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0918)
- 2022(9220)
- 2021(8613)
- 2020(7226)
- 2019(16316)
- 2018(15715)
- 2017(30883)
- 2016(16154)
- 2015(17752)
- 2014(17152)
- 2013(16807)
- 2012(14928)
- 2011(13165)
- 2010(12547)
- 2009(11112)
- 2008(10332)
- 2007(8498)
- 2006(6753)
- 2005(5512)
- 学科
- 济(66421)
- 经济(66359)
- 管理(47750)
- 业(47320)
- 企(39035)
- 企业(39035)
- 方法(35720)
- 数学(32264)
- 数学方法(31831)
- 农(17604)
- 财(16480)
- 中国(15104)
- 业经(13934)
- 学(12350)
- 贸(12029)
- 贸易(12026)
- 易(11711)
- 地方(11516)
- 农业(11398)
- 务(11158)
- 财务(11117)
- 财务管理(11096)
- 企业财务(10620)
- 技术(10358)
- 制(9922)
- 环境(9577)
- 融(9280)
- 金融(9278)
- 理论(9179)
- 和(9164)
- 机构
- 学院(219024)
- 大学(218040)
- 济(94241)
- 经济(92669)
- 管理(89934)
- 理学(79876)
- 理学院(79045)
- 管理学(77605)
- 管理学院(77199)
- 研究(71141)
- 中国(52121)
- 京(43932)
- 科学(43777)
- 财(39487)
- 农(38132)
- 业大(35077)
- 所(34083)
- 中心(33880)
- 财经(33264)
- 研究所(31634)
- 经(30739)
- 农业(30259)
- 经济学(29546)
- 江(29398)
- 经济学院(26899)
- 院(26596)
- 范(26422)
- 师范(26109)
- 北京(25877)
- 财经大学(25521)
- 基金
- 项目(165327)
- 科学(133348)
- 基金(125576)
- 研究(115559)
- 家(111013)
- 国家(110221)
- 科学基金(96650)
- 社会(77047)
- 社会科(73498)
- 社会科学(73483)
- 基金项目(66786)
- 自然(64922)
- 自然科(63560)
- 自然科学(63544)
- 省(63112)
- 自然科学基金(62425)
- 划(53574)
- 教育(53224)
- 资助(50848)
- 编号(43648)
- 部(37204)
- 重点(37124)
- 创(35226)
- 发(34622)
- 国家社会(33580)
- 创新(33088)
- 科研(32750)
- 教育部(32182)
- 成果(31994)
- 人文(31524)
共检索到293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家喜 赵妍 卫增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但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总体差距在考察期内逐步扩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2017年后区域间差异逐渐下降,区域内差异逐步成为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区域内省际差异明显。第三,中国粮食生产韧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即高水平省份多与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省份相邻,而低水平省份邻域多为低水平省份。第四,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粮食生产韧性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易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韧性 空间马尔科夫链 动态演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家喜 赵妍 卫增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但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总体差距在考察期内逐步扩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2017年后区域间差异逐渐下降,区域内差异逐步成为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区域内省际差异明显。第三,中国粮食生产韧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即高水平省份多与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省份相邻,而低水平省份邻域多为低水平省份。第四,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粮食生产韧性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易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韧性 空间马尔科夫链 动态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清枝 吕王勇 郭蓓蓓
企业发展阶段的合理预测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趋势,做出合理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文章研究了基于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的生命周期预测模型,对近年来中国A股上市公司短期和长期所处阶段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测结果与近年来企业所处阶段的实际结果比较吻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莹莹
股市波动状态和趋势分析,既可以为投资者投资行为提供信息,又可为监管部门市场调控提供决策参考。文章通过多个检验指标选择最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大部分时候以熊市和平稳市场为主,牛市出现的频率虽然比较低但是持续时间却比较长。我国股市状态在熊市和平稳市间容易出现相互转移,从平稳市场转变为熊市的概率明显高于转变为牛市的概率。从当前的股市状态情况来看,我国股市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以熊市为主,随着熊市状态的持续平稳市场出现的概率将逐渐加大。
关键词:
股指波动 马尔科夫区制转换 平滑概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殿江 周滨 李宏伟 王晓堂 司敏
随着天津城市的快节奏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分别选取1992,1998,2006以及2009年4景不同时期的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TM/ETM+),利用Artist&Camahan单窗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域地表温度的反演,同时确定热岛范围;然后借助转移矩阵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城市热岛的变化情况,最后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最城市热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滨海新区17年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若无人工干预,在未来的10年里,滨海新区热环境将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链的方法测算了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过程,并总结了相应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部分技术与资本密集行业的竞争优势处于上升的态势,而一些初级产品与资源型产品的竞争力则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从动态角度来看,具有强比较优势和强比较劣势的产业延续性较强,即这些产业较难改变其比较优势状态。具有弱比较劣势和弱比较优势的产业流动性较大,这一类产业通过培养很有可能进入强比较优势的行列,同样也有可能成为比较劣势的产业。基于此,本享认为,我国产业并不只是存在着要么分工锁定、要么与发达国家分工反转这两端的情况,而是存在着很多中间的产业部门。从动态的角度...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 马尔科夫链 产业转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隋建利 李悦欣 刘金全
