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5)
2023(15336)
2022(13417)
2021(12334)
2020(10422)
2019(23733)
2018(23497)
2017(45636)
2016(24272)
2015(27531)
2014(27434)
2013(26967)
2012(24501)
2011(21982)
2010(21735)
2009(19906)
2008(18616)
2007(15903)
2006(13895)
2005(11763)
作者
(69235)
(57938)
(57222)
(54786)
(36691)
(27794)
(25986)
(22822)
(21987)
(20204)
(19545)
(19464)
(18165)
(17958)
(17941)
(17356)
(17206)
(17113)
(16404)
(16330)
(14196)
(14083)
(13809)
(13231)
(13026)
(12794)
(12481)
(12396)
(11578)
(11279)
学科
(116638)
经济(116532)
管理(69333)
(63300)
(52255)
企业(52255)
方法(49332)
数学(43640)
数学方法(43101)
地方(27494)
(27089)
中国(26554)
业经(23735)
(23562)
(23427)
农业(18357)
环境(17015)
(16483)
贸易(16474)
(16123)
理论(15909)
(15890)
(15854)
地方经济(15553)
(14781)
技术(14704)
财务(14690)
财务管理(14660)
(13716)
企业财务(13684)
机构
学院(344307)
大学(343423)
(144235)
经济(141297)
管理(138958)
理学(121489)
理学院(120158)
管理学(117956)
管理学院(117355)
研究(113885)
中国(81840)
(71234)
科学(71063)
(61605)
(55710)
(52274)
中心(51556)
业大(51470)
研究所(51234)
财经(50456)
(48402)
(45896)
(44943)
师范(44560)
北京(44148)
经济学(43995)
(41786)
农业(40736)
经济学院(39457)
(39355)
基金
项目(243559)
科学(192359)
基金(177540)
研究(176400)
(154047)
国家(152845)
科学基金(132814)
社会(112440)
社会科(106677)
社会科学(106645)
(96582)
基金项目(95391)
自然(87195)
自然科(85157)
自然科学(85137)
自然科学基金(83554)
教育(80624)
(79650)
资助(72779)
编号(71193)
成果(55278)
重点(54143)
(53124)
(52433)
(50163)
课题(48402)
创新(46871)
科研(46492)
国家社会(46075)
教育部(45877)
期刊
(157404)
经济(157404)
研究(99216)
中国(57917)
学报(52795)
管理(50029)
科学(49369)
(46843)
(45683)
大学(40442)
学学(38427)
技术(33049)
农业(32856)
教育(31971)
经济研究(25835)
业经(25127)
财经(24395)
(24361)
金融(24361)
(20896)
问题(20203)
技术经济(18157)
资源(16523)
图书(16331)
理论(16236)
科技(16206)
统计(16142)
(16101)
商业(15610)
现代(15371)
共检索到48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海涛  
文章以河南省18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与物流历史数据,应用空间经济学方法,对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对二者空间集聚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市在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而在物流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现象。根据经济与物流集聚程度的高低,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水平的提高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海涛  
文章以河南省18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与物流历史数据,应用空间经济学方法,对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对二者空间集聚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市在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而在物流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现象。根据经济与物流集聚程度的高低,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水平的提高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富强  郑壮丽  冯德显  张莉  
基于ESDA方法,利用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分析各市县人口、经济集聚特征、两者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县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高值和低值集聚特征,2000—2009年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变化不大,但经济却呈现不平衡增长,空间差距日益拉大;河南省人口主要集聚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区,而经济发展则以郑汴洛为核心高高集聚,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相分离。在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发展的规律下,河南省应加快推进粮食核心区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并释放农业劳动力;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郑汴洛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经济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乾坤  乔家君  韩冬  辛向阳  
专业村是村域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河南省专业村2009年和2018年2次追踪调查,依据专业村内涵,在对河南省发展实力最强的约1200个(2008年)和1500个(2017年)村域经济评判的基础上,分别筛选出487和668个专业村。运用空间自相关、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了河南省专业村的空间变化。研究发现:(1)在空间格局上,河南省专业村由局部集聚向全面扩散转变,呈现“整体分散、层次分明”的分布特征;专业村在豫南和豫西南地区分布数量仍然较少。(2)在分区差异上,专业村集聚的中心—外围空间特征逐渐淡化,过去的“V”字形分区逐渐转变为“T”字形分区,不同分区间专业村密度差异显著,分区交界地带存在“灯下黑”现象。(3)在变化特征上,专业村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轨迹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分布范围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豫东地区农业主导型和工业主导型专业村数量显著增长。(4)在集聚程度上,专业村集聚区由“点核”向“面状”转变,集聚程度有所减弱,部分地区专业村存在“增长下的消失”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晨光  梁流涛  唐林昊  陈常优  马俊芳  
