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6)
2023(14966)
2022(13222)
2021(12374)
2020(10551)
2019(24310)
2018(24170)
2017(47087)
2016(25420)
2015(28680)
2014(28459)
2013(27985)
2012(25831)
2011(23230)
2010(23000)
2009(21182)
2008(20241)
2007(17614)
2006(15573)
2005(13270)
作者
(74411)
(61700)
(61342)
(58248)
(39182)
(29650)
(27874)
(24258)
(23410)
(21783)
(21089)
(20653)
(19702)
(19265)
(19213)
(18797)
(18703)
(18526)
(17789)
(17735)
(15305)
(14978)
(14951)
(14176)
(13900)
(13666)
(13644)
(13545)
(12432)
(12163)
学科
(100192)
经济(100080)
管理(70340)
(66476)
(54104)
企业(54104)
方法(49652)
数学(43176)
数学方法(42600)
中国(27108)
(26832)
(24633)
(22373)
业经(21587)
地方(19557)
(18342)
贸易(18332)
(17927)
农业(17841)
(17801)
理论(16681)
环境(15889)
(15697)
技术(15271)
(15244)
财务(15175)
财务管理(15138)
(15120)
银行(15065)
(14379)
机构
大学(363888)
学院(361905)
管理(143122)
(140639)
经济(137567)
理学(124716)
理学院(123281)
管理学(120897)
管理学院(120257)
研究(119657)
中国(87866)
(77862)
科学(77136)
(64879)
(59684)
(59585)
业大(56344)
研究所(54692)
中心(54242)
财经(52899)
(51204)
北京(48875)
(48439)
(48095)
师范(47872)
农业(47276)
(44288)
经济学(42195)
(41774)
财经大学(39657)
基金
项目(252669)
科学(198140)
基金(183721)
研究(180463)
(161721)
国家(160455)
科学基金(137263)
社会(112729)
社会科(106807)
社会科学(106777)
(98611)
基金项目(98374)
自然(91840)
自然科(89672)
自然科学(89645)
自然科学基金(88011)
(83774)
教育(82974)
资助(76246)
编号(73290)
成果(57994)
重点(56679)
(55271)
(53904)
(52089)
课题(50060)
科研(49054)
创新(48640)
教育部(46997)
计划(46636)
期刊
(148542)
经济(148542)
研究(102752)
中国(60922)
学报(60155)
科学(55029)
(52859)
管理(51329)
(46661)
大学(45288)
学学(42813)
农业(37093)
教育(36772)
技术(30814)
(27583)
金融(27583)
业经(25360)
财经(24830)
经济研究(23817)
(21145)
问题(20318)
(18406)
图书(18400)
理论(18286)
科技(17370)
技术经济(16888)
实践(16842)
(16842)
(16585)
商业(16308)
共检索到51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振亭  马耀峰  李君轶  刘宏盈  
从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角度,利用空间集聚指数和中转指数,对我国入境旅游省际的集聚和中转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空间集聚指数和中转指数,对省际入境旅游区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测量并据此对目的地和中转地级别进行分类。从入境旅游区的目的地功能和中转地功能,提出了我国九大入境旅游省际功能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茂兴  马丽君  
系统收集了2000~2009年31个省区入境及国内客流量数据,利用聚集度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对其地域分布的聚集与转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在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提高,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具有不同的空间聚集度,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度高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均衡度指数的升高更多的是由中东部省区之间的均衡造成,西部的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的入境旅游仍处于向外转移的弱势地位,东西部的不均衡发展仍在加剧;山西、江西等省区入境和国内游客同步集聚,吉林、湖北等省区入境游客相对集聚,国内游客相对向外转移,西藏、甘肃等省区国内游客相对集聚,入境游客相对向外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金稳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繁荣景象下,产业集聚程度在不同省份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基于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旅游产业各要素中,游览业的CR8指数较高,交通业的集中指数最低,娱乐业的CR8指数高于购物,餐饮与住宿业作为基础服务业其CR8指数相当。虽然旅游产业六要素对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作用不同,但仍应从全局出发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包富华  陈瑛  孙根年  
入境商务旅游(IBT)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关系密切。本文采用1997—201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重心模型分析二者的动态演变,利用空间重叠性模型和一致性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演变态势,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IBT和FDI重心在空间上集聚但又存在分离;重叠性模型计算证实,IBT与FDI在空间上呈聚散交替演变态势,且具有一定的分散趋势;一致性指数表明,二者经历了"正反交错一同向聚合一正反交错"的演变;对比二者的演变态势发现,二者具有相同的空间聚散节奏,但聚合和分离程度有所不同。进一步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二者的空间聚散是在聚合力和分离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同的主体和目的是其聚集的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黎围  吴晋峰  柳丽  
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旅游外汇收入为测度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基本依据,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1990—2006年我国东部地区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差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显著,呈现"马太效应";区域差异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然后,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地缘关系和宏观政策四方面对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快落后省区入境旅游发展、保持发达省区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需求预测是旅游产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但产业的广泛关联性与各类突发事件使旅游需求预测尤其是中短期预测较为困难。本文采用X12-ARIMA模型、TRAMO/SEATS模型、ARMA模型与GARCH模型,对异常数据点采用附加的外部冲击调整,利用7种估计方法估计了我国入境旅游人次的月度指数并进行了预测比较,发现采用外部冲击检测的TRAMO/SEATS模型由于能有效提取序列数据的信息,对预测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最为有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祖涛  尹贻梅  
