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18)
2023(21228)
2022(17906)
2021(16554)
2020(13623)
2019(31205)
2018(30917)
2017(58667)
2016(32153)
2015(36059)
2014(36085)
2013(35478)
2012(32974)
2011(29740)
2010(29815)
2009(27189)
2008(26255)
2007(23154)
2006(20641)
2005(18605)
作者
(93427)
(77842)
(77167)
(73744)
(49924)
(37408)
(35175)
(30539)
(29761)
(27835)
(26473)
(26365)
(25057)
(24756)
(24172)
(23994)
(23021)
(22775)
(22370)
(22333)
(19485)
(19282)
(18897)
(18027)
(17568)
(17423)
(17205)
(16981)
(15844)
(15397)
学科
(143887)
经济(143740)
管理(88239)
(83298)
(66603)
企业(66603)
方法(56166)
数学(48174)
数学方法(47561)
中国(39957)
(38688)
地方(36304)
业经(31984)
(31617)
(30859)
农业(26499)
(24201)
(22606)
贸易(22589)
理论(22362)
(21733)
环境(21531)
(20907)
(20467)
金融(20463)
(20290)
银行(20243)
技术(19905)
(19424)
地方经济(19106)
机构
大学(454119)
学院(452814)
(184921)
经济(180902)
管理(172822)
研究(160325)
理学(148409)
理学院(146596)
管理学(143831)
管理学院(143014)
中国(119104)
科学(99828)
(98571)
(83113)
(81408)
(76903)
研究所(74095)
中心(72463)
(70398)
业大(67707)
财经(65872)
(63224)
师范(62563)
北京(62267)
(59782)
农业(59676)
(58468)
经济学(56171)
(55741)
师范大学(50792)
基金
项目(307527)
科学(241713)
研究(224198)
基金(221543)
(193726)
国家(192099)
科学基金(164633)
社会(141078)
社会科(133466)
社会科学(133430)
(121014)
基金项目(117223)
自然(106860)
自然科(104330)
自然科学(104307)
教育(103237)
自然科学基金(102386)
(101721)
编号(91499)
资助(90484)
成果(74278)
重点(69813)
(68787)
(66988)
课题(64097)
(63232)
创新(59091)
科研(58473)
国家社会(57974)
教育部(57171)
期刊
(212992)
经济(212992)
研究(137492)
中国(94235)
学报(73321)
(70583)
科学(67618)
管理(65145)
(62964)
大学(55497)
教育(54536)
学学(52001)
农业(48272)
技术(41675)
(40908)
金融(40908)
业经(34311)
经济研究(33706)
财经(32551)
(28041)
问题(27775)
(25054)
图书(24369)
技术经济(22594)
资源(22030)
(21215)
科技(21209)
理论(20476)
现代(20329)
统计(19995)
共检索到68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军  方斌  
文章选择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以突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突变级数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市域城镇化质量分区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江苏省的市域城镇化质量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同时,根据江苏省各市城镇化特点,将其划分为4个城镇化质量等级区,并对各等级的形成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各分区的特点,提出了各分区合理调整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春梅  张小林  吴启焰  李红波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民生、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布差异,且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在三大类型间没有变化而在组内变化明显;江苏省城镇化质量是由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可持续发展度共同决定的,但贡献作用大小各异,且它们之间并不都存在对应的相关关系。同时,针对测评结果指出要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进行城镇化建设,并因地制宜地给予各个城市分类指导,以使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玲玲  陈香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幸福指数、城市资源环境和城乡统筹五种视角构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改进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曲福田  谭仲春  
在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选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妥协约束法建立约束条件与决策变量的时序预测模型群 ,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王启仿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姚  朱凤武  周生路  沈春竹  王静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生态规划是提升土地生态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景观格局因子是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昆山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所得综合指数为基础,选取14个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关联分析测度方法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在镇域和不同用地结构的典型代表村探讨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结果表明:1)镇域尺度上,土地生态质量与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AWMPS)呈显著负相关,与香农多样性(SHDI)、平均形状指数(MSI)呈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姚  朱凤武  周生路  沈春竹  王静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生态规划是提升土地生态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景观格局因子是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昆山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所得综合指数为基础,选取14个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关联分析测度方法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在镇域和不同用地结构的典型代表村探讨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结果表明:1)镇域尺度上,土地生态质量与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AWMPS)呈显著负相关,与香农多样性(SHDI)、平均形状指数(MSI)呈显著正相关;2)不同用地结构类型区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差异较大,其中建设用地集中区与斑块密度(PD)、边界密度(ED)呈显著正相关,与聚集度指数(AI)、蔓延度指数(CONTAG)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用地集中区与斑块面积(TA)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AWMPS)呈显著正相关,农用地集中区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显著负相关,与分离度指数(SPLIT)和多样性指数(SHDI)呈显著正相关;3)对研究区土地生态规划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宏观把握景观的优势类型,注重各景观类型的均衡分布,增加景观复杂度,其次关注不同用地结构类型区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其中建设用地集中区应适当维持景观的破碎度和离散性,生态用地集中区应最大限度保证生态用地面积和优势类型,农用地集中区应当维持其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分布的均衡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涛  张京祥  罗小龙  
当前我国东部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已经率先步入到了城市化稳定发展的崭新阶段,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也相应地由城市化数量水平的提高转变为城市化质量的全面提升。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新内涵、新趋势与新动力,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分析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市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所遇到的诸多城市化质量问题与矛盾,并从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城乡统筹等方面构建起我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达地区县级市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总体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张萌  郑华伟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是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为了解农民市民化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在对溧阳市南渡镇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当地农民市民化意愿并不强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以及职业等农民自身层面的因素对于市民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而医疗制度、保险制度和惠农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因素对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制度层面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加快市民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合生,虞孝感  
根据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1996年无锡现代化已基本完成初期阶段,开始进入中期阶段。与现代化标准相对照,无锡现代化建设既有优势,亦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为达到20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实施四大战略及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诸培新  仲天泽  钦国华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克服了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弊端,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在更广的范围内,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被推行时,其可行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担忧。针对此状况,文章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宿迁市为例,研究了该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在总结和分析该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相关建议。研究认为,在省、市政府政策推动下,该市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速度较快,对土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存在发展规模不大,农户对合作社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大威   何泽新   柏青   朱方林   樊晶慧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解读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确立其测评体系,是研究新型城市化的核心。以我国发达地区——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新型城市化进行了测评,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