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9)
2023(13226)
2022(11200)
2021(10754)
2020(9193)
2019(21547)
2018(21124)
2017(39798)
2016(21400)
2015(24296)
2014(24021)
2013(23595)
2012(21757)
2011(19595)
2010(19059)
2009(17713)
2008(17297)
2007(15072)
2006(12684)
2005(11304)
作者
(59989)
(50595)
(50224)
(47987)
(31851)
(24113)
(23035)
(19785)
(19123)
(17560)
(17111)
(16953)
(15798)
(15750)
(15680)
(15502)
(15228)
(14923)
(14505)
(14457)
(12294)
(12273)
(12100)
(11503)
(11381)
(11364)
(11084)
(10775)
(10052)
(9983)
学科
(90848)
经济(90765)
管理(60957)
(55930)
方法(45384)
(45229)
企业(45229)
数学(40924)
数学方法(40442)
中国(24989)
(23317)
(23087)
(18855)
贸易(18847)
(18396)
(17985)
业经(17733)
环境(16804)
地方(15835)
(15713)
农业(15077)
(14632)
财务(14581)
财务管理(14544)
企业财务(13808)
(13721)
(13357)
银行(13328)
(12939)
(12727)
机构
大学(304434)
学院(301404)
(130693)
经济(128289)
管理(118504)
理学(103104)
研究(102799)
理学院(101960)
管理学(100221)
管理学院(99661)
中国(79271)
(64323)
科学(62479)
(57211)
(50607)
中心(48619)
(47942)
财经(46600)
研究所(46464)
业大(44199)
(42594)
(42268)
经济学(41361)
北京(40343)
(38502)
师范(38123)
农业(37860)
经济学院(37501)
(37305)
财经大学(34804)
基金
项目(208904)
科学(165838)
基金(155768)
研究(149698)
(136582)
国家(135574)
科学基金(116816)
社会(97334)
社会科(92508)
社会科学(92484)
基金项目(82384)
(78152)
自然(76155)
自然科(74452)
自然科学(74430)
自然科学基金(73098)
教育(68305)
(67296)
资助(64312)
编号(59122)
(47346)
成果(47140)
重点(47112)
(44269)
(43228)
国家社会(41944)
科研(41078)
教育部(40758)
创新(40575)
大学(39487)
期刊
(132072)
经济(132072)
研究(83736)
中国(53407)
学报(46583)
(44953)
科学(43624)
(41588)
管理(40960)
大学(35522)
学学(33369)
农业(28612)
技术(26229)
教育(25300)
(24580)
金融(24580)
财经(22704)
经济研究(22549)
业经(19924)
(19544)
问题(18134)
(16627)
(16492)
统计(16318)
图书(15810)
技术经济(15096)
资源(14898)
世界(14379)
(14366)
(14084)
共检索到431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平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7年的中国四类主要环境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的主要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N"型特征,这种特征是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规律的,只是在初期阶段其关系变化更加复杂。虽然四类指标均具有空间上的自相关性,但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_2三个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加入空间效应后,模型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而工业固体废物的面板数据模型却不适合加入空间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平辉  袁加军  曾五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与传统面板模型相比,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回归系数显著性均有所提高;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现处在曲线上升阶段,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郝宇  廖华  魏一鸣  
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实证研究选取多种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忽略空间自相关问题,往往造成测算结果不稳定。本文选取中国省级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电力消费量作为环境压力的代理指标,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EKC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均能源/电力消费之间确实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人均能源/电力消费与人均GDP间存在"倒N型"的EKC关系。在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电力消费量达到峰值时,其所对应的人均GDP(1978年不变价)分别为20000元与23000元左右。与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传统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相比,本研究得到的人均能源/电力消费EKC峰值所对应的人均GDP较低,说明忽略能源/电力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会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及环境污染峰值对应的人均GDP产生向上的偏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莹  王良健  李桂峰  蒋荻  
地域间环境质量演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相关性,而传统的EKC研究中往往忽视这种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本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29个省级区域1990-2006年间工业三废密度与人均GDP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作用关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在纳入空间效应的条件下,除工业废水外,其他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皆符合EKC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飞  张云河  
在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人均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存在人均能源消费的倒N型曲线。在加入二产结构和城镇化率之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下行拐点明显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下行拐点则有所下调,中国能源消费存在较明显的溢出效应。针对实证分析结果,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良好的区域协同政策、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但应体现区域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本文将产业升级的结构效应从经济总量中分离出来,考察产业升级对EKC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以CO2排放总量衡量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呈现出明显的倒U关系,我国省际层面的CO2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会对EKC的峰值和位置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会使得EKC向左下方移动,EKC峰值会提前到来,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也会得到减轻;而现阶段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EKC向右上方移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西部地区不存在该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其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省域达到人均碳排放拐点的时间进行了情景分析,并刻画出具体的时间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论文以4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以工业烟尘、工业废水和工业SO2为例对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类型影响资源型城市EKC的形状与转折点,同种污染物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曲线不完全相同,转折点在污染较重的资源型城市及人均GDP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出现更早;资源型城市的EKC与全国的EKC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曲线下资源型城市的转折点出现更早。基于此,论文提出资源型城市应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实施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范围,以促进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靳泽凡  苑清敏  
通过构建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代表性变量研究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N"型,但未达到拐点。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有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绿化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城市绿化程度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荣添  叶民强  
基于1978~2004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进行验证表明,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对数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而东部地区为“正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及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继续拉大的趋势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但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马林  王舒鸿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中国各地区环境改善的时间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北京等省市已达到库兹涅茨拐点;而辽宁、安徽等省市则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大多数省份在1~6年内均可达到。因此,利用政策措施来改变和提前这些省份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黄繁华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中国是否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并且在考虑贸易与投资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东部地区存在倒U型的EKC,西部地区存在正U型的EKC,中部地区不存在EKC;外贸依存度与碳排放呈现出显著地正相关关系,FDI对碳排放虽有影响但很微弱;贸易和投资对拐点到达的时间并无影响,但却能够提高拐点到达时的人均GDP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SO2与CO2排放路径的不同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证明了中国整体上的确存在SO2与CO2倒U型的EKC曲线.将SO2与CO2的EKC曲线分别分解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SO2与CO2的EKC曲线如果想经历最平缓、最短的拐点路径取决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力量的较量与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枫  马栋栋  祝丽云  
以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雾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第一,雾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N型,未出现传统的倒U型;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雾霾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差异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呈现倒N型、N型和U型,拐点也各有不同;第三,经济规模可减轻雾霾污染,产业结构、人口密度、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则会加重雾霾污染,贸易依存度及城市化并未能显著改变雾霾污染现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吕杰  
不同地区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我们选取中国29个省份1995—2014年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出∽型关系。在EKC曲线部分,东部地区拐点出现得较晚,但拐点位置较低,EKC曲线较为扁平;中西部地区拐点出现得较早,但拐点位置较高,EKC曲线较为陡峭。因此,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中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吸取东部地区的经验教训,争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实现环境与经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