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9)
- 2023(19123)
- 2022(15837)
- 2021(14600)
- 2020(12298)
- 2019(28259)
- 2018(28075)
- 2017(54392)
- 2016(29547)
- 2015(33532)
- 2014(33760)
- 2013(33331)
- 2012(30959)
- 2011(27824)
- 2010(28200)
- 2009(26249)
- 2008(25818)
- 2007(23409)
- 2006(20773)
- 2005(18660)
- 学科
- 济(133207)
- 经济(133074)
- 业(85571)
- 管理(79700)
- 企(62238)
- 企业(62238)
- 方法(57288)
- 数学(51044)
- 农(50894)
- 数学方法(50312)
- 中国(37085)
- 农业(33706)
- 财(31411)
- 地方(31387)
- 业经(30520)
- 学(24640)
- 制(23850)
- 贸(23050)
- 贸易(23034)
- 易(22265)
- 银(20190)
- 银行(20150)
- 融(19414)
- 金融(19410)
- 行(19282)
- 理论(19188)
- 发(18998)
- 技术(18952)
- 环境(18580)
- 务(18450)
- 机构
- 学院(426255)
- 大学(421577)
- 济(177197)
- 经济(173511)
- 管理(162815)
- 研究(144465)
- 理学(140026)
- 理学院(138473)
- 管理学(135759)
- 管理学院(134986)
- 中国(110824)
- 京(89262)
- 科学(88546)
- 农(83410)
- 财(81179)
- 所(73426)
- 中心(68136)
- 业大(66443)
- 江(66320)
- 研究所(66210)
- 农业(64410)
- 财经(63711)
- 经(57837)
- 北京(56013)
- 范(55932)
- 师范(55351)
- 经济学(54035)
- 州(52527)
- 院(51406)
- 经济学院(48843)
- 基金
- 项目(281794)
- 科学(222190)
- 研究(204945)
- 基金(203827)
- 家(177726)
- 国家(176225)
- 科学基金(151553)
- 社会(130420)
- 社会科(123513)
- 社会科学(123479)
- 省(112189)
- 基金项目(107251)
- 自然(97893)
- 自然科(95669)
- 自然科学(95647)
- 教育(94953)
- 自然科学基金(93905)
- 划(93478)
- 资助(84326)
- 编号(84296)
- 成果(67968)
- 发(64249)
- 重点(63645)
- 部(62013)
- 课题(58514)
- 创(58285)
- 创新(54486)
- 国家社会(53954)
- 科研(53847)
- 教育部(52975)
- 期刊
- 济(199927)
- 经济(199927)
- 研究(124357)
- 中国(87312)
- 农(81465)
- 学报(66228)
- 财(62286)
- 科学(61708)
- 管理(58422)
- 农业(54876)
- 大学(50863)
- 学学(48101)
- 教育(45853)
- 融(42631)
- 金融(42631)
- 技术(39941)
- 业经(36821)
- 经济研究(31239)
- 财经(30943)
- 业(28254)
- 问题(27507)
- 经(26549)
- 统计(22752)
- 技术经济(21941)
- 版(21402)
- 策(20641)
- 世界(20050)
- 商业(19402)
- 贸(19250)
- 图书(19154)
共检索到642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郇红艳 谭清美 孙君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低收入集聚区自安徽西部向西北部转移,高收入集聚区随皖江城市带"两点一轴线"蔓延;城镇化发展在局域呈现以淮北为"极点"和巢湖为"洼地"的格局;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显示农民收入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增收,避免经典回归忽视空间因素导致对影响程度的高估,城镇化发展有助于农民增收,2010年较2000年作用程度增长18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宇青 周应恒 易中懿
在总结以往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业经济增长在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均比较显著但在方向上由负转正,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显著变为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潇克 莫蕙
基于2010年和2015年我国192个地级市农民人均收入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对于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极强的空间相关性,OLS模型会高估城镇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本地效应,但却低估了城镇化对于农民收入的总体效应。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本地效应为主,周边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不会对本地农民收入增加产生显著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会大幅度降低出行时间、扩大出行半径,从而带来经济聚集活动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扩大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中,应该配套深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使得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最大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郭晨旭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缺乏不同城镇化方式下的对比讨论。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其中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且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表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在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又分别缩小了中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优智 侯海青
国内众多研究表明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对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分析陕西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陕西1978-2008年的时间时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方法,本文实证研究了陕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一定滞后期数上,陕西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陕西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助于城镇化的推进,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陕西 城镇化水平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天慧 王欢
为探索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增加在市州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效应由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转变为正向的空间溢出,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重视农民增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因地而异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农业产值总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子联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增收 户籍管制 农地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文婷 刘志彪
数字经济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基于2013-2018年10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农民增收的基本传导机制和异质性传导机制,并以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农民增收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间接促进农民增收;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存在显著城镇化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应该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镇化 农民增收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春萍 刘文清
本文结合我国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样对城镇化具有正效应,对工业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工业内部结构与农业的不相匹配和均衡、工业发展模式的落后以及资源约束等问题的影响出现负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高继宏
文章运用VAR模型、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疆1996-2011年城镇化对绿洲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绿洲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化也具有正效应。长期而言,绿洲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政府的调控下,发挥绿洲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服务的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VAR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晶晶
利用中国2005-2013年省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影响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镇化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还可以通过空间外溢效应的发挥推动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第三,市场潜能以及政府支出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第四,细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随后分别为金融服务业集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集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晶晶
利用中国2005-2013年省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影响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镇化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还可以通过空间外溢效应的发挥推动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第三,市场潜能以及政府支出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第四,细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随后分别为金融服务业集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元梁 肖卫东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翠杰 刘洪银 林霓裳
本文在对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7个省市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宏观统计资料与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维度的就业转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城镇化与农民就业转型协同发展划分为协同型、基本协同型、城镇化超前型和滞后型4种类型,并据此为各省市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就业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