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06)
- 2023(19227)
- 2022(16272)
- 2021(15020)
- 2020(12578)
- 2019(29108)
- 2018(28496)
- 2017(55601)
- 2016(30006)
- 2015(33482)
- 2014(33372)
- 2013(32535)
- 2012(29659)
- 2011(26321)
- 2010(26125)
- 2009(23983)
- 2008(23176)
- 2007(20043)
- 2006(17636)
- 2005(15243)
- 学科
- 济(119651)
- 经济(119510)
- 管理(84201)
- 业(78302)
- 企(64141)
- 企业(64141)
- 方法(55267)
- 数学(48574)
- 数学方法(47947)
- 中国(33701)
- 财(33340)
- 农(32286)
- 业经(25965)
- 学(25743)
- 地方(24760)
- 税(21886)
- 制(21619)
- 农业(21582)
- 税收(20431)
- 收(20263)
- 理论(19948)
- 贸(19931)
- 贸易(19919)
- 务(19680)
- 财务(19594)
- 财务管理(19553)
- 易(19271)
- 企业财务(18551)
- 和(18166)
- 环境(18020)
- 机构
- 大学(414582)
- 学院(412171)
- 济(163704)
- 管理(161071)
- 经济(160178)
- 理学(140260)
- 理学院(138700)
- 研究(137135)
- 管理学(136012)
- 管理学院(135277)
- 中国(101263)
- 京(87779)
- 科学(85085)
- 财(79997)
- 所(67376)
- 农(65809)
- 财经(63430)
- 中心(62230)
- 业大(61530)
- 研究所(61263)
- 江(60173)
- 经(57849)
- 北京(54864)
- 范(54756)
- 师范(54176)
- 农业(51509)
- 院(50579)
- 经济学(50421)
- 州(48317)
- 财经大学(47355)
- 基金
- 项目(287871)
- 科学(227067)
- 基金(209978)
- 研究(209134)
- 家(183375)
- 国家(181905)
- 科学基金(157105)
- 社会(132899)
- 社会科(125991)
- 社会科学(125961)
- 省(111381)
- 基金项目(110936)
- 自然(102301)
- 自然科(100011)
- 自然科学(99987)
- 自然科学基金(98172)
- 教育(96553)
- 划(94189)
- 资助(86463)
- 编号(84781)
- 成果(68789)
- 重点(64339)
- 部(63257)
- 发(60505)
- 创(59485)
- 课题(58411)
- 创新(55604)
- 国家社会(55470)
- 科研(55094)
- 教育部(54563)
- 期刊
- 济(171747)
- 经济(171747)
- 研究(124557)
- 中国(75797)
- 学报(66815)
- 财(60479)
- 科学(59400)
- 农(59339)
- 管理(57784)
- 大学(50866)
- 学学(47786)
- 教育(46444)
- 农业(40744)
- 技术(35552)
- 融(32814)
- 金融(32814)
- 财经(29866)
- 经济研究(28750)
- 业经(28035)
- 经(25524)
- 问题(23856)
- 业(20964)
- 图书(20576)
- 版(19614)
- 科技(19089)
- 统计(18876)
- 技术经济(18599)
- 理论(18413)
- 现代(17691)
- 商业(17546)
共检索到59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桂荣 刘炜烨
近年来,国家和湖南省政府相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税收一体化发展"战略,这对地方政府在税基和税率取舍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税收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空间优化和现代治理的重要实现途径。通过构造空间分布演变和收敛模型,刻画长株潭税收空间分布特征和一体化趋势,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08—2020年长株潭税收一体化指数,探索长株潭税收一体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长株潭税收一体化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税收不具备收敛性,区域内发展差异显著;测算模型显示,长株潭税收一体化的规划需要加强自身发展,以区域合作为重点,着力发挥长沙的龙头带领作用,加大财力把控,营造良好中介环境等。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税收一体化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国亮 唐根年
近年来,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克服了物理时空约束,使得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呈现出与工业经济时代完全迥异的模式。文章从城市群视角构建了"互联网驱动—需求生态圈—制造生态圈—服务生态圈"累积循环机制这一新型的二三产业互动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1994—2014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和县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互联网驱动下,二三产业因争夺重叠性资源而出现"挤出效应",形成了空间非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从工业经济时代的"中心—外围"向互联网时代的空间匀质性转变;总体上,互联网能促进二三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群能否通过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群内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正的外部性,关系到城市群能否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2009—2019年中国10个城市群1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融入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三个维度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基准回归结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城市提升融入城市群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水平,对于改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陈湘满 申群意 邹镇宇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从长株潭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城乡一体化虽然与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城市化水平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放华 吴平 周亮
区域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群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布局合理到功能完善再到制度整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以此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综合测度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2003—2015年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2003—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并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一体化综合得分从2003年的0.0754增长到2015年的0.8854;(2)在影响布局一体化因素中,交通设施对其影响最为明显,产业分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空间指数则增长缓慢;(3)在五大区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区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协同效应及集聚外部性影响创新产出,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一定的"门槛条件"。文章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一体化发展程度超过门槛值,才能发挥正向促进创新产出的作用,否则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春风 何骏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0个城市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采用PSM-DID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系统考察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机制下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且对原位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更明显。