以河南省176个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产业集聚区的截面数据,测算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并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①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不高,75.6%的产业集聚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处于低水平;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高土地经济密度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圈层区域。较高土地经济密度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地级城市,中等土地经济密度和低土地经济密度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线以南地区。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差异为0.121,该差异主要是由市内差异引起,其贡献率达到91.19%。③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空间集聚状态分为高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域,低值异质区域,低值集聚区4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小素  乔旭宁  
文章基于GIS,以河南省为例,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通过对IDW方法和Kriging方法的比较,认为利用IDW方法对一个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更为合适。并且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利用GIS技术实现了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图形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了其可视性,更利于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新生  李小建  
文章首先论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的原理,然后利用Arcview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从全球化、国家、地方多个尺度分析了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调控目标和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谢燕娜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一种创新型的旅游产业形态,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对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意义重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旅游产业集群既关系密切又有所不同。"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重点发展和培育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发展依托,有较好的投资条件,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及有独特的空间结构。未来其数量将有所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对区域的影响逐步彰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发挥作用逐步显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鑫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河南将开放带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河南的开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河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遍布全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应消除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强化开放意识,出台有关政策与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招商引资、对外贸易水平,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李亚静  
在河南省发展实力最强的1 200个村域经济指标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487个专业村进行调研,形成487×71属性数据矩阵。通过GIS可视化分析,进行专业村集聚的空间表达。①河南省专业村集聚空间上极不均衡,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②农业主导型专业村发生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河南省有平原农区、山区、城郊三种空间集聚模式;③与农业主导型专业村集聚空间相反,工业主导型专业村主要分布于交通便利区;④服务业等其他类型专业村发展最晚,空间集聚态势目前尚不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冉  
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等循环经济下完善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袁晓妮  腊梦  郭晓冰  
[目的]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对揭示经济发展空间演变机制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为例,通过定量刻画其济格局时空分异特征,明确河南省经济格局的发展态势和演化特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5年河南省的统计年鉴数据评价其经济格局分异特征。[结果](1)总体上,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经济增速逐年放缓。(2)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先后经历了"八"字形、"一"字形演变特征,并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经济空间格局。(3)全省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数量增多,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差异逐步缩小。[结论]河南省经济内部差异呈下降趋势,全域经济带动效益开始显现,应强化城市辐射效应,并加强对更小尺度经济格局演变的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国宏  
在深入分析物流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的研究方法,研究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产业呈现一定的集聚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呈增长趋势;物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正促进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河南省物流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康  孟怡伟  丁志伟  
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以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为特征量,采用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型、ESDA等研究方法,基于"点—线—面"视角对河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点"层面上,高位次城镇规模不是很突出,中低位次城镇多且呈基底状衬托。城镇旅游经济规模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开发与强度、景点吸引力密切相关。在"线"层面上,强轴线主要为"郑—汴—洛"、"郑-新"、"安-鹤"、"郑—焦"、"洛—济"等,在空间上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为中心的"钻石状"结构。在"钻石状"结构外围呈现以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淮阳、南阳市区为中心的放射结构。在"面"层面上,整体呈"西北-东南"的分异结构,且在中部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集中区。在豫北安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等沿太行山地区也形成了次一级高值集中区,东南部地区基本上形成大范围的低值连绵区。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