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7)
2023(16909)
2022(14616)
2021(13629)
2020(11324)
2019(26259)
2018(25904)
2017(49538)
2016(26718)
2015(29988)
2014(29644)
2013(28978)
2012(26697)
2011(23949)
2010(23656)
2009(21454)
2008(20550)
2007(17881)
2006(15573)
2005(12967)
作者
(76159)
(63621)
(62877)
(59949)
(40222)
(30598)
(28594)
(24964)
(24314)
(22338)
(21711)
(21371)
(20144)
(19745)
(19686)
(19303)
(19082)
(18872)
(18127)
(18018)
(15641)
(15370)
(15347)
(14744)
(14241)
(14030)
(13931)
(13925)
(12811)
(12569)
学科
(105854)
经济(105731)
管理(71828)
(70387)
(55803)
企业(55803)
方法(48938)
数学(42345)
数学方法(41748)
(36420)
中国(27199)
(25462)
业经(25420)
(24614)
农业(24312)
地方(23500)
(18444)
理论(18438)
(17357)
贸易(17347)
(16739)
(16416)
环境(16332)
技术(15596)
(15584)
财务(15513)
财务管理(15477)
企业财务(14577)
(14550)
银行(14493)
机构
大学(371570)
学院(369509)
管理(145364)
(142860)
经济(139620)
理学(127123)
理学院(125637)
研究(123524)
管理学(123130)
管理学院(122466)
中国(90586)
(80645)
科学(79656)
(65921)
(63585)
(60913)
业大(59578)
中心(56990)
研究所(56097)
(53494)
财经(51509)
农业(51001)
(50652)
北京(50469)
师范(50107)
(46984)
(45634)
(43107)
经济学(42888)
师范大学(40710)
基金
项目(264132)
科学(207216)
基金(191402)
研究(190499)
(168127)
国家(166726)
科学基金(143088)
社会(119358)
社会科(112790)
社会科学(112761)
(103529)
基金项目(102380)
自然(94764)
自然科(92529)
自然科学(92503)
自然科学基金(90806)
(87504)
教育(87228)
资助(77996)
编号(77829)
成果(61856)
重点(59260)
(57275)
(56620)
(54664)
课题(53223)
创新(50992)
科研(50815)
教育部(48874)
国家社会(48846)
期刊
(154885)
经济(154885)
研究(104446)
中国(68838)
学报(63548)
(62775)
科学(57671)
管理(51061)
大学(48715)
(47783)
学学(45738)
农业(42836)
教育(41512)
技术(32009)
(28383)
金融(28383)
业经(27603)
财经(24132)
经济研究(23524)
问题(20669)
(20657)
(20280)
图书(20149)
(19285)
科技(18274)
资源(17345)
业大(17308)
理论(17014)
技术经济(16727)
现代(16078)
共检索到528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丽莎  
空间句法是从图论、拓扑等数学模型出发,从面貌多样的聚落外部形态中归纳其内在生长变化规律的理论。为了将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规律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人类聚落的研究之中,以我国京西爨底下村和奥地利萨尔茨堡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路界面系统的分析,从侧界面、底界面、顶界面以及入户空间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人类聚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利林  王建英  
研究目的:从空间认知的视角解析老城区不同用地类型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态与组合关系。研究方法:以泉州古城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空间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泉州古城以交通干道为骨架的"田"形交通网络框架已经初具雏形,4个尺度的商业空间结构均较易辨认与理解,各类公共服务用地为迎合其功能需求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空间位置,居住用地在拓扑半径为300 m时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部集聚核,并且在古城范围内居民步行出行的距离在1000 m左右;为加强泉州古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采取完善道路网络框架以提升交通用地的通达能力、改善混乱的街巷体系以创建层次分明的商业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用地结构以满足旅游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心菡   徐宁   王伟   徐小东  
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作为居民重要公共活动空间的老城背街小巷却日益面临环境老化、功能衰退等诸多问题。文章选取南京老城40条代表性背街小巷为研究样本,运用矢量地图、POI及实地观测数据分别对其行人活动与环境品质进行测度,探索背街小巷的活力表征与环境品质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街巷活力表征,不同影响要素的作用效应差异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背街小巷整治提供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指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村民自组织机制、复杂的宅基地产权划分以及各级保护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聚落空间的衰退。最后对屯堡聚落空间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颖异  柳肃  
