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95)
2023(22129)
2022(18724)
2021(17468)
2020(14588)
2019(33610)
2018(33053)
2017(62533)
2016(33828)
2015(37932)
2014(37673)
2013(36930)
2012(34226)
2011(30992)
2010(31237)
2009(28519)
2008(27747)
2007(24487)
2006(21603)
2005(19340)
作者
(96939)
(80913)
(80351)
(76400)
(51569)
(38734)
(36568)
(31600)
(30771)
(28950)
(27474)
(27420)
(25793)
(25736)
(25045)
(24886)
(24028)
(23561)
(23339)
(23253)
(20238)
(19913)
(19665)
(18451)
(18127)
(18027)
(17841)
(17693)
(16248)
(16020)
学科
(142475)
经济(142339)
管理(96890)
(93694)
(75843)
企业(75843)
方法(63027)
数学(54825)
数学方法(54001)
中国(42233)
(38772)
(32359)
地方(32186)
业经(31906)
(29047)
农业(26707)
技术(26447)
(26362)
贸易(26342)
(25523)
(24959)
理论(23430)
(22483)
银行(22435)
环境(21830)
(21787)
金融(21783)
(21547)
(21487)
(19710)
机构
大学(477853)
学院(476442)
(193453)
经济(189384)
管理(185561)
研究(164685)
理学(160243)
理学院(158409)
管理学(155233)
管理学院(154365)
中国(125131)
(103692)
科学(101850)
(86798)
(82429)
(77108)
中心(75159)
研究所(75078)
业大(70495)
(70419)
财经(69371)
北京(66203)
(64601)
师范(63947)
(63186)
(60372)
农业(60033)
经济学(58651)
(57234)
经济学院(52831)
基金
项目(325240)
科学(256859)
研究(237060)
基金(235857)
(206805)
国家(205111)
科学基金(176264)
社会(149851)
社会科(142126)
社会科学(142092)
(126331)
基金项目(123576)
自然(114638)
自然科(112085)
自然科学(112060)
教育(110240)
自然科学基金(110020)
(107100)
资助(98325)
编号(95883)
成果(77595)
重点(73417)
(71571)
(71561)
(69232)
课题(67100)
创新(64283)
国家社会(62308)
科研(61864)
教育部(61398)
期刊
(210629)
经济(210629)
研究(140325)
中国(98463)
学报(75043)
管理(70703)
科学(70139)
(69499)
(64639)
教育(58856)
大学(57635)
学学(53670)
农业(48608)
技术(46063)
(42488)
金融(42488)
经济研究(34679)
业经(34447)
财经(33318)
(28661)
问题(26990)
(26932)
图书(26565)
技术经济(24466)
统计(24287)
科技(23646)
(22515)
(22096)
资源(21736)
(21721)
共检索到713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巧芝  
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莫兰指数为正且不断上升,“高高”和“低低”类型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对本省份技术创新有显著的驱动作用,而空间溢出效果不明显;研发投入的空间溢出效果则显著为正值;公有制经济对自身和相邻省份的技术创新均为正向驱动。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导的高质量技术创新发展应更注重高质量、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空间溢出通道的完善也是加速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李若曦  王子睿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深入探讨。本文基于2007—2019年5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第二,双向FDI协调发展在促进本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同时,还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同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受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传导,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城市间协同融合发展,采用极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等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通过SPDM模型剖析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效应下,核心创新要素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增速加快,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均衡发展;②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中心—外围”特征明显,“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东南部沿珠江口东岸地带,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③人力资本、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经费投入的负向溢出效应不明显;④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限效应下,人力资本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先升后降,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而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雅芳  许培源  
采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反向一致性,即政府投资较多的区域其民间投资相对较少;(2)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地区内也作用于地区间,但政府投资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即政府投资对本地区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民间投资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雅芳  许培源  
采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反向一致性,即政府投资较多的区域其民间投资相对较少;(2)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地区内也作用于地区间,但政府投资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即政府投资对本地区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民间投资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柏玲  姜磊  赵本福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及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都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检验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探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均为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金融发展体系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琳   柳欣雨   高庆朝  
2024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基础发达和市场环境良好的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欠发达和市场环境欠佳省份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毅  赵轩  毛峰  
为深入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外延关系,从社会福利性、保障性和发展性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动力因素,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2011—2020年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发现:(1)数字经济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数据要素资源提升数字化就绪度,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先富带动后富”作用明显;(2)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实现“做大并分好蛋糕”的效应,门槛检验显示社会福利水平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将加快共同富裕的非线性增长;(3)数字经济提升数字素养促进“文化共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数字人才培养政策会巩固共同富裕的社会文化基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春  孙凯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前期专利存量、研发人员数量占就业人员比例对区域创新绩效呈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呈负向影响;前期专利存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空间滞后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呈现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花中东  高静  
本文采用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明显的聚集效应;第二,本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对本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极其微弱;第三,邻居的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这说明金融资源存在着竞争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思  张目  
为考察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机制,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大数据产业通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对金融科技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42%,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来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伯娜  殷李松  胡长玉  卞光  
基于1993~2017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矩统计法、探索性空间数据法和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研究中国省际就业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省际就业格局演进具有两极化、空间依赖和空间分层特征,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驱动因素都是工业偏离、人户偏离和经济差距,工业、农业、出口和城镇化等虽说会影响格局,但不会导致失衡。为实现省际经济充分平衡发展,关键要实施户籍匹配工业布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产业区位梯度转移与承接、促进区域就业格局协调演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强  邓宏兵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创新只是区域创新地理边界的缩小,忽略了城市的空间特性——城市的关联和互动作用,这一缺陷随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凸显。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均质性突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条件收敛却不强收敛,收敛速度为7.274%;同时,城市创新还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对本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工业化水平的贡献率最大。但除了工业化水平之外,其他3个影响因素空间锁定效应极强,对其他城市并不存在空间溢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