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0)
- 2023(17175)
- 2022(14841)
- 2021(13834)
- 2020(11596)
- 2019(26869)
- 2018(26329)
- 2017(51066)
- 2016(27248)
- 2015(30752)
- 2014(30290)
- 2013(29645)
- 2012(26796)
- 2011(23840)
- 2010(24014)
- 2009(22079)
- 2008(20299)
- 2007(17471)
- 2006(15117)
- 2005(12909)
- 学科
- 济(106309)
- 经济(106201)
- 管理(77203)
- 业(75170)
- 企(63678)
- 企业(63678)
- 方法(53411)
- 数学(47123)
- 数学方法(46304)
- 中国(31331)
- 农(27781)
- 融(27704)
- 金融(27701)
- 财(27080)
- 银(26217)
- 银行(26170)
- 行(25155)
- 业经(24693)
- 地方(22893)
- 学(22025)
- 制(20589)
- 理论(20169)
- 农业(19007)
- 务(18582)
- 贸(18522)
- 贸易(18505)
- 财务(18494)
- 财务管理(18457)
- 易(17982)
- 企业财务(17549)
- 机构
- 学院(376974)
- 大学(376738)
- 管理(151798)
- 济(145983)
- 经济(142737)
- 理学(133171)
- 理学院(131709)
- 管理学(128840)
- 管理学院(128175)
- 研究(119062)
- 中国(92547)
- 京(78696)
- 科学(75777)
- 财(65509)
- 农(60166)
- 业大(58130)
- 所(57946)
- 中心(56869)
- 财经(54073)
- 研究所(53463)
- 江(52923)
- 范(49325)
- 经(49307)
- 师范(48816)
- 北京(48789)
- 农业(47309)
- 经济学(44172)
- 州(43870)
- 院(43747)
- 财经大学(40722)
- 基金
- 项目(268890)
- 科学(212572)
- 基金(195988)
- 研究(193622)
- 家(171161)
- 国家(169754)
- 科学基金(147536)
- 社会(121737)
- 社会科(115622)
- 社会科学(115589)
- 省(106173)
- 基金项目(104433)
- 自然(98189)
- 自然科(96031)
- 自然科学(96011)
- 自然科学基金(94260)
- 教育(90724)
- 划(88991)
- 资助(81205)
- 编号(78882)
- 成果(61874)
- 重点(60158)
- 部(58504)
- 发(56519)
- 创(56450)
- 课题(53959)
- 创新(52597)
- 科研(51775)
- 教育部(50506)
- 大学(50501)
- 期刊
- 济(147781)
- 经济(147781)
- 研究(103593)
- 中国(67752)
- 学报(60188)
- 科学(54754)
- 管理(53891)
- 农(53126)
- 财(48947)
- 大学(46074)
- 学学(43467)
- 教育(42310)
- 融(40008)
- 金融(40008)
- 农业(36600)
- 技术(34857)
- 财经(25295)
- 业经(25096)
- 经济研究(24142)
- 经(21600)
- 图书(19962)
- 问题(18981)
- 业(18887)
- 统计(18401)
- 科技(18256)
- 技术经济(18112)
- 理论(17814)
- 版(17351)
- 策(16999)
- 实践(16412)
共检索到529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秋阳 琚春华 鲍福光
[目的/意义]近年来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分享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膨胀,传统的社交网络模型与现实网络情况的契合度逐渐减弱。文章通过建模仿真对传统模型进行优化和检验,以期为有关部门有效应对和预测社交网络动向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经典社交网络模型为基础,融入空间要素进行优化,并在随机图中逐渐增加节点数量以构建成长型社交网络模型,最后利用MATLAB等软件实现模型和数值仿真验算。[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空间距离要素对社交网络节点间关系的变化存在较大影响,且其影响在某些情景下高于关系强度;而基于纯空间要素与纯关系要素的网络都不会使得节点产生很高的聚类反映,但当其两者以一定比例融合后,节点链接概率将大幅上升;该研究所建成长型社交网络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与真实社交网络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关键词:
空间要素 随机图 社交网络 网络重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牛艳霞 张耀坤 黄磊
为了深入理解影响用户使用学术社交网络的显著因素,文章基于技术采纳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构建了学术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269位用户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影响、信息质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但感知风险和服务质量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此外,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泰晔 马翠嫦
[目的/意义]厘清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是对协同创新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方法/过程]文章以101家生物科技研发机构的共有专利数据为例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并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这个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协同创新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网络中的边、交互三角形等结构对整个网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网络节点的研发能力和同质性也能显著影响网络的形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润辉 季泽
聚焦探讨不同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基于2004—2021年华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据,构建发明者合作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行动者属性和内生结构效应对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发明者合作网络是稀疏网络,呈现星形结构和闭合三角形结构共存的网络结构模式;发明者协同创新能力抑制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但发明者合作伙伴多样性和合作深度均促进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且具有相同水平合作伙伴多样性或合作深度的发明者之间更容易建立合作关系;发明者倾向于与处于中心位置的发明者建立合作关系以及与具有共同合作伙伴的直接合作伙伴建立新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乐 刘孟飞
本文以31省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绩效表现,综合分析其具体的演变过程与趋势,并实证检验了网络融合、区域经济环境差异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电信业市场绩效整体偏低且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从演变趋势来看,不同地区电信业的市场绩效都是趋于改善的;在本文所考虑的三个模型中,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区域经济环境因素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规制改革措施的绩效影响方向则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网络融合 电信业 市场绩效 SFA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中君 韩中亚
提出并验证了融合两阶段过程模型和改进Bass模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上产品信息扩散模型。考虑用户转发动机构建产品信息扩散两阶段过程模型;考虑用户兴趣衰减效应改进Bass模型;融合这两个模型,考虑产品信息发布者明星效应、产品信息质量对产品信息扩散的影响,提出了产品信息扩散模型。以2019年11~12月新浪电影发布的电影预告片转发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并与Bass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户转发动机和用户兴趣衰减效应对产品信息扩散均有显著影响,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均优于Bass模型。所提模型可用于存在不同转发动机及具有衰减效应的其他信息转发量预测,尤其适合于在产品信息投放前期和早期对转发量的预测,是对信息扩散模型的补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传璐 覃成林
