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8)
- 2023(19028)
- 2022(16518)
- 2021(15518)
- 2020(13157)
- 2019(30652)
- 2018(30532)
- 2017(58083)
- 2016(31954)
- 2015(36311)
- 2014(36421)
- 2013(35982)
- 2012(33360)
- 2011(29965)
- 2010(29913)
- 2009(27769)
- 2008(27386)
- 2007(24121)
- 2006(21006)
- 2005(18495)
- 学科
- 济(127666)
- 经济(127501)
- 管理(92855)
- 业(87160)
- 企(72147)
- 企业(72147)
- 方法(59041)
- 数学(51592)
- 数学方法(50895)
- 农(35722)
- 财(34862)
- 中国(32396)
- 地方(29215)
- 学(28864)
- 业经(28298)
- 制(26534)
- 农业(23693)
- 贸(22624)
- 贸易(22612)
- 易(21855)
- 务(21806)
- 财务(21717)
- 财务管理(21663)
- 理论(20587)
- 企业财务(20453)
- 环境(20212)
- 和(19851)
- 银(19091)
- 银行(19033)
- 技术(18884)
- 机构
- 大学(453515)
- 学院(452073)
- 管理(176456)
- 济(176365)
- 经济(172245)
- 理学(152581)
- 研究(150816)
- 理学院(150780)
- 管理学(147865)
- 管理学院(147044)
- 中国(112306)
- 京(96689)
- 科学(96250)
- 财(82970)
- 农(77020)
- 所(76548)
- 江(70164)
- 业大(69934)
- 中心(69877)
- 研究所(69839)
- 财经(65770)
- 范(60819)
- 北京(60524)
- 农业(60323)
- 师范(60184)
- 经(59549)
- 院(55113)
- 州(54856)
- 经济学(52639)
- 财经大学(48814)
- 基金
- 项目(310540)
- 科学(242918)
- 研究(223981)
- 基金(223855)
- 家(195605)
- 国家(194001)
- 科学基金(166169)
- 社会(139097)
- 社会科(131634)
- 社会科学(131598)
- 省(122652)
- 基金项目(119574)
- 自然(110151)
- 自然科(107494)
- 自然科学(107465)
- 自然科学基金(105493)
- 教育(103644)
- 划(102935)
- 资助(92245)
- 编号(91899)
- 成果(74402)
- 重点(69792)
- 部(67938)
- 发(65542)
- 创(63736)
- 课题(63640)
- 科研(59726)
- 创新(59600)
- 大学(57767)
- 教育部(57759)
- 期刊
- 济(193248)
- 经济(193248)
- 研究(129497)
- 中国(88250)
- 学报(74711)
- 农(69025)
- 科学(67411)
- 财(65612)
- 管理(62974)
- 大学(56046)
- 学学(52654)
- 教育(49463)
- 农业(46963)
- 技术(40199)
- 融(37836)
- 金融(37836)
- 业经(32060)
- 财经(31631)
- 经济研究(29677)
- 经(26936)
- 问题(25644)
- 业(24670)
- 图书(23742)
- 版(22436)
- 资源(21858)
- 理论(21471)
- 技术经济(21454)
- 科技(21311)
- 统计(20499)
- 现代(19870)
共检索到662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雯 王静 祁元 米成林 金志丰
研究目的:探索滨海湿地演变驱动力及驱动机制,揭示各驱动因子变化趋势及其对滨海湿地演变影响程度,丰富和发展湿地演变驱动机制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以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详查、2005年变更调查及2015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方法构建滨海湿地演变驱动模型。研究结果:(1)1996—2015年,河流、海洋动力作用持续并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由受常住人口影响逐步变为受产业结构影响;政策因素由2005年受土地整理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影响转变为2015年受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建美 张学儒
[目的]为定量分析河北省海岸带地区滨海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和建设用地开发区域转变的驱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方法,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信息,分析滨海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和农业开发区域演变发生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作为空间拟合分析的因变量样本。同时,通过ARCGIS软件基于DEM和专题数据,构建高程、坡度、气温、降水、距城镇距离、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和距道路距离8个自变量样本,使之与湿地空间演变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计算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和演变发生概率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海岸线距离两个变量贡献较大,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减小1个单位,其转变为农业活动开发区域的概率将增大1. 55倍。在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海岸线距离、距城镇距离和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贡献较大,其发生概率随距海岸线距离减小而增大,减小1个单位,概率将增大1. 72倍。[结论]基于概率诊断与RS、GIS技术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可以为定量识别滨海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的贡献率,为海岸带地区的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佩佩 刘振波 谢嘉伟 徐军 葛云健 吴璐瑶
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基于高分二号(GF-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VGG16_BN深度学习网络对研究区不同地物类别进行分类,并与VGG16、SVM和BP神经网络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综合评价分析分类结果精度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分类算法结果相比,基于深度学习VGG16_BN网络的影像分类精度相对最高,总体分类精度达99.32%,Kappa系数0.99,均显著高于其它分类算法精度。此外,通过局部可视化分析,VGG16_BN网络算法分类结果可有效保持大面积同类地物的区域一致性,有效避免"椒盐"噪声,对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的连续性和边界提取较为完整和清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敬锋 刘红玉 李玉凤 胡和兵 安静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及转移矩阵模型,对江苏省海滨湿地区域1987年、1997年及2007年3个时期图件进行信息提取。分别对两个时段该区域湿地资源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江苏海滨湿地资源演变趋势主要为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及非湿地转移,两个时段自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1.57%和24.63%,整个研究期间人工湿地及非湿地分别增加了27.75%、6.92%;②影响江苏省海滨湿地资源演变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及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的入侵,与1987年相比米草沼泽增加了71.94%。整体而言,社会经济因素是江苏省海滨湿地资源演...