空间句法是基于空间型构内在的组构逻辑理论而发展的一门空间型构构成分析技术。配合与之相关的分析软件(Depthmap),空间句法理论可定量研究深层的空间结构特征。文章以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旧城街巷空间更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后以宜兰县礁溪地区的旧有街巷空间更新为例,利用Depthmap分析礁溪旧城区街巷空间现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现有问题,多次尝试修改方案并验证,综合验证结果对礁溪旧城部分地区的街巷整合度和局部互视程度提出更新建议。最后提出空间句法分析方法在大陆地区相似规模的旧城更新设计中的借鉴作用,供学界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静文  王仲宇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贵州安顺屯堡聚落是在明朝军屯制度的推动下,江淮移民基于本初的汉文化传统,融合贵州山川地貌所造就的半军事半农居的产物。本文以安顺云山屯堡为研究案例,借助空间句法与生态适应性等理论,并引入相关量化分析软件,对其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句法图解,进而系统分析与探讨其自然与人文生态适应性,尝试把握屯堡聚落空间形式之后独特的建构机制与组织逻辑,从个体屯堡聚落的探讨来完善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以期对屯堡聚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晨杰  
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道路街巷传统地名为例,从地名的产生时间、命名特征及演变、保存及消失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借鉴联合国及我国所公布的关于认定地名文化遗产的标准及原则,从历史悠久程度、持续使用时间及文化的独特性三个方面探析该类地名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以确定保护内容,并据此建立保护框架,为推进关于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以及保护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时少华  李享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利益相关者间的信任和利益关系结构效应有关。文章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例,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通过对3个网络(信任关系网络、利益关系网络、信任利益关系交互网络)的纯网络结构效应和行动者关系效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网络紧密度效应看,爨底下村信任和利益两个网络紧密度效应均比较高,但信任与利益交互网络的紧密度效应则比较低;(2)从网络传递性效应看,爨底下村信任网络的传递性效应较高,利益网络的传递性效应则不高,信任与利益交互网络传递性效应中突出信任关系特性;(3)从网络核心边缘效应看,信任网络的核心边缘效应特征显著,导致以利益关系为主的交互网络核心边缘效应结构特征明显;(4)从网络的中间人控制效应看,整体上网络中间人控制效应特征不明显,但3个网络中仍存在着一些结构洞和桥优势位置的中间控制人;(5)从行动者关系效应看,整体上3个网络各个集团内部和之间紧密度效应均比较高,且组内和组间紧密趋势大体相同。文章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新刚  周丹  
街区(有的地方称控制单元)是在总规的基础上进行"总量分解"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为深入到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提供编制和审批依据。关于街区的划分原则,各个地方标准不一,尤其是老城区的划分。本文尝试从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功能结构的角度划分街区,探讨城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街区划分方法,并针对不同街区的工作重点设定各街区控制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若凡  钱云  
随着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严重,以游客需求为主导的建设使得村民和游客有关空间利用的冲突加剧。本文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和城市意象理论,对比分析北京市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四个传统村落中村民和游客的空间集体记忆,探讨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村民与游客的矛盾空间,认为旅游经营的相关因素如经营年限、经营模式、旅游核心区面积等是村民与游客矛盾空间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试提出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洪梅  叶如海  
天龙屯堡的街巷是屯堡历史文化的承载体、现代公共生活的体现和现状旅游的主要构成。旅游需要特色与体验,而街巷构成游人对屯堡的首印象。本文在对天龙屯堡的街巷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划定保护区段、明确功能定位及开发强度、整治街巷界面、维持公共生活和倡导公众参与等保护措施,以期促进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魏来  张爱华  
比较了清末(1910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文革"前期(1967年)的南京老城区街道路网,与2014年的城市道路比较,结果显示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制定的《首都计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中心由"三山街—大功坊—夫子庙"一带,北移至位于"鼓楼—新街口"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与历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商贸中心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副中心与分区,但新街口主中心的地位并未发生转移。此外,城市南北向拓展的动力也强于东西向。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构形(Spatial Configuration)视角阐述路网结构对城市活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南京老城区城市形态的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