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9)
- 2023(17457)
- 2022(15216)
- 2021(14062)
- 2020(12017)
- 2019(27665)
- 2018(27337)
- 2017(52904)
- 2016(28765)
- 2015(32605)
- 2014(32830)
- 2013(32434)
- 2012(29960)
- 2011(27230)
- 2010(27239)
- 2009(25164)
- 2008(24438)
- 2007(21718)
- 2006(18849)
- 2005(16533)
- 学科
- 济(133749)
- 经济(133624)
- 管理(81815)
- 业(76239)
- 企(62693)
- 企业(62693)
- 方法(58720)
- 数学(51499)
- 数学方法(50867)
- 农(32170)
- 中国(30720)
- 财(29520)
- 地方(29406)
- 学(28571)
- 业经(26680)
- 农业(21769)
- 贸(21339)
- 贸易(21330)
- 易(20581)
- 制(20506)
- 环境(19233)
- 理论(19197)
- 和(19152)
- 务(18526)
- 财务(18445)
- 财务管理(18401)
- 企业财务(17397)
- 技术(17044)
- 地方经济(16727)
- 银(16686)
- 机构
- 大学(418538)
- 学院(417796)
- 济(172341)
- 经济(168638)
- 管理(164297)
- 理学(142827)
- 理学院(141193)
- 研究(140481)
- 管理学(138540)
- 管理学院(137801)
- 中国(102755)
- 科学(88950)
- 京(88182)
- 财(75401)
- 所(71346)
- 农(68554)
- 研究所(65311)
- 中心(63798)
- 业大(63511)
- 财经(61371)
- 江(60942)
- 经(55574)
- 北京(55356)
- 范(54916)
- 师范(54398)
- 农业(53802)
- 经济学(52351)
- 院(51035)
- 州(48950)
- 经济学院(47035)
- 基金
- 项目(286428)
- 科学(224631)
- 基金(207602)
- 研究(205914)
- 家(181229)
- 国家(179785)
- 科学基金(154205)
- 社会(129452)
- 社会科(122660)
- 社会科学(122627)
- 省(112357)
- 基金项目(110627)
- 自然(101596)
- 自然科(99185)
- 自然科学(99159)
- 自然科学基金(97359)
- 教育(94829)
- 划(94399)
- 资助(86066)
- 编号(83786)
- 成果(67075)
- 重点(64123)
- 部(62732)
- 发(61320)
- 创(58485)
- 课题(57560)
- 科研(55140)
- 创新(54667)
- 教育部(53515)
- 大学(53200)
- 期刊
- 济(188289)
- 经济(188289)
- 研究(120226)
- 中国(72399)
- 学报(67005)
- 科学(61416)
- 农(61241)
- 管理(58006)
- 财(57450)
- 大学(50145)
- 学学(47523)
- 农业(42196)
- 教育(40744)
- 技术(37411)
- 融(32192)
- 金融(32192)
- 经济研究(30436)
- 业经(29998)
- 财经(29754)
- 经(25451)
- 问题(24509)
- 统计(23432)
- 技术经济(21883)
- 业(21184)
- 图书(20559)
- 策(20305)
- 理论(19599)
- 版(19389)
- 资源(19346)
- 科技(19194)
共检索到601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家强 董琳瑛 汪景宽 李双异
以辽宁省44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2008年各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平均水平及发展速度3项指标值的定量计算,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表明: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平均水平和发展速度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县域经济差异空间聚集显著;Moran散点图显示多数县域位于第一、三象限内,LL型较多,非典型县域数量较少,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实力和平均水平两个分析指标的局部自相关性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南部—中部—北部"逐级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速度呈现出两个热点区,分别为西部和中北部地区。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县域经济 空间差异 辽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鑫星 宫少颖 吴永兴
以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多指标因子分析、频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行空间差异的分析和解释。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得分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说明得分较低的县(市)占据多数,岱山的经济实力名列第一位。将全省县域划分为8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中欠发达型县域最多,约占48%;从大区域的分布来看,浙东北的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以稳定的和上升的发达型为主,金丽衢地区则以上升的欠发达型为主,温台沿海稳定的欠发达型占多数;各县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全省经济格局从西南向东北呈现"3+1"的空间格局;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空间差异 县域经济 空间统计分析 浙江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岩 翟印礼
辽宁省县域经济在近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为实现辽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支持,也为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辽宁省县域经济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并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并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差异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涂玮 吴丽敏
以安徽省各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格空间插值、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结合ArcGIS9.3及GeoDA软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自2002年开始出现微弱的空间集聚态势,人均GDP自西向东有逐渐增加,从北向南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HH区主要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个别县域,LL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LH区与HL区大部分交错分布在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地区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西北地区逐渐沦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洼地"。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北地区,热点地区分布在皖中及中部偏东地区。空间变异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中心地区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总体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区域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发展政策、中心城市发展状况是引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本文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低迷状况的问题分析入手,认为区域性特有的二元结构和制度供给是县域经济水平差异的深刻原因。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低迷状况在于体制转换的偏移、市场化的偏移、产业关联的偏移和城镇化的偏移。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于激活体制、消除二元结构、推行省管县行政体制和全面建设新农村。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二元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家强 张洋 郭宝荣
通过建立以农用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水事务支出为投入因素、以粮食总产量、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为产出因素的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3年辽宁省县域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根据研究区农用地利用效率的DEA有效值、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县域农用地利用的DEA有效值以及差异性。
关键词:
DEA 农用地 利用效率 辽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志丹
采用2007-2010年的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对县域经济影响显著,县城科学支出、县域专业技术人才数、县域工业化程度、县域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县域粮食产量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随机效应 辽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桂红 张艳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经济总量上看,全省77.6%的人口和97.9%的土地都在县域,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1%,全省的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2003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4.5%,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8%,县域为全省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鑫 许文娟
本文依据辽宁省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原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类、比较和研究,更准确地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定位,为制定辽宁县城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东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针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洪桂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鸿凯 吕杰
近几年来,辽宁省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契机,不断优化全省县域经济结构,使得我省县域经济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省和谐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兵 王美昌
基于2001—2008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相关数据,首先使用人均GDP标准差系数和变异系数考察其县域经济增长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和估算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最后,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指标进行了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8年县域经济增长差异快速拉大;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二元结构、空间集聚性与异质性、中心—外围模式特征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世亮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