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0)
2023(10879)
2022(9336)
2021(8811)
2020(7589)
2019(16993)
2018(16713)
2017(31266)
2016(16827)
2015(19027)
2014(18684)
2013(17718)
2012(16054)
2011(14130)
2010(14058)
2009(12378)
2008(11981)
2007(10201)
2006(8566)
2005(7138)
作者
(47305)
(39436)
(39277)
(37510)
(24799)
(19034)
(18026)
(15557)
(15166)
(13731)
(13567)
(13302)
(12254)
(12249)
(12054)
(12037)
(11933)
(11830)
(11302)
(11252)
(9664)
(9640)
(9506)
(9027)
(8937)
(8724)
(8573)
(8518)
(7987)
(7956)
学科
(64251)
经济(64185)
管理(47286)
(41850)
(34775)
企业(34775)
方法(34090)
数学(30446)
数学方法(29841)
(17754)
(16825)
(15795)
中国(14886)
理论(13666)
环境(13497)
业经(13004)
教学(11860)
农业(11164)
(10663)
财务(10621)
财务管理(10594)
(10590)
贸易(10585)
地方(10556)
(10313)
(10189)
(10077)
企业财务(10061)
技术(9948)
(9321)
机构
大学(231717)
学院(231460)
管理(89025)
(88119)
经济(86332)
理学(78126)
理学院(77240)
管理学(75382)
管理学院(74950)
研究(72150)
中国(52676)
(47714)
科学(47714)
(39749)
(38407)
业大(37703)
中心(35418)
(34940)
(33057)
研究所(32441)
财经(32024)
(31729)
农业(31454)
师范(31260)
(29348)
北京(28834)
经济学(27604)
技术(26554)
(26401)
(26220)
基金
项目(166998)
科学(131254)
基金(121241)
研究(119023)
(106958)
国家(106107)
科学基金(91852)
社会(74643)
社会科(70841)
社会科学(70823)
(66336)
基金项目(64485)
自然(61304)
自然科(59886)
自然科学(59868)
自然科学基金(58773)
教育(57703)
(55559)
资助(49421)
编号(47127)
重点(38303)
成果(36755)
(36490)
(34927)
(34797)
科研(32690)
创新(32677)
课题(32465)
大学(32434)
国家社会(31582)
期刊
(87295)
经济(87295)
研究(58922)
中国(42720)
学报(40692)
科学(35077)
(34346)
管理(32849)
教育(31626)
大学(31317)
(30668)
学学(29400)
技术(24604)
农业(24205)
财经(15647)
(14836)
金融(14836)
业经(13880)
(13548)
经济研究(13461)
(13169)
(12304)
图书(11730)
统计(11570)
问题(11335)
资源(11056)
业大(11009)
技术经济(10966)
科技(10809)
(10334)
共检索到319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磊  陈欣  唐建军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学开放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有机质分解测定实验。该实验探究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拓宽了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了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设计、参与相关生态学实验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淑敏  郭波莉  魏益民  樊明涛  
【目的】探讨稳定性氢同位素在羊肉产地来源鉴别中的作用,为羊肉产地同位素溯源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测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呼伦贝尔市3个牧区,重庆市和山东省菏泽市2个农区脱脂羊肉中的δ2H值,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稳定性氢同位素组成的地域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合C、N同位素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进一步了解氢同位素在羊肉产地来源判别中的作用。【结果】不同地域来源羊肉中的δ2H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其δ2H值主要与当地饮水中的δ2H值高度相关。判别分析结果表明,δ2H值可使δ13C、δ15N指标对羊肉产地的正