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4)
- 2023(18781)
- 2022(15564)
- 2021(14607)
- 2020(12104)
- 2019(28182)
- 2018(27609)
- 2017(52188)
- 2016(27901)
- 2015(31676)
- 2014(31418)
- 2013(31131)
- 2012(28984)
- 2011(26376)
- 2010(26101)
- 2009(23971)
- 2008(23640)
- 2007(20666)
- 2006(18057)
- 2005(16389)
- 学科
- 济(124018)
- 经济(123899)
- 管理(74465)
- 业(72946)
- 企(56533)
- 企业(56533)
- 方法(51039)
- 数学(44581)
- 数学方法(44052)
- 中国(36565)
- 农(35627)
- 地方(30580)
- 财(27931)
- 业经(27493)
- 贸(24545)
- 贸易(24527)
- 学(24365)
- 农业(24253)
- 易(23753)
- 制(21473)
- 银(19161)
- 银行(19130)
- 环境(19103)
- 融(18848)
- 金融(18845)
- 行(18428)
- 和(18357)
- 理论(18002)
- 技术(17073)
- 发(16800)
- 机构
- 学院(396723)
- 大学(396099)
- 济(168686)
- 经济(165304)
- 管理(149823)
- 研究(140317)
- 理学(128492)
- 理学院(126918)
- 管理学(124773)
- 管理学院(124001)
- 中国(107461)
- 京(84853)
- 科学(84576)
- 财(75470)
- 所(70292)
- 农(65914)
- 中心(64758)
- 研究所(63902)
- 财经(59988)
- 江(59291)
- 业大(56789)
- 范(54934)
- 经(54519)
- 师范(54429)
- 北京(53856)
- 经济学(52607)
- 农业(51417)
- 院(50840)
- 州(49034)
- 经济学院(47356)
- 基金
- 项目(265186)
- 科学(209542)
- 研究(195441)
- 基金(192670)
- 家(168104)
- 国家(166687)
- 科学基金(142828)
- 社会(125488)
- 社会科(118885)
- 社会科学(118859)
- 省(102777)
- 基金项目(101644)
- 自然(90572)
- 教育(89380)
- 自然科(88431)
- 自然科学(88406)
- 划(87105)
- 自然科学基金(86795)
- 编号(79007)
- 资助(78421)
- 成果(64000)
- 发(61585)
- 重点(60257)
- 部(59011)
- 创(55198)
- 课题(55051)
- 国家社会(52740)
- 创新(51671)
- 科研(50667)
- 教育部(50655)
- 期刊
- 济(188004)
- 经济(188004)
- 研究(119123)
- 中国(80356)
- 农(60649)
- 学报(59480)
- 财(57944)
- 科学(56978)
- 管理(54425)
- 大学(45408)
- 教育(43922)
- 学学(42481)
- 农业(41747)
- 融(37421)
- 金融(37421)
- 技术(35355)
- 业经(30943)
- 经济研究(30811)
- 财经(29273)
- 经(25311)
- 问题(25240)
- 业(23527)
- 贸(21227)
- 技术经济(19558)
- 资源(19461)
- 图书(19424)
- 世界(19113)
- 版(18546)
- 统计(18469)
- 国际(18207)
共检索到59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朝钦 宋琴 杨奉海 杨国永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但在后开发区时代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转型渐呈疲态。以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权力—资本—空间”辩证关系与漳州开发区30年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活动结合,构建“权利(资本)—利益主体—空间”辩证逻辑框架,以分析漳州开发区发展转型困境。研究发现,开发区从发展初期到转型期对开发区空间的定位从“工业空间”转向“综合性新城区空间”,价值定位的升级与“政企合一”管理体制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价值空间膨胀”与“权力相对萎缩”之间的矛盾。因此,需重新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寻找破解开发区转型困境的方法,包括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利用市场“规训”权力以及消除行政空间壁垒。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价值 政企合一 管理体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琪龙 郭旭 李广斌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关键词:
乡村空间转型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师安隆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演化 兰州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宏婷
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孤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借鉴国家级开发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此类开发区转型普遍适用的四大策略,从而使其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 新城 转型 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事关我国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论文通过对长三角相关开发区空间结构的广泛调研,特别是对南京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全面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典型分析。论文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使用进行了界定,对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开发区空间配置的综合化特征与开发区空间使用的"断裂化"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论文分析了造成上述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特征的原因,并提出开发区应该按照新城市空间的功能要求,加强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使用的融合,形成有机协调的内在空间关系。
关键词:
开发区 空间利用 城市功能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以地下空间开发为视角,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法研究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方式。从工程技术和技术经济的角度验证了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认为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是产权归属不清、产权定价无据及缺乏规划编制;应从确权、定价、规划、融资、财税等方面着手加快促进开发区地下空间的开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鹏程 方慧芬 陈江龙 蒋伟萱
改革开发以来开发区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与增速方面效果显著,而在如今转型增效背景下实现由全要素生产率支撑的增长模式是开发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园区企业生产效率也已成为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途径。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采用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了南京、苏州两市开发区内企业集聚现状与生产率水平,并对其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市开发区内已形成企业集聚与产业集中,企业园区集聚特征显著,集聚态势日益强化,区内产业集聚已具相当规模;(2)开发区内企业具备一定生产率优势,开发区优势主要体现为低效率企业较少与高效率企业数量的增多,且不同特征开发区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存在差异。以期为提升区内企业生产率水平、促进园区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开发区 工业企业 空间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东峰 史永亮
以天津泰达为例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的一些沿海开发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风险-社会失衡-空间隔离-发展鸿沟-区域失控”等诸多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就其战略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沿海 开发区 泰达 困境 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杰 宋丹 刘兆顺 窦森
从集约评价的角度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不仅可以掌握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管理及规划等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对推进吉林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中部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开发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长春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已达到最优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有效性较好,而吉林市和四平市均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2)有国家级开发区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邱士可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重构,开发区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的转型与发展、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的空间重构,然后重点论述了开发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4点原则性措施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开发区空间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
转型 空间结构 开发区 北京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章建豪 王兴平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区产业空间的布局现状与存在问题,建立一个基于多因子的评价体系,并剖析其对传统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的影响。同时,通过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探讨,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伟
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开放格局。在这种大开放格局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近年来,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兴起了一股“开发区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伟
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开放格局。在这种大开放格局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近年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