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3)
2023(18090)
2022(15609)
2021(14459)
2020(12018)
2019(27708)
2018(27523)
2017(52494)
2016(28406)
2015(31885)
2014(31546)
2013(30944)
2012(28574)
2011(25570)
2010(25421)
2009(22808)
2008(21808)
2007(18898)
2006(16510)
2005(14363)
作者
(80504)
(67276)
(66545)
(63196)
(42795)
(32264)
(30333)
(26399)
(25654)
(23640)
(22970)
(22607)
(21337)
(21024)
(20708)
(20348)
(19948)
(19868)
(19289)
(19187)
(16619)
(16473)
(16180)
(15459)
(15034)
(14940)
(14781)
(14711)
(13447)
(13232)
学科
(113753)
经济(113628)
管理(77541)
(75655)
(60786)
企业(60786)
方法(48775)
数学(42167)
数学方法(41573)
(33120)
中国(31931)
地方(28569)
业经(26674)
(26105)
(25465)
农业(22703)
(20142)
贸易(20124)
(19611)
(19451)
理论(18641)
环境(18364)
技术(18316)
(18101)
(17370)
银行(17325)
(16583)
(16546)
金融(16542)
(16325)
机构
大学(390415)
学院(390065)
管理(154570)
(151884)
经济(148455)
理学(133927)
理学院(132379)
研究(132319)
管理学(129848)
管理学院(129156)
中国(98651)
科学(83905)
(83726)
(68084)
(66238)
(65707)
中心(61403)
研究所(60194)
业大(60151)
(57813)
财经(54713)
(54399)
师范(53828)
北京(52499)
农业(51479)
(49877)
(48947)
(47161)
经济学(44528)
师范大学(43609)
基金
项目(273992)
科学(215820)
研究(199573)
基金(198062)
(173286)
国家(171825)
科学基金(148004)
社会(124689)
社会科(117953)
社会科学(117925)
(107684)
基金项目(106033)
自然(97530)
自然科(95260)
自然科学(95235)
自然科学基金(93495)
教育(91776)
(91062)
编号(82473)
资助(80511)
成果(65532)
重点(61670)
(61332)
(59549)
(57048)
课题(56349)
创新(53170)
科研(52635)
教育部(50866)
国家社会(50853)
期刊
(166068)
经济(166068)
研究(112419)
中国(76795)
学报(63001)
(59883)
科学(58520)
管理(55763)
(50617)
大学(47971)
教育(46789)
学学(44898)
农业(41533)
技术(35374)
(32961)
金融(32961)
业经(29246)
经济研究(25936)
财经(25316)
图书(23456)
问题(21854)
(21603)
(21442)
科技(19399)
资源(19027)
(18635)
理论(18321)
技术经济(18230)
商业(17145)
现代(17139)
共检索到571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小兰  章成志  
[目的/意义]及时且准确地从微博数中发现突发事件信息并跟踪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方法/过程]当前多数学者采用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来实现,这极易忽视微博用户网络中的社区结构特性。以新浪H7N9突发事件中用户关系网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社区结构特性,然后根据寻找到的社区结构有针对性地追踪典型群体所讨论的话题及其话题演化发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未来跟踪话题时减少检测突发事件的时空开销与提高突发事件监管的准确度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晓航  
[目的 /意义]旨在通过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探索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舆情研判方法,并进一步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实操方法的建议。[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危机传播的基本要点,对信息发布效果和舆情实时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在应用处理层面,以新浪微博中"天津爆炸"事件相关信息为例,爬取新浪微博全量数据,基于危机传播领域知识和信息发布文本构建领域词表,并结合危机传播阶段特征,对全量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和情感分析。[结果/结论]"后微博"时代,微博用户量下降,但其仍旧是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舆情扩散的主要阵地。探求突发事件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收集、研判、应对网络舆情,为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应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纲  陈璟浩  
对用户在突发事件情境下的行为、构成和各类用户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关突发事件的提问与回答几乎同步,当天提问当天即有人回答;突发事件吸引了大量匿名用户和沉寂用户参与在线问答,活跃用户在回答问题满意度和参与回答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前两类用户;如果用户为权威用户,其回答被采纳率更高。最后提出一些改善突发事件网络沟通效果的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紫薇  邢云菲  
【目的/意义】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管控是舆情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话题演进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规律,帮助舆情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舆情监测与控制。【方法/过程】通过信息传播模型把突发事件舆情话题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突发期、蔓延期和消散期。并采用实证方法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九寨沟地震"为例作为数据源获取微博发文、转发、评论信息数据,通过Matlab软件拟合舆情周期,再使用Gephi绘制可视化云图,通过网络结构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王楠阿雪  李师萌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成为当前政府和行业机构面临的新问题。对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方法/过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建立舆情传播模型,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南海仲裁案"为数据源,获取47749条网络舆情信息,使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获取微博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预警规律、演化模型及用户工具端使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移动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璐  吴林  
[目的/意义]微博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面向突发事件的微博主题和情感挖掘对掌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识别与预测潜在问题及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尝试提出一种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方法/过程]以寨卡事件为例,通过划分微博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基于word2vec技术分别提取该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微博主题,采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引入情感词、表情符号等多情绪源,对不同主题下的评论情感做细粒度划分,并计算情感强度,最终实现微博主题与情感的协同分析。[结果/结论]所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舒婷  疏学明  胡俊  解学才  张雷  张伽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旭  孙瑞英  
