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8)
2023(13352)
2022(11288)
2021(10369)
2020(8925)
2019(20465)
2018(19987)
2017(38127)
2016(20573)
2015(23111)
2014(23104)
2013(22839)
2012(21202)
2011(19200)
2010(19132)
2009(17688)
2008(17134)
2007(15285)
2006(13100)
2005(11574)
作者
(59904)
(50620)
(50218)
(48088)
(31840)
(24229)
(22929)
(19809)
(19110)
(17696)
(17151)
(16833)
(15956)
(15852)
(15812)
(15526)
(15255)
(15045)
(14455)
(14433)
(12485)
(12419)
(12165)
(11581)
(11565)
(11272)
(11037)
(10694)
(10288)
(9888)
学科
(105885)
经济(105796)
管理(57815)
(53226)
方法(45251)
(43351)
企业(43351)
数学(40597)
数学方法(40133)
中国(23166)
地方(23030)
(22649)
(22163)
(21730)
业经(19366)
(15742)
贸易(15735)
农业(15274)
(15166)
(14999)
环境(14390)
地方经济(14374)
(13719)
(13648)
财务(13602)
财务管理(13569)
理论(13371)
企业财务(12860)
(12661)
金融(12658)
机构
大学(301158)
学院(300318)
(133210)
经济(130622)
管理(116201)
研究(101440)
理学(100600)
理学院(99475)
管理学(97742)
管理学院(97175)
中国(74180)
科学(61943)
(61815)
(57571)
(50743)
(49058)
中心(46944)
财经(46867)
研究所(46346)
业大(44524)
(44133)
(42530)
经济学(42505)
农业(38754)
(38621)
经济学院(38240)
师范(38216)
北京(38115)
(36341)
财经大学(34817)
基金
项目(204061)
科学(161504)
基金(150334)
研究(145303)
(131541)
国家(130536)
科学基金(112590)
社会(94862)
社会科(90163)
社会科学(90139)
基金项目(79905)
(79505)
自然(73306)
自然科(71650)
自然科学(71625)
自然科学基金(70324)
教育(67211)
(66871)
资助(61449)
编号(57118)
重点(46273)
(45592)
成果(45110)
(44390)
(42141)
国家社会(40164)
科研(39634)
创新(39566)
教育部(39295)
课题(38991)
期刊
(144440)
经济(144440)
研究(86341)
中国(51429)
学报(47057)
(45774)
科学(43055)
(42986)
管理(41682)
大学(35350)
学学(33632)
农业(29098)
技术(27719)
教育(25300)
经济研究(24230)
财经(23810)
(23741)
金融(23741)
业经(21285)
(20586)
问题(19154)
统计(16869)
技术经济(16840)
(15670)
(14941)
(14501)
(13877)
商业(13754)
理论(13658)
决策(13626)
共检索到43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珂  
作为影响经济集聚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加速经济要素流通;还可以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合理化。文章在全面了解经济集聚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并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红  张婷  
研究边境省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和"邻边区位优势",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云南与广西2004-2013年地州市面板数据,构建纳入邻边区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与出边距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边境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作用;特别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周边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负溢出效应;出边距离对边境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边境区的"邻边区位优势"尚不凸显,往国内核心市场集聚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提高内向开放度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晨  刘军  郑义  
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经济、人力资本以及FDI等要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产业集聚影响因子,诸如运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洲际区位)、规模经济、人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得到验证,同时我们发现FDI也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文中  
基础设施存量很难代表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味地以基础设施投资来比较各地基础设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论的科学性。特别是在中国各级政府偏好固定资产投资的背景下,应该引入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这一核心概念。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源于一些文献对政府行政效率的估计,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变量,清晰地将对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评估"嫁接"到关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估计上。以此为基础,采用DEA分析中国各省2001~2008年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继而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GDP、FDI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永民  
本文综合采用因素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环保这三类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越大,工农业人均产出、城乡生活水平以及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差距就会越大,并且农民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越少。除此之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本地区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相邻地区的工农业人均产出差距就越小。这说明,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会导致相邻地区的农产品涌入本地市场,从而有利于相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利于本地农业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希果  刘培森  
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面板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2011年我国省际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并探讨二者与制造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城市化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具有倒N型关系,城市化对制造业集聚的拥挤效用比促进作用会更早地出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N型关系;银行业集中度、对外开放度与信息化对制造业集聚均具有显著作用;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师俊国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制约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而且对实现一国的社会目标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至关重要。基础设施结构合理,便能充分利用一国的禀赋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和禀赋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最优基础设施结构原理,加上基本国情、经济安全、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约束条件,可得到一个确定最优基础设施结构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引入到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模型中,对2006年制造业在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投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与交通基础设施存量都存在局部集聚,且二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  周浩  
文章利用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经济意义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地通过经济联系发生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的空间溢出大于对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基于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大于基于市场规模的空间溢出。此外,我国铁路溢出效应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而公路溢出效应则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时间距离的缩短加强了空间溢出效应;投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其中投资、对外贸易和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而劳动力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