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6)
2023(12777)
2022(10714)
2021(9860)
2020(8155)
2019(18594)
2018(18050)
2017(35234)
2016(18284)
2015(20314)
2014(19820)
2013(19280)
2012(17335)
2011(15614)
2010(15439)
2009(14121)
2008(13351)
2007(11341)
2006(9732)
2005(7712)
作者
(48864)
(41597)
(41005)
(39240)
(25999)
(19888)
(18589)
(16041)
(15791)
(14303)
(14067)
(13891)
(12944)
(12775)
(12601)
(12398)
(12006)
(11913)
(11660)
(11621)
(9921)
(9903)
(9848)
(9427)
(9386)
(9304)
(8776)
(8660)
(8228)
(8144)
学科
(85110)
经济(85032)
(52395)
管理(52379)
方法(42533)
数学(39043)
数学方法(38657)
(38602)
企业(38602)
(32322)
农业(21769)
中国(20670)
(19897)
业经(19302)
地方(17666)
环境(15103)
(14258)
(13187)
贸易(13184)
(12976)
(12740)
(12559)
(11791)
财务(11761)
财务管理(11730)
(11280)
企业财务(11230)
(11004)
金融(11001)
技术(10739)
机构
学院(257690)
大学(254330)
(110130)
经济(108096)
管理(104379)
理学(92508)
理学院(91540)
管理学(89993)
管理学院(89526)
研究(79936)
中国(59426)
(50427)
(47833)
科学(47249)
(42041)
财经(39852)
中心(38600)
业大(37811)
(36652)
(36618)
(35993)
经济学(35066)
(34038)
师范(33767)
研究所(33622)
经济学院(32000)
农业(31339)
北京(30315)
财经大学(29895)
(29529)
基金
项目(187271)
科学(151295)
基金(140555)
研究(137182)
(121408)
国家(120408)
科学基金(106228)
社会(92886)
社会科(88098)
社会科学(88083)
基金项目(75384)
(72447)
自然(67560)
自然科(66009)
自然科学(65996)
自然科学基金(64822)
教育(62975)
(60263)
资助(56145)
编号(54080)
(42076)
重点(41637)
成果(40780)
(40441)
国家社会(39676)
(38959)
教育部(37031)
人文(36801)
创新(36372)
课题(36214)
期刊
(115658)
经济(115658)
研究(69073)
(42334)
中国(41877)
科学(36153)
学报(35975)
(34981)
管理(34785)
大学(29354)
农业(28386)
学学(28234)
业经(22727)
(21686)
金融(21686)
技术(21429)
教育(20955)
财经(19188)
经济研究(18168)
(16397)
问题(15824)
统计(13419)
资源(13040)
(12878)
(12450)
(12447)
技术经济(12114)
商业(12044)
科技(11076)
决策(11066)
共检索到35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凯  阳建强  
景观系统的多元生态化表达是乡村振兴的目标,面临经济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其复兴建构路径是一种复合约束条件下多种景观主体的组合过程。从乡村景观异化程序入手,揭示乡村空间生产一景观生态的辩证同构关系,提出"内发驱动型"是乡村空间生产的革新价值范式。试图提供一个包括物理景观、社会景观、自然景观三个分支的乡村景观新秩序,结合五花城堡村提出一条乡村景观建构的可能路径,通过不同景观表征验证多元生态理念在空间生产中的过程性融入,并提出景观系统的耦合机制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 星  唐晓岚  叶海跃  王军围  刘 澜  
传统乡村景观人文与生态系统交织,时空演进因素复杂,其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推导是对其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借助在物质流动和景观过程模拟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源汇"理论和方法,解析传统乡村地域中的"源"与"汇",提出基于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策略和实施路径,为传统村镇的规划编制和数字化管理提供空间分析方法与决策支持,以期探索一条兼顾人文、生态景观保护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景观可持续利用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微  
基于荷兰福尔曼和戈德罗恩的以斑块、廊道和基质作为景观结构要素的研究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阐述荷兰传统村镇景观格局特征及发展过程。宏观尺度(省域)是基于土地原有格局发展的农业景观宏观格局,中观尺度(小流域)是沿水系廊道发展的景观格局,而微观尺度(村落)则是保持传统村落结构发展的景观格局。研究可为中国在村落改造、乡土遗产景观网络构建以及生态网络保护建设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采用"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建构一种功能导向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模式识别方法,并以厦门市灌口镇为典型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乡村聚落"居住场势"分量地域特征差异明显,近郊型村落生产分量和生活分量明显高于远郊型村落,中心村落生活分量和生产分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灌口镇乡村聚落景观划分为4种空间重构模式区,分别为Ⅰ类生态涵养式重构模式、Ⅱ类乡村社区化重构模式、Ⅲ类乡村产业化重构模式和Ⅳ类生态约束发展型重构模式,且不同的重构阶段,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差异显著。研究认为,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功能导向与资源禀赋,可为乡村景观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采用"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建构一种功能导向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模式识别方法,并以厦门市灌口镇为典型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乡村聚落"居住场势"分量地域特征差异明显,近郊型村落生产分量和生活分量明显高于远郊型村落,中心村落生活分量和生产分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灌口镇乡村聚落景观划分为4种空间重构模式区,分别为Ⅰ类生态涵养式重构模式、Ⅱ类乡村社区化重构模式、Ⅲ类乡村产业化重构模式和Ⅳ类生态约束发展型重构模式,且不同的重构阶段,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差异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连泽峰  张甜甜  