【目的/意义】探索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播规律、识别与评判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中重要节点,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该事件舆情扩散过程,绘制了"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并以定量方式对"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进行了结构测度分析。【结果/结论】拓展了SNA的应用,发现该事件舆情四个阶段传播规律,识别、总结该舆情传播网络中关键节点结构特征,并提出针对突发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征  杨茜  
微博信息平台的高速发展,给网络突发事件管理带来了信息量激增等新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微博突发事件发现与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情境推演算法构建,通过历史数据与现场情境数据的信息融合匹配进行事件发展预判;通过深层发掘和融合,对突发事件的未来情境进行预测和刻画。数据仿真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较全面的事件关键节点覆盖度和较好的时效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波  甄峰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逐步影响人们的社交网络。本文通过分析新浪微博用户在网络社区中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的交流差异,探讨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的作用。在问卷调研中,结合新浪微博用户的网络"痕迹",较为可靠的获取南京成年人微博用户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在网络社区中的交流差异。研究表明:1在网络社区中,相较于外地人与陌生人,受访者更倾向与本地人以及熟人交流,网络社区中空间距离与关系距离的作用仍然存在;2受访者在网络社区中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的交流差异受社会经济属性、居住环境、微博使用频繁程度影响;3虽然理论上网络社区使得用户能够克服距离阻力,延伸其关系网络,但空间距离与关系距离的存在使得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仍然扎根于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交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雅姝  张海涛  徐海玲  魏萍  
探索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网民意见观点变化,挖掘事件发展特点,可以促使舆情导控工作有的放矢,实现全面控制精准引导的目标,这对于新时期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知识图谱方法,选取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评论数据构建舆情话题图谱,利用LDA方法对图谱中实体的话题属性进行划分,从Neo4j图数据库中提取话题图谱实体的话题、时间属性,以多维特征融合分析视角全方位追踪舆情话题的演化情况。所构建的舆情话题图谱可以有效识别话题讨论内容并对话题演化过程进行准确追踪,基于知识图谱方法构建的网络舆情话题图谱在动态追踪民意了解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方向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过程根据评论数量规模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话题讨论数量、热度及内容等多维特征遵循着其独特的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强  黄三生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微博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微博日益成为首播信息、汇集民意、反映民情、动员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重大突发事件发声、爆料、发酵和放大的重要渠道。微博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分享信息、传播热点、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发端、集散和放大的重要载体。如何加强微博环境下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导向,提高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用微博正能量唱响高校网络舆论主旋律,是高校当前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金楼  成俊会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以2013年重大突发事件"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统计得到的微博节点关系矩阵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整体结构、角色与位置结构等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媒体用户、政府用户、地震经历者以及积极参与救援者在舆情传播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有效控制舆情的传播速度。本文采用实证方式对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拓展了SNA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臧国全  孔小换  张凯亮  于政杰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对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业务基础的社交网络具有战略意义,而用户生成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用户自我披露意愿。因此,研究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社交网络平台制定隐私政策、提升用户自我披露水平提供参考,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方法/过程]参考已有研究框架,构建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的研究模型。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代表,采用Python爬虫方法获取用户微博数据,据此分析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结果/结论]微博内容的语义、位置标签和数据权限均影响用户自我披露意愿,隐藏位置标签和设置数据权限等操作会显著提高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是一种个人特质,受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娜   张立凡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情波动,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深入研究公众认知的演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感知和反应,及时发现潜在的社会风险,改善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策略。[方法/过程]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主体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关联关系,构建包括用户、时序、观点、情绪四层子网的超网络模型,基于对超网络的分析,提出公众认知挖掘方法。以河南暴雨期间鸿星尔克捐赠引起的舆情事件为例展开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预警策略。[结果/结论]提出的超网络模型为用户群体动态识别以及公众认知演化提供有效支撑,基于超网络的公众认知挖掘方法为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置等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