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2)
- 2023(17213)
- 2022(14932)
- 2021(13660)
- 2020(11588)
- 2019(26295)
- 2018(25888)
- 2017(50462)
- 2016(27012)
- 2015(30157)
- 2014(30009)
- 2013(29608)
- 2012(27203)
- 2011(24476)
- 2010(24370)
- 2009(22186)
- 2008(21107)
- 2007(18346)
- 2006(16066)
- 2005(13922)
- 学科
- 济(129185)
- 经济(129066)
- 管理(76197)
- 业(71594)
- 企(58234)
- 企业(58234)
- 方法(53324)
- 数学(46839)
- 数学方法(46270)
- 农(31138)
- 地方(30440)
- 中国(29105)
- 财(26662)
- 业经(26651)
- 学(25890)
- 农业(21411)
- 制(18860)
- 贸(18847)
- 贸易(18835)
- 环境(18498)
- 易(18116)
- 和(17828)
- 理论(17666)
- 地方经济(17533)
- 技术(17131)
- 务(16279)
- 财务(16209)
- 财务管理(16175)
- 产业(15891)
- 企业财务(15319)
- 机构
- 大学(382228)
- 学院(381830)
- 济(162069)
- 经济(158790)
- 管理(152361)
- 理学(132879)
- 理学院(131362)
- 研究(130046)
- 管理学(128949)
- 管理学院(128264)
- 中国(94239)
- 科学(80360)
- 京(80322)
- 财(69972)
- 所(64233)
- 农(59396)
- 研究所(58749)
- 中心(58574)
- 财经(56789)
- 业大(56773)
- 江(55185)
- 经(51662)
- 范(50254)
- 北京(50068)
- 师范(49812)
- 经济学(49551)
- 院(47805)
- 农业(46043)
- 经济学院(44434)
- 州(44384)
- 基金
- 项目(267326)
- 科学(211498)
- 基金(195061)
- 研究(193903)
- 家(169829)
- 国家(168493)
- 科学基金(145850)
- 社会(124272)
- 社会科(117892)
- 社会科学(117860)
- 省(104995)
- 基金项目(104146)
- 自然(94989)
- 自然科(92789)
- 自然科学(92768)
- 自然科学基金(91093)
- 教育(88211)
- 划(87328)
- 资助(79952)
- 编号(77962)
- 成果(61414)
- 重点(59706)
- 部(58513)
- 发(58175)
- 创(55290)
- 课题(53219)
- 创新(51626)
- 国家社会(51361)
- 科研(50868)
- 教育部(50333)
- 期刊
- 济(178339)
- 经济(178339)
- 研究(111781)
- 中国(68229)
- 学报(58824)
- 管理(55981)
- 科学(55305)
- 农(53226)
- 财(52610)
- 大学(45124)
- 学学(42799)
- 农业(36937)
- 教育(36835)
- 技术(34648)
- 经济研究(29255)
- 融(28789)
- 金融(28789)
- 业经(28334)
- 财经(27643)
- 经(23834)
- 问题(23008)
- 技术经济(20273)
- 统计(18583)
- 业(18397)
- 科技(18225)
- 资源(18210)
- 图书(17821)
- 理论(17604)
- 现代(17170)
- 商业(17134)
共检索到55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雄军 何红渠
利用1985~2011年我国各个省域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依次包括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分析、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分析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均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特性,即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泰 梁乐 张祖妞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艳明 高悦
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加速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汇集,有利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指数,综合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和SDM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集聚分别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从地理位置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虽然总体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西部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从影响路径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会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增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若冰 刘颜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明 杨力 刘琳
本文建立能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结构自回归向量模型,并以油气产业为实证对象,运用脉冲响应函数,采用四川省2009~2014年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油气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油气产业集聚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归因于四川省油气产业物质投入和人均GDP增长率提高对其起到的正向推动作用;但油气产业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导致油气产业集聚对四川经济增长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云飞
以Fujita&Thisse理论模型为基础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推导结果显示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山东半岛城市群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表现为"门槛效应"——产业集聚初期推动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集聚引起的负外部性会抑制经济增长。针对上述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和结论启示。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武 熊俊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根据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中国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区域集聚是产生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对区域的空间集聚存在门槛效应。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知识溢出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的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交通基础设施效应随着区域集聚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对外开放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区域增长 内生性 联立方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文晶
以信息经济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浙江省11座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并分析了信息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互联网用户、外商投资等因素依次对集聚表现出正面的作用。创新能力和移动电话用户对集聚表现出负面的影响。加入经济增长水平控制变量后,解释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信息经济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倒N型形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文晶
以信息经济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浙江省11座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并分析了信息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互联网用户、外商投资等因素依次对集聚表现出正面的作用。创新能力和移动电话用户对集聚表现出负面的影响。加入经济增长水平控制变量后,解释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信息经济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倒N型形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凯 刘帅
考虑到空间因素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中的作用,本文运用前沿的空间分析技术考察了2000~2010年间我国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空间集聚和空间集群特征明显,但集聚力量较弱。通过单变量和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出中心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邻近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模式。在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滞后(SLM)和空间误差(SEM)的空间分析模型证实了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集聚 空间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