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9)
2023(17126)
2022(14769)
2021(13767)
2020(11448)
2019(26138)
2018(25765)
2017(49558)
2016(26685)
2015(29387)
2014(29173)
2013(28511)
2012(25949)
2011(23192)
2010(22758)
2009(20496)
2008(19483)
2007(16848)
2006(14278)
2005(12046)
作者
(74247)
(62075)
(61405)
(58715)
(39339)
(29932)
(27896)
(24317)
(23482)
(21784)
(21171)
(20829)
(19660)
(19280)
(19270)
(18856)
(18578)
(18470)
(17838)
(17664)
(15242)
(15070)
(14935)
(14164)
(13859)
(13665)
(13648)
(13582)
(12396)
(12270)
学科
(105111)
经济(105011)
管理(79408)
(75981)
(64011)
企业(64011)
方法(50001)
数学(43629)
数学方法(43044)
(26941)
中国(26821)
(25792)
技术(23758)
业经(23481)
地方(22921)
(22767)
农业(18645)
理论(18083)
(17471)
贸易(17459)
(17184)
(16918)
(16774)
财务(16699)
财务管理(16670)
环境(16392)
(16333)
企业财务(15820)
(14909)
(14900)
机构
大学(367364)
学院(367022)
管理(147797)
(142779)
经济(139734)
理学(129696)
理学院(128245)
管理学(125825)
管理学院(125147)
研究(118751)
中国(86051)
(76758)
科学(76050)
(63112)
(57989)
(57418)
业大(55962)
中心(54557)
研究所(53406)
财经(52064)
(51897)
(48920)
师范(48435)
(47638)
北京(47396)
农业(45020)
(44424)
经济学(43002)
(42331)
技术(40117)
基金
项目(265088)
科学(210234)
基金(193457)
研究(191846)
(169471)
国家(168120)
科学基金(145665)
社会(121609)
社会科(115391)
社会科学(115364)
(104239)
基金项目(103544)
自然(96231)
自然科(94069)
自然科学(94047)
自然科学基金(92336)
教育(88974)
(87952)
资助(78420)
编号(77048)
成果(60468)
重点(59335)
(58164)
(58092)
(56192)
创新(53796)
课题(52895)
科研(50881)
国家社会(50292)
教育部(49890)
期刊
(146672)
经济(146672)
研究(101233)
中国(66268)
学报(58978)
科学(55019)
管理(53581)
(50537)
(47183)
大学(45038)
学学(42540)
教育(42319)
农业(35730)
技术(34834)
(26958)
金融(26958)
业经(24746)
财经(24588)
经济研究(23647)
(21021)
科技(20228)
问题(19002)
(18911)
技术经济(18648)
图书(18368)
(17178)
理论(16740)
资源(16727)
商业(15876)
现代(15824)
共检索到511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强  范爱军  
文章构建了区域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评价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分析单元,用这一模型和体系对山东省17个地市创新技术空间扩散情况进行了测算,总结了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冰  王弘颖  
作为创新扩散的主体,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企业间的差异导致了技术创新扩散程度的不同。为了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8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自身性质、企业技术创新的获得渠道、企业技术交流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企业的合作程度对技术创新扩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证明了企业异质性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言  吕金武  
借助基于主体建模方法(agent-based-modeling,ABM)建立农户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以社会网络为技术扩散载体并假设社会网络中的农户全部采纳传统技术,设计4组控制变量实验仿真研究个体学习、社会效应和两者耦合作用对农业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改变参数探究农户平均交流人数、创新技术理论收益和两者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仅存在个体学习时农业创新技术扩散效率大幅度增长,仅存在社会效应时扩散效率有所下降,同时存在个体学习和社会效应产生的耦合作用并非二者净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部分促进作用;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且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可以消除不同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差异;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呈非线性特征,且具有产生影响的起飞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芳芳  
关于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异质性,少有研究关注。本文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2006-2014年广东省市际面板数据做实证分析,测算出各要素偏向指数,进而根据测算结果将广东省划分成三个区域并对各区就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异质性作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广东省创新技术进步整体偏向资本,偏向指数大都介于0-0.5且呈"N"型;(2)全省"创新断层"明显,一区创新技术进步整体偏向创新型人力资本,偏向指数在0.5左右且呈"U"型;二区创新技术进步为希克斯中性;三区创新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偏向指数波动很大且呈"M"型。广东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把握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构建适合各区创新和经济发展特质的创新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艺  
文章通过DEA方法测算的各省区的TFP证实了从北京、上海和广东向其他省区空间扩散效应的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扩散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较高的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具有负向影响效果;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尤为突出,集聚和高接近性使得北京上海广东对东部地区技术空间扩散相对明显,推动了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刘涛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恒源  刘广  吴贵生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特征明显,市场差异巨大,因此,以中国市场为对象,研究一个转轨中的新兴市场的产品创新扩散问题,了解各地区产品扩散的特点和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创新扩散的理论入手,应用创新扩散的模型,揭示了彩色电视机在我国不同区域中扩散的特点,得到了如下结论:产品扩散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产品在我国扩散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际间的交流,并且人际传播在各区域中的作用显著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立军  
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扩散规律,并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琦萍  徐迪  杨芳  
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思想和方法,结合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和复杂网络的特征,研究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与Bass模型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模型,并通过计算实验,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微观创新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力远小于内部因素时,无标度网络度分布的异质性最有利于创新的扩散。随着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创新扩散曲线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中的差异逐渐减小。此外,内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都有利于创新的有效扩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傅博  
文章以绿色创新为视角构建非径向DEA-RAM模型,将综合污染指数和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绿色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Moran’s I指数计算与散点图分析验证了空间集聚效应与异质性的存在,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5—2014年30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的差异化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人才聚集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环境管制强度与政府角色的不同是造成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傅博  
文章以绿色创新为视角构建非径向DEA-RAM模型,将综合污染指数和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绿色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Moran’s I指数计算与散点图分析验证了空间集聚效应与异质性的存在,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5—2014年30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的差异化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人才聚集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环境管制强度与政府角色的不同是造成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祖涛  冯兵  谢雄标  冯忠垒  王莹  
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对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走出中国式低碳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节能减排的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框架,利用熵权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揭示各因素影响程度值;在此基础上,纳入综合影响效应构建Logistic确定时滞模型分析时滞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孙吉乐  李灵君  
文章针对我国各产业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利用总基尼系数对应的分项集中度测度指数进行创新能力空间改进。研究结果证实,我国各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中部和东部相对集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创新值规模都是推进这一区域的主要因素,创新型企业间地理距离越近越容易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产业规模以及创新产值增值促进了东中西部各个区域内创新能力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