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8)
- 2023(16050)
- 2022(13960)
- 2021(13016)
- 2020(10947)
- 2019(25021)
- 2018(24649)
- 2017(48384)
- 2016(26074)
- 2015(28966)
- 2014(28652)
- 2013(28177)
- 2012(25794)
- 2011(22951)
- 2010(22562)
- 2009(20239)
- 2008(19385)
- 2007(16576)
- 2006(14060)
- 2005(11760)
- 学科
- 济(108212)
- 经济(108115)
- 管理(72426)
- 业(68677)
- 企(56404)
- 企业(56404)
- 方法(49717)
- 数学(43790)
- 数学方法(43193)
- 农(29176)
- 地方(26763)
- 中国(25567)
- 财(25101)
- 业经(24226)
- 学(22106)
- 农业(19671)
- 制(17326)
- 贸(17301)
- 贸易(17292)
- 易(16704)
- 环境(16650)
- 技术(16596)
- 理论(16410)
- 和(16152)
- 务(16140)
- 财务(16068)
- 财务管理(16036)
- 企业财务(15092)
- 产业(14393)
- 地方经济(14285)
- 机构
- 学院(356683)
- 大学(356310)
- 管理(144513)
- 济(141161)
- 经济(138118)
- 理学(126899)
- 理学院(125476)
- 管理学(123113)
- 管理学院(122483)
- 研究(115343)
- 中国(83520)
- 京(74597)
- 科学(73415)
- 财(61271)
- 农(56109)
- 所(55869)
- 业大(54517)
- 中心(53537)
- 研究所(51459)
- 江(50889)
- 财经(50521)
- 范(48108)
- 师范(47652)
- 经(46070)
- 北京(46004)
- 农业(43742)
- 院(43238)
- 经济学(42336)
- 州(41318)
- 师范大学(38753)
- 基金
- 项目(258053)
- 科学(204015)
- 研究(188001)
- 基金(187623)
- 家(163119)
- 国家(161808)
- 科学基金(140464)
- 社会(118707)
- 社会科(112561)
- 社会科学(112531)
- 省(101981)
- 基金项目(101028)
- 自然(92370)
- 自然科(90224)
- 自然科学(90204)
- 自然科学基金(88547)
- 教育(86092)
- 划(84941)
- 编号(76682)
- 资助(76496)
- 成果(59824)
- 重点(57605)
- 部(56262)
- 发(55785)
- 创(53645)
- 课题(51977)
- 创新(50083)
- 科研(49392)
- 国家社会(48623)
- 教育部(48307)
- 期刊
- 济(146940)
- 经济(146940)
- 研究(98622)
- 中国(61412)
- 学报(55611)
- 科学(51916)
- 管理(50415)
- 农(49772)
- 财(45696)
- 大学(42665)
- 学学(40218)
- 教育(37278)
- 农业(34951)
- 技术(32135)
- 业经(25749)
- 融(25193)
- 金融(25193)
- 财经(23308)
- 经济研究(23014)
- 经(19972)
- 问题(19804)
- 图书(18722)
- 资源(17938)
- 科技(17614)
- 业(17607)
- 技术经济(17142)
- 版(16521)
- 理论(16439)
- 统计(15741)
- 现代(15712)
共检索到49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杨涛 黄炳南 刘志杰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增长在经济地理上的变化进行量化,但却忽视了区域内部经济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依托传统模型发展而来的空间拓展模型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较好地反映临近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将空间拓展模型应用于我国中部六省,并且与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若竞争力分量差值为正,则表明临近区域对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了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新生 魏凌 豆明尚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工业增长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相对较高,和全省产业变动趋势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2县域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大。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县产业结构容易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结构很难有质的突破,竞争力下降,而对于工业化较早的县域,产业结构未能持续升级,竞争力很难维持。而依靠旅游、特色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新兴县域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强竞争力。3探索出河南产业结构竞争力空间"热点"和"冷点"。少数产业结构竞争力上升县域和下降县域分别在豫西地区、豫西北地区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岩威 王玲力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国有林区 产业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雄锋 李名子
农业产业及其结构变动特点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考察了我国2000—2006年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区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磊 陈建国
文章利用全国和江西省2003年到2010年产业从业人数,着眼全国,立足江西省,运用国外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偏差",目前江西省尚未完成工业化,制造业是江西省的战略产业,江西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及产业整合困难。从而得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一是以江西省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优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江西省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全国3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劳动型人力资本呈下降趋势,严重抑制人力资本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创新型人力资本飞速增长,对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唐方成
文章旨在揭示中国区域科技增长差异及其成因。强调区域科技不是国家科技的简单缩影,其内部组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并影响着区域科技增长。运用份额—偏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4年间R&D经费增长及其结构性变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科技 份额—偏离分析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博 万志芳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在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与黑龙江林业平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第二产业负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对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协调三大产业的关系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重点国有林区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振东 金景仲 王小红
本研究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和工业产业内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情况,以确定在三次产业与工业内部劳动和资本转移中是否存在"结构红利"现象。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阶段性的"结构红利"现象;工业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结构负利"现象。综合来看,劳动从第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向第二产业中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流动,降低了工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正康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本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分析,认为江苏海洋产业结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日趋合理,竞争力较强。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海洋渔业增长基础不稳固,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增长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后发优势和区域海洋科技比较优势不明显。必须注重海洋基础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产业结构 海洋资源 海洋能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元 刘建平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广东省平均发展水平为参照系,结合各市工业化发展水平,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4-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份额、竞争力份额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方面,佛山、东莞、中山三市优势明显,广州、深圳两市竞争力份额为负,且负向影响较大;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珠三角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其竞争力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除珠海、江门、肇庆三市外,其余各市第三产业竞争力份额较高,以广州、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刁培莲 邓智团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文章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2000~2009年武汉市以湖北省为背景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采集数据后,整理数据得到了静态和动态武汉市各产业和整体的分享份额、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分析后得到了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并具体分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与优势,为客观分析武汉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优势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卫东 朱胜清 罗健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实现了偏离份额分析从区域考察期增量中分离出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和规模差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新结构分量同时测度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和增速结构差异,揭示了区域规模和增速占优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安徽省各地级市2001—2010年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拥有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宿州、六安和池州竞争优势明显,但结构优势不足;而竞争优势不足,却拥有一定结构优势的有亳州、蚌埠、阜阳、马鞍山、铜陵、巢湖和黄山;其余的淮南、淮北、安庆、滁州和宣城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都不足。以环比式动态算法下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历年变更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动态演变过程,可划分出5种演变类型:竞争增强结构优化型、竞争增强结构衰退型、竞争减弱结构优化型、竞争减弱结构衰退型和结构相对稳定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