经济韧性是经济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本文通过抵抗力韧性与恢复力韧性视角,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经济韧性内涵,并构建异质性扩张与收缩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基于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视阈,探究中国省际、区域、国家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及异质分化特征。研究发现:扩张期国家经济抵抗力韧性较低,“量”的恢复力韧性较高,东部地区经济抵抗力韧性不足,中西部地区具备一定“量”的抵抗力韧性,恢复力韧性不足。调整期西部与东北地区经济韧性下降存在时滞。收缩期国家与东部地区经济平稳性凸显,恢复力韧性增强。恢复期国家与东部地区经济扩张态势由降转升,“质”的抵抗力韧性与恢复力韧性提高,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恢复力韧性未见增加;广东省、山西省、辽宁省和川渝地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贡献突出。第三产业对经济韧性的贡献日益增强,东部地区产业“质”的韧性较高。实体经济对经济韧性起主要作用,技术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数字经济抗风险、助复苏优势有所显现,但是尚未成为经济结构的主导。本文的研究对巩固增强中国经济韧性,促进经济韧性的省际、区域协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解志恒 李全生
21世纪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对核心员工的流动做出科学的预测,培育核心员工的忠诚度,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基于Markov链建立了核心员工流动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与评价,提出了组织生涯管理(OCM)、员工帮助计划(EAP)等持续促进核心员工发展、提升员工忠诚度的对策。
关键词:
Markov链 核心员工 预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秀娟 李超
近年来中国房价持续高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视房屋价格动态过程为马尔科夫链,根据北京市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化处理,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其马尔科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由此对北京市2012年6-12月房屋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分析,从而对居民进行房屋消费引导,并为政府房价调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2)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杰 卢李朋 姜朋辉 李定 张亮
采用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在对33a来粮食动态变化的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安徽33a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安徽省未来20a(2011~2030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中长期的模拟预测,以期为相关部门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1978~201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2)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成本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粮食生产在2011~2030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秀平 叶林祥
分析粮食体系韧性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抵抗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熵值法、Moran’s I指数、Kernel核密度、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较低,粮食主销区粮食体系韧性较高;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分维度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风险抵抗能力、创新转型能力和适应调整能力。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空间集聚程度逐渐降低。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在波动中上升,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但极化效应较弱;相邻地区空间滞后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本地区向上转移的概率。中国粮食体系韧性的区域差异明显但存在一定的收敛趋势,组间差异及超变密度是粮食体系韧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洁华 刘艳迪 王潇涵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荣
利用随机过程中的马尔柯夫链原理预测粮食单产风险问题。针对粮食年单产量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提出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运用加权的马尔柯夫链来预测未来粮食年单产量变化状况,并以辽宁省26年统计资料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具体应用。
关键词:
加权 马尔柯夫链 风险预警 转移概率矩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文昌 张培林
针对三峡船闸船型结构至今无人研究的现状,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深入研究。以长江航运发展报告和三峡海事局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马尔科夫链的三峡枢纽船型结构预测模型,求解出概率转移矩阵,再用马尔科夫链预测出2020-2040年三峡枢纽船型结构,根据平衡方程得出船型平稳分布,经过模型检验,证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研究解决长江三峡枢纽船舶拥堵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