摆脱二元思维定势,运用三元辩证思维重新认识景观空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景观空间生产的现象、过程以及内在原因。首先介绍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缘起、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再现的空间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空间三元辩证法下三种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思维方式和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的作用。通过阐述空间生产的概念来解析其内在机制。运用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空间生产进行三元解构,结合景观专业理论详细论述了景观空间实践、景观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的景观空间的具体内容,并且强调在当下中国城镇发展转型期中,必须通过对景观解构的研究来更有效地将景观作为一种空间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  李斌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乡村生态教育。在空间生产理论的生态观指导下,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对典型案例J村的生态教育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空间实践表现为教育内容与乡村现实的内在统一,空间表象的形成得益于教育目标对乡村生态的抽象规约,而教育方式与村民状态的动态平衡促成了表征空间与空间表象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由此,乡村生态教育可以建构出到田野中挖掘教育内容、从需要中筛选教育目标、在交流中探索教育方式的三元路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珊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迅速兴起,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特色旅游村镇不断被开发,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了动人优美的旅游环境。但在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特色旅游村镇景观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促进特色旅游村镇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琦   姚江春   朱竑   姜浩   步兵  
乡村性是乡村生态、生产、生活景观的综合呈现,是构建乡村地方文化特质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面。乡村文化景观作为特定乡村地域的文化景观类型成为乡村性的重要体现,其中的农民画作为极具乡村文化特质的地方性文化产品,是体现乡村性的地方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图形解构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实地调研广东惠州龙门农民画,分析其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缘起与生产历程,如何成为承载地方集体记忆的载体和文化标志,从自然环境、聚落环境、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表现了乡村面貌;但在过去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农民画正在从乡村地区逐渐退出,乡村性建构面临挑战。未来,要充分挖掘农民画的文化景观价值,加强对农民画的要素提炼、政策扶持和场景再造,促进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乡村特色生活方式的延续和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推动乡村性的重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松龄  白凡  
2010年"中消协"的年主题是"消费与服务",这一主题就是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谐。3月13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佳  王雷  
本文从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管理环境和美感效果4个方面,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化程度,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多样化等共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为乡村景观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健  刘玉  
集镇空间规划,是政府对乡村与集镇土地资源利用和景观重构实施干预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乡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地理学者积极关注和广泛参与的实践领域。以苏中、苏北的10个样本集镇为例,对江苏中小型集镇空间规划的实践进行理论梳理。从典型案例分析来看,中小型集镇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空间规划的对应思路,应强调集聚式、团聚状形态,妥善处理好集镇与过境公路和对外交通的关系,强调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发展促建设,使规划起到既能指导集镇建设又能寻求集镇发展突破口的作用。具体而言,在集镇的规模预测、性质定位与主导产业选择,路网结构和过境公路与集镇空间形态规划的关系,以及促使集镇功能结构合理布局与景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小舟  
人文地域风情是乡村文化的特色,是乡村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于乡村的建筑中,还体现于景观或景观的空间之中,例如景观空间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地域精神象征性的构筑物进行装饰、点缀,甚至成为空间的标志物,再如利用院落空间的营造去突显出人文地域风情的乡村景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若彤  
<正>乡村景观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指根植于乡土的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土地利用水平不高、村落空间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就要求我们提早规划乡村景观,将传统园林技艺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还乡村景观于“宛若天成”。基于此,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重焕生机:以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书尝试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