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1)
2023(14077)
2022(12336)
2021(11536)
2020(9676)
2019(22522)
2018(22028)
2017(43608)
2016(23021)
2015(25925)
2014(25815)
2013(25155)
2012(22791)
2011(20140)
2010(19535)
2009(17587)
2008(16856)
2007(14311)
2006(12185)
2005(10210)
作者
(63014)
(52234)
(51820)
(49488)
(33365)
(24993)
(23810)
(20691)
(20009)
(18307)
(17992)
(17523)
(16351)
(16302)
(16159)
(15874)
(15688)
(15519)
(14929)
(14867)
(12670)
(12668)
(12540)
(11970)
(11745)
(11577)
(11415)
(11404)
(10362)
(10218)
学科
(88058)
经济(87957)
管理(65480)
(63115)
(52543)
企业(52543)
方法(45877)
数学(40495)
数学方法(39942)
(25496)
(23428)
中国(22073)
(21607)
银行(21460)
(20818)
(20111)
业经(19625)
(17661)
地方(16685)
农业(16104)
(15770)
金融(15768)
(15520)
财务(15452)
(15452)
贸易(15440)
财务管理(15421)
理论(15115)
(14887)
企业财务(14585)
机构
大学(314340)
学院(312802)
管理(130600)
(124736)
经济(122099)
理学(114604)
理学院(113447)
管理学(111375)
管理学院(110813)
研究(97031)
中国(77393)
(64953)
科学(59665)
(56957)
(47848)
财经(46891)
业大(46398)
中心(46220)
(45845)
(43033)
(42965)
研究所(42261)
北京(40226)
(39915)
师范(39550)
经济学(37985)
农业(37550)
(35851)
(35708)
财经大学(35536)
基金
项目(225517)
科学(178579)
基金(165761)
研究(164994)
(143268)
国家(142112)
科学基金(124212)
社会(104616)
社会科(99242)
社会科学(99216)
基金项目(88699)
(87194)
自然(81727)
自然科(79889)
自然科学(79870)
自然科学基金(78414)
教育(76208)
(73220)
资助(68271)
编号(67246)
成果(52531)
(50063)
重点(49654)
(47184)
(46732)
课题(44656)
创新(43971)
科研(43675)
教育部(43643)
国家社会(43069)
期刊
(124518)
经济(124518)
研究(90831)
中国(51509)
学报(47234)
管理(45775)
科学(44058)
(42902)
(42043)
大学(36823)
(36431)
金融(36431)
学学(34826)
教育(31744)
农业(28016)
技术(27431)
财经(22234)
业经(21391)
经济研究(20456)
(18820)
理论(16669)
问题(16124)
实践(15516)
(15516)
图书(15513)
科技(14881)
技术经济(14713)
商业(14218)
(13946)
(13685)
共检索到437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鹏程  顾晓安  张涛  
非利息收入占比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还会影响到其收入结构和风险水平。本文运用投资组合和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论证了随着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其稳定性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存在明显的"极值点";并选用2005-2012年88家美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银行稳定性的视角,通过破产概率模型中的Z值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出银行的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研究表明: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值为66.7%,低于该数值时,商业银行稳定性随着占比的增加而增强,超过该值后,稳定性反而会减弱,即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稳定性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存在明确的极值点,这与理论论证相符。这对我国商业银行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立媛  赵莉  
本文选择2007-2016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对非利息收入占比、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强化作用。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在非利息收入占比的调节作用下,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文韵  
本文选用2000—2010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将非利息收入细分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进一步研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份额与资产收益率(ROA)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关系,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份额与资产收益率(ROA)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他业务收入份额却与资产收益率(ROA)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娜  
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们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并没能提高银行价值,净利差和资本实力与银行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模型研究显示,这是由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决定的,并且与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和现行考核机制有关。研究还发现,金融市场的筹资额占比与银行价值负相关,表明企业直接融资已经对银行价值产生了负面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志晖   周慧蕙   陆岷峰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2011—2022年我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2)影响机制分析指出,银行规模在数字化转型程度与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异质性检验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强,地方性法人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最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和理论探讨,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其安  张媛  刘星  
以2000年1月——2008年6月的上证综合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GARCH模型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反映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基本上处于失效状态,利率政策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也未能发挥作用,货币供应量政策因其直接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论文研究结果能够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某些"异常现象"进行比较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鸣  张翼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和GARCH模型估计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会计信息评估银行稳定性方法的不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东婉  朱安琪  
本文采用35家上市银行2012—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非利息收入等变量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其原因并非是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绩效负面作用,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并掩盖了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贡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欢  
本文在详细界定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进行多角度解析。同时,本文实证检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并降低其波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哲  邵华明  
本文基于HP滤波法和2007—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使用流动性错配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其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而小规模银行相应业务的发展却会导致流动性错配程度加剧。这种效应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小规模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效应强于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而大规模银行的相应效应仅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显著。监管当局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需结合货币政策的状况,还应关注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夏青  
本文利用中国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总资产收益率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为标准考察银行绩效,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采取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的加深能显著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反而会显著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琪  
《巴塞尔协议Ⅲ》发布之后,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实施了新的资本监管制度。商业银行绩效不仅受资本监管的影响,还与自身的经营模式紧密相关。文章选用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来衡量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使用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资本监管、非利息收入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的影响。其中,更严格的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正面影响,而非利息业务还不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研究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调整业务方向、提升经营绩效提供建议和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鸿健  
过去20年间,美国商业银行业的投资银行、资产服务、资产证券化、保险业务和其他运营性收入的增长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净收入的占比增加了15.4%。而且,大型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行业中的占比从82.9%增加到93.0%。本文从发展动因、收入构成、分类银行、综合影响方面分析了期间美国商业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变化,以期为中国商业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提供阶段性目标与路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