关键词:
海滨湿地 转移矩阵 江苏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兵 甄艳 吴菲儿 李玉凤 张亚楠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质量是栖息地功能的重要反映,而互花米草扩张已经严重威胁栖息地生境。因此,本文以1983—2017年10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983—2017年,互花米草扩张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面积百分比从1.693%增加到24.930%。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扩张表现出多方向、多变的特征;②受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扩张的影响,生境质量表现出明显波动变化:1983—1988年,生境质量指数从0.863上升至0.878,2014年下降至0.740,2017年又上升至0.775。③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变化与生境退化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生境质量指数变化之间呈负相关。互花米草扩张致使区域适宜性生境——碱蓬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成为区域生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互花米草扩张也将是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从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关系的视角为滨海湿地栖息地功能提升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长永 徐梦虎 潘殿龙
随着江苏省滨海县"建设一个中心,打造崭新滨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县农民的建房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调查,2011年至2012年,该县办理的322户村民个人建房农用地转用涉及全县14个镇(区)261个行政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非农建设用地比例不断增大,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 苗苗 孙才志 杨俊 丁亮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 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为73.03%和26.97%;②辽宁省滨海湿地中有河口淤泥质海岸湿地9 987.44k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7.63%,集中分布在辽东湾顶部西崴子至小凌河口岸段和鸭绿江口至英那河口岸段,两岸段的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0和0.98;基岩淤泥质海岸湿地2 639.76km2,占15.23%,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9~1.07;砂砾质海岸湿地2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述芹
中国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丹东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东兴的北仑河口,长达1.8万千米。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的自然岸线大幅减少,从最初的占比74%,降至2016年的33%。取而代之的是围垦、填海筑起的人工"海上长城",大量滨海湿地在此70年间消失殆尽。然而,不管是海岸线人工化,还是规模庞大的围填海造陆,目前都还没有减速的趋势。滨海湿地的消失,对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环境循环是严重的灾难。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制度建设,以遏制当前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的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东平 钱卓林
资本累积是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苏北滨海县两例资金互助社调研发现,资本累积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命漂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资本累积不必然引起互助社产生"使命漂移"。资本累积是否引起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命漂移"取决于互助社治理有效性能否抑制核心社员的改向主张,保持一人一票民主决策,保障普通社员权利的实现。通过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员参与度、保障普通社员退社权、发挥社内社会资本连接作用和完善外部监管体系,可以强化资金互助社治理有效性,避免发生"使命漂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常军 魏龙 贾朋 田惠玲 李树光
为了深入了解滨海湿地服务价值构成及特点,以广东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例,筛选了11项去重复性的最终服务和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和实际调查法等适应度较高价值评价方法,从而科学评估广东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总价值为664.074×108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8.147元·m(-2)·a(-1)。在所评价的11项最终服务中,食物供给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73.48%,其后依次为休闲旅游价值、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范平 李睿倩
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能值方法克服了传统经济学方法的一些不足,对评价沿海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近十年来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综合国内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值评价的研究进展,就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价值的能值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该方法应用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主要存在能值转换率的选用不一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能值估算方法需要完善、能值分析所应用的滨海湿地类型较少、缺少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变化的评价及检验评价结论正确性的标准等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 崔静艺 张金涛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时空异质性影响,运用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探究如何对碳储量损失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提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研究表明:(1)201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8年间累计总损失6.36×10~(6)吨碳;(2)碳储总值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2013—2020年8年间碳储经济损失价值为164.92×10~(6)美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 崔静艺 张金涛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时空异质性影响,运用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探究如何对碳储量损失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提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研究表明:(1)201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8年间累计总损失6.36×10~(6)吨碳;(2)碳储总值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2013—2020年8年间碳储经济损失价值为164.92×10~(6)美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梅 邓小文
以1984年、1995年、2008年遥感影像和2004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获取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年至2008年湿地历史演变数据。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个一级服务类型建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并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生态服务类型价值当量与单位服务价值,对滨海新区进行生态服务价值历史评价。根据研究区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有无湿地保护两种方案,并预测两种方案下湿地2009—2020年需求及两种方案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论认为湿地保护方案对缓解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湿地 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滨海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