省际贸易对于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省际贸易网络的研究却很薄弱。本文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基于2015年省际铁路货运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际贸易的网络特征,并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了省际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际贸易网络覆盖范围广且层次分化明显,省际贸易流向及规模不平衡;在省际贸易网络中,已形成了华北及东北子网络、华东及华中子网络、华南及西南子网络、西北子网络;各省区市的省内贸易、煤炭生产量、四大区域战略、各省区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省际贸易网络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积极影响因素,控制消极影响因素,促进省际贸易网络发展,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省际贸易 贸易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高辉 徐元 梁梦丽 胡守敏
本文界定了基于情境的信息融合的内涵,探索基于情境的信息融合的处理过程,构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基于情境的信息融合模型。该模型汇集与用户决策相关的多源情境信息,进行基于情境数据的情境建模,利用黑板结构智能调度情境知识和先验模型,寻求最优融合策略完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融合决策处理,以期完成复杂问题的决策求解。
关键词:
情境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模型 黑板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苗红 赵润博 黄鲁成 吴菲菲 娄岩
从技术角度选取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和技术交叉融合强度4个驱动因素,采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对技术融合度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以工程领域BIM技术为实证对象,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广度对于技术融合度的驱动程度最大;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3项为正向驱动,而技术融合交叉强度为双向驱动;在驱动因素作用下,BIM专利在2012年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专利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该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志斌
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与神经网络(NN)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ARIMA融合NN的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充分发挥两种模型在线性空间和非线性空间的预测优势,即将汇率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分解为线性自相关主体和非线性残差两部分,首先用ARI-MA模型预测序列的线性主体,然后用NN模型对其非线性残差进行估计,最终合成为整个序列的预测结果。通过对三种人民币汇率序列的仿真实验表明,融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包括随机游走模型在内的单一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从而证实了融合模型用于汇率预测的有效性。这一结果也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并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设,可以通过模型对汇...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高飞 李明
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促使网络舆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与演化。为科学有效地对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在详细分析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自身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的移动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并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该事件的预警等级为"特别严重,Ⅰ级",这与专家对该事件预警等级的定性相吻合,从而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燕方 周晓英
[目的/意义]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生成门槛低,周期性强,危害影响深远,是网络健康谣言识别与治理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突破口。[方法/过程]借助深度语义表征和聚合方法,探索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文本内容的六要素特征;通过结合网络健康谣言的分布式语义特征预训练模型,构建包括六个类别、6287个词汇的网络健康谣言文本内容要素词库;在将健康谣言标题特征、内容文本六要素特征以及主体内容文本特征进行统一的向量空间表示与融合后,构建面向多源文本特征融合的网络健康谣言识别模型。[结果/结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已有的对照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文本特征融合模型使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识别的准确率有较好的提升,且丰富的可拓展健康谣言要素词库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好的资源支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韩国圣 李辉 Alan Lew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Tobit回归模型,以六安市为案例地,探讨了成长型旅游地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和分区优化措施。研究发现:(1)六安市整体技术效率高的饭店具有空间集聚分布的特点;饭店纯粹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规模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中心向外围逐步扩散的特征;星级饭店总体上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空间上具有分散分布的特征;(2)影响饭店经营效率的微观因素有接待人数、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建筑面积、平均房价、客房数;宏观因素有事业单位数、企业单位数、职工人数、职工平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研 金慧贞 李东进
在社交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利用口碑进行产品或品牌宣传。然而,如何促进消费者主动传播口碑是很多企业的困惑。本研究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中消费者真实口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社交网络情境下消费者口碑生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在理论模型中,促进口碑生成的客观因素包括特定消费情境(情感性、初始性、稀缺性和过程性)和特定产品/服务属性(趣味性、独特性、昂贵性和情感性)。促进口碑生成的主观因素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对单一属性的认可/满意和对整体的认可/满意)和积极情绪(积极自我意识情绪、高唤起积极情绪和中等唤起积极情绪)。客观因素可能直接促进口碑的生成,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主观因素进而促进口碑生成。此外,很多时候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促进口碑的生成。
关键词:
口碑生成 扎根理论 社交网络 积极情绪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莫富传 张晓娟 冯翠翠
[目的/意义]在促进政府开放数据融合性增值利用的政策背景下,明晰多源异构政府开放数据建立协同关系的驱动因素和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为推动政府开放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共享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建立解释框架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政府开放数据协同关系网络的形成,并基于山东省政府开放数据创新应用成果的数据来源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发现]政府开放数据协同关系网络呈现显著的集聚性传递性结构特征,具有高数据量、更新频率、下载量、浏览量和相同领域、行政区域、更新频率与开放等级的政府开放数据更有可能建立协同关系,数据项关系网络和提供者关系网络则在政府开放数据协同关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跨网络效应。[创新/价值]应用社会网络定量方法对政府开放数据协同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把握多源异构的政府开放数据协同供给和融合性增值利用的潜在机制,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