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9)
- 2023(10883)
- 2022(9194)
- 2021(8855)
- 2020(7247)
- 2019(16655)
- 2018(16027)
- 2017(31114)
- 2016(16066)
- 2015(17943)
- 2014(17082)
- 2013(16442)
- 2012(14566)
- 2011(12692)
- 2010(11848)
- 2009(10201)
- 2008(9227)
- 2007(7155)
- 2006(5701)
- 2005(4309)
- 学科
- 济(63295)
- 经济(63229)
- 管理(43034)
- 业(41918)
- 企(32337)
- 企业(32337)
- 方法(30487)
- 数学(27707)
- 数学方法(27328)
- 农(19518)
- 地方(16044)
- 中国(15036)
- 财(15029)
- 业经(13932)
- 农业(13694)
- 贸(11771)
- 贸易(11762)
- 易(11396)
- 环境(10453)
- 学(10286)
- 技术(9664)
- 务(9575)
- 财务(9543)
- 财务管理(9525)
- 和(9021)
- 企业财务(8913)
- 制(8676)
- 理论(8652)
- 划(8224)
- 地方经济(7602)
- 机构
- 学院(206630)
- 大学(204290)
- 管理(84664)
- 济(84607)
- 经济(83007)
- 理学(75032)
- 理学院(74203)
- 管理学(72899)
- 管理学院(72515)
- 研究(62786)
- 中国(46265)
- 京(40706)
- 科学(38236)
- 财(35815)
- 中心(31514)
- 业大(30418)
- 财经(30254)
- 农(30076)
- 范(28231)
- 江(28000)
- 师范(27999)
- 经(27776)
- 所(27555)
- 经济学(26539)
- 研究所(25629)
- 经济学院(24271)
- 院(24087)
- 北京(23926)
- 农业(23289)
- 经济管理(23122)
- 基金
- 项目(158344)
- 科学(127424)
- 研究(117489)
- 基金(117424)
- 家(101950)
- 国家(101124)
- 科学基金(89144)
- 社会(77244)
- 社会科(73317)
- 社会科学(73304)
- 基金项目(63849)
- 省(61636)
- 自然(57537)
- 自然科(56177)
- 自然科学(56165)
- 自然科学基金(55121)
- 教育(53882)
- 划(51875)
- 编号(47267)
- 资助(45421)
- 重点(35276)
- 成果(35111)
- 部(35082)
- 发(34700)
- 创(33988)
- 国家社会(32943)
- 创新(31766)
- 课题(31060)
- 教育部(30862)
- 人文(30805)
共检索到27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蔡天抒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苑 邓峰
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田丰 李锦生 王金平 张彧
产权是影响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因素,历史街区普遍存在复杂的产权结构。按照制度经济学“产权—激励—行为”理论框架,分析产权对历史街区保护资金的影响,发现政府资金注重风险防控,私人资金偏好资产增值的一般规律。以祁县昭馀古城为例,政府资金投向与遗产价值不完全匹配,私产房屋的保护投资需求不足,混合产权房屋兼具二者问题。提出建设完整古城社区,打破政府部门条块分割、按照遗产价值统筹安排保护资金,构建适合古城属性的产权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
产权 历史街区 资金 昭馀古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洁 李欣鹏 薛靖裕 李锦生
伴随着旅游文化消费的兴起,通过商业开发改善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品质和整体空间活力,已是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北院门历史街区核心区人群活动的热力值、热区占比分析,发现了餐饮业在该区域占主导地位,而历史遗产则处于衰败的现状。同时,结合对原住居民的调查访谈,认为北院门历史街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且对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提出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商业开发,应当以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前提的观点,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海洁 王雪洋
本研究作为一项社会学质性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以靖宇街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对老道外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梳理并前往街区实地走访观察,发现正在进行中的道外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实质是一场以破坏历史建筑、迁走原住居民为代价的商业开发;在此基础上对街区改造中的各方展开深入访谈,探寻这场利益纠葛中文化之殇的原委,并推而广之,挖掘我国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改造工程走入误区的根源,最后提出如何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明确政府角色,处理好安居工程与历史街区改造的矛盾关系,并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彪
面对当前的城市拆迁改造,以即将改造的西安"回坊"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回族历史街区如何定位,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适应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保护与改造、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探讨了回族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关键词:
西安“回坊” 历史街区 城市拆迁 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巍 何依
绕开街区保护的原真性问题争论,历史建筑的去留争论,以及商业化等争论,从街区衰败的历史性问题出发,提出"简装修"的保护更新原则。从物质环境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历史街区"简装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总结历史街区"简装修"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简装修” 落脚城市 邻里修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妍 徐永战 陆磊
如何保护历史街区形态,延续城市记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南通寺街—西南营片区为例,首先针对街区中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问卷调研,发现街区中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传统街区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街区形态再生为目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接下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再生策略,如社区参与策划、人性化设计、功能多样性、街区文化网络等,使街区形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开放空间形态 再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敏 汤虞秋 陶卓民
以青果巷历史街区为案例,通过认知地图法研究居民的集体记忆。研究结果表明青果巷历史街区的空间感应发展阶段为成长阶段。青果巷历史街区意象空间的构成要素中,道路、边缘、节点的熟悉程度体现了记忆的当下性和动态性;区域、标志的熟悉程度体现了记忆的连续性。最后青果巷历史街区居民集体记忆的影响因素中主观因素"拥有青果巷的生活经历"、客观因素"主干道附近的建筑/事物"、中介因素"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了解青果巷历史街区"对居民的集体记忆影响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冬 王泽烨
以哈尔滨市花园街区为例,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多重价值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寻求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与挖掘街区经济价值相结合的重要性。论文提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历史街区可以重新为社会所用,既传承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又可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凤阳 王子强
以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图式的角度,总结苏州地区视觉图式要素,探讨其在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中的运用。区别于常见的三大景观空间类型,本文提出图式视角下节点景观空间、街巷景观空间、整体景观空间和景观意境空间四大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类型,并通过传统图式符号景观化方法的总结,分别对四大景观空间的组织进行讨论,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视觉图式 历史街区 景观空间组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云兰
概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的立法、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及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将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保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空间句法的旧城中心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为例
旧石材再利用研究——以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改造为例
基于街区空间的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分布关系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于记忆诠释的公共空间营造——以于城粮站街区改造设计为例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街区可持续整体保护方法探索——以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居民满意度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公众视角下旧城改造规划实施后的综合评估——以南京市门东历史街区为例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的中国开发区转型困境分析——以漳州开发区为例
社会冲突、利益博弈与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以广州市恩宁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