异质性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对中小规模城市和大型及以上规模城市间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并无显著差异;对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非资源型城市更显著;对非G60科创走廊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作用较G60科创走廊城市更显著。作用机制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够通过强化政府协同创新战略引导和优化市场创新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对财政科技投入密度的提升效应和对创新人员流动的促进效应是主要动因,其次是对企业的集聚创新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提升的"偏好性"推进呈现出负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韬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整合与重组的激烈竞争中,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在所有空间问题中,城市空间处于核心地位,空间异质性引发的空间分工已不容置疑地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建立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价值基础上的城市群分工已成为区域空间一体化的力量源泉。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的证据表明,区域空间一体化本质上是城市空间价值与产业价值链耦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只有建立区域空间多样化和城市空间专业化合作与互补的区域经济关系,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韬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整合与重组的激烈竞争中,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在所有空间问题中,城市空间处于核心地位,空间异质性引发的空间分工已不容置疑地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建立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价值基础上的城市群分工已成为区域空间一体化的力量源泉。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的证据表明,区域空间一体化本质上是城市空间价值与产业价值链耦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只有建立区域空间多样化和城市空间专业化合作与互补的区域经济关系,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健 李子芳 陈湘满
居民医保一体化作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消费公平、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我国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9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DID、空间DID等方法探究居民医保一体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与城乡消费差距指数存在一定时空耦合特征,分别呈现由沿海到内陆逐步蔓延和由内陆到沿海逐渐缓和的趋势,在较早进行政策试点的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区域,其城乡消费差距指数也明显更低;(2)居民医保一体化能够显著缓解当地城乡消费差距,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会减缓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城乡消费差距,而加剧地理相邻城市的城乡消费差距;(3)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减少预防性储蓄来缓解城乡消费差距,并且对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经济聚集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具有异质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沈彦 张伟娜 张明
国土空间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利用质量的好坏与利用效率的高低,是新时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现实状态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与支撑能力方面构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2010—2019年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和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上国土“三生”空间利用质量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各市层面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出现明显的区域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区域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应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集约化、适度化、绿色化、创新化、重点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时中 陈浩鹏
地方政府降低实际税负的税收竞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要素流入、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地区经济韧性,但其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也可能加剧经济波动,阻碍地区经济韧性提升。以“抵抗力—恢复与适应力—转型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城市经济韧性,采用2005—2019年14个城市群1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14个城市群的经济韧性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导致城市群之间经济韧性差距趋于扩大;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本地经济韧性提升,并存在吸引要素流入、促进产业多样化、提高创新能力3条影响路径;税收竞争的经济韧性提升效应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增强,并表现出从东到西逐渐减弱的区域异质性,但税收竞争力度过大无益于经济韧性的提升。因此,应理性对待和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效应,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善政府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并积极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和社会系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敏 刘俊月 焦小楠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纵深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一体推进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与必然要求。当前,传统的以政府单维主导为核心的环境治理模式、平行政府间的利益分割、政府官员执政理念缺失、生态一体化立法存在诸多局限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群生态一体化进程。因此,从意识、制度以及行为等三个层面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一体化治理模式的最优策略选择,力图构建起一种由政府主导、法制化的生态协同治理模式,即长株潭城市群内平行政府间协同治理和包含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生态一体化 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超亚 张卫国
基于2003—2021年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和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中,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促进效应较为明显;市场一体化通过推动经济集聚、促进城市创新和助力产业分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