大白花杜鹃>槲栎>马缨花>旱冬瓜;云南松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以及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为蒙古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结果】期初胸径、竞争指数、林分密度都是显著影响树木枯死的因子,林木直径是影响林木枯死的重要因子,直径越小,枯死概率越大。χ2检验结果以及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显示,使用Logistic回归可以有效预测树木的枯死情况,所建模型较合理。【结论】建立的单木枯死模型统计可靠,可为吉林省汪清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预测提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预测和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与发展规律,以更好地经营蒙古栎天然林。【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蒙古栎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通过分析已有的16个普通树高曲线模型和16个标准树高曲线模型并对比2种模型的拟合结果,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最优普通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28,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721,均方根误差为2.291m,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158,平均误差为0.118m,平均绝对误差为1.794m。最优标准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7,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901,均方根误差为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预测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和发展,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两期复测数据,分析蒙古栎林单木直径平方生长量(以下简称直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林木大小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林木直径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567,预估精度为98.95%,平均误差为4.792 7E-5cm2,平均绝对误差为0.651 2cm2,均方根误差为0.842 1c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255 2。【结论】影响蒙古栎单木直径生长量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烜  刘纯阳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助推剂。文章基于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湖南粮油加工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得出湖南粮油加工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略高出平均水平,最后提出了促进湖南粮油加工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汤维   黄朗   杨浩   游文彪   朱光玉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建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杉木人工林平均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从4种基础生长模型中筛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参数值相近的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聚类后形成的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中,构建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坡位>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海拔。2)4个候选基础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较低(R~2=0.641 5~0.642 0),选取单分子式(Mitscherlich)(R~2=0.642 0)作为构建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模型。3)考虑立地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将不同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拟,确定系数R~2从0.641 5~0.642 0提高到0.664 2~0.825 8,拟合精度的高低与主导立地因子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其中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0.825 8)。4)以确定系数≥0.95为聚类精度标准将立地类型划分为10个立地类型组,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模型在便于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建模的精度(R~2=0.840 9)。【结论】立地因子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将立地因子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混合模型中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适合于多种立地类型下的立地质量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索名  王君杰  燕云飞  姜立春  
【目的】使用非线性回归、混合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以及分位数组合构建兴安落叶松冠幅模型,为小兴安岭落叶松冠幅的准确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马永顺林场的60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实测样地数据,分别构建了广义非线性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及混合效应模型。使用10折交叉检验,在每块样地分别随机抽取1~8株样木对两种分位数组合模型QRc-1(τ=0.1,0.5,0.9)和QRc-2(τ=0.3,0.5,0.7),以及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校正,确定分位数组合与混合效应模型的最佳抽样方案并进行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1)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中位数回归为最优的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位数回归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统计量比较差异不大,但略优于非线性回归模型。(2)抽样校正的结果表明:当抽样数量大于2株时,模型的排序为:分位数组合QRc-2>混合效应模型>分位数组合QRc-1。(3)交叉检验结果显著性检验表明:两种分位数组合的最佳抽样方案均为4株,混合效应模型的最佳抽样方案为5株。【结论】本研究中混合效应模型和分位数组合都能提升冠幅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最佳抽样方案下,分位数组合QRc-2(τ=0.3,0.5,0.7)时的检验统计量略高于混合效应模型的检验统计量,且抽样数更少,更加节约时间和成本,因此选择抽样数为4株的分位数组合QRc-2(τ=0.3,0.5,0.7)作为最终的冠幅预测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玲  龙时胜  曾思齐  杨盛扬  
【目的】构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其经营措施和生长收获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6期国家连续清查数据(1989—2014年)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7种常用的生长理论方程,以林分断面积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构建基础模型。通过评价指标选出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有地位指数、林分年龄和林分株数的混合效应模型(林分株数为随机变量)和参数化模型(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比较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参数化模型拟合效果的差异。【结果】3种模型的预估精度由高到低为:参数化模型(98.36%)、混合效应模型(97.71%)、基础模型(92.84%),最终将参数化模型作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在林分年龄、林分株数及地位指数中任意两个影响因素相同时,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林分断面积5 a的生长量)随着另外一个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越大,相邻两个密度的断面积总生长量差距越小;5 a的生长量到最大值后密度越大生长量减少速度越快;其他因素相同时,林分株数越多,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越早(20 a),地位指数越大,断面积5 a的生长量越大。【结论】以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的参数化模型生成的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曲线、5 a的生长量曲线符合林分生长规律,且预测精度较高,可以为湖南栎类次生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符利勇  孙华  
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103块样地共2461株杉木为例,建立单木冠幅模型。由于所调查数据是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样地中重复观察得到,数据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为解决此问题,将考虑立地指数和样地对冠幅生长的随机影响,即建立嵌套2水平非线性混合冠幅模型。从12个常用林分模型中选出较好的冠幅直径模型作为构建混合模型的基础模型。除胸高直径外,还考虑其他17个林分或树木因子对冠幅的影响。通过指标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对数似然确定最佳形式参数随机效应组合类型,用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常数加幂函数3种形式的残差方差模型消除异方差,最后对混合模型和传统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及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