旅游资源和区位是影响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为区域研究单元,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发现:(1)区位指数和入境旅游收入指数重心偏向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重心偏向中西部地区;(2)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资源与区位三组二维组合关系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可以将这种二维组合关系划分为五种类型来描述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军  
运用Theil指数定量评价了199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尺度上的市际、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化状况,其结论如下:(1)在时间尺度上,广东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演变呈逐渐收敛趋同的阶梯状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也呈阶梯状下降,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及地带内演变趋势不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市际差异TP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Twr的贡献,尤其是珠三角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较大,而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很小,地带间差异Tbr指数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引入区域分离Separation(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代美玲  马晓龙  
文章以1991—2016年中国31个省份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LISA时间路径和时空跃迁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的时间动态性特征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尺度还是从个体尺度来看,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在空间上都表现出显著的"门户指向性"聚集分布特征,即形成了以上海、广东、北京为口岸和门户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集聚区域,且这些省份不断通过外部效应释放动能对其周边邻近省份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发展水平较高或水平较低省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推进区域间入境旅游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协同发展,这种特征构成了近年来中国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时间动态性的总体特征。文章最后认为,交通格局和对外开发程度加深的事实并没有对近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在省域尺度的时空格局造成很大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仍高度依赖上海、广州、北京等门户城市或其所在省份,未来的中国入境旅游营销战略设计仍需要据此展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曦  王兆峰  
测度旅游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常规方法需要旅游流流向数据,这类数据获取困难且可信度难以保证,空间数据分析是缓解该难题的可选方法。1999—2011年湖南地级旅游流空间集聚的探索性分析表明,旅游流在近10年来显著地向长株潭地区集聚并以其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但湘西地区接受扩散效应的能力还比较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空中交通网络对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的贡献度非常大。因此,湖南需要从3个方面着力优化大湘西快速交通网络,充分利用旅游流的空间扩散效应,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大湘西地区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献忠  刘泽华  
沿海地区的主题旅游区通过众多主题旅游项目的相继开发建设,促进了相关旅游要素和旅游流的集中。同时需求市场的积极推动与旅游要素的集中优势,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流的拓展集聚与主题旅游集群的发育成长。研究分析华侨城等典型主题旅游区的旅游流集聚特征、拓展模式以及主题旅游集群成长的集聚效应,有助于决策机构部门进一步改善环境政策与布局规划,通过促进产业链延伸与竞争力提升来打造国际化主题旅游集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现红  
旅游目的地选择一直是旅游管理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整个选择过程是系统分量(目的地属性)和随机分量(游客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2008年5-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航空枢纽口岸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项Logistic离散选择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入境游客西向扩散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职业、旅华时间、家庭结构、旅游方式、结伴方式、旅游动机、旅华花费、入境口岸、受到尊重等特性显著影响其西扩的概率。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率达到72.5%,对于我国区域旅游联合,特别是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刘芬  庄军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敏慧  黄琳玉  郑嘉静  梁增贤  
本文对广州市不同类型旅游空间的非正规就业集聚机理及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层面的拉动及非正规就业者个体层面的推动,加上城市旅游空间的吸引力,共同促进了广州市城市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形成。其中城市旅游地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旅游空间的功能特性、优越的区位空间、多头管理下的灰色地带及游客与居民双重作用下的庞大消费市场。非正规就业在城市不同类型旅游空间中呈现出不一样的集聚特征,针对这种集聚的异质性,文章最后对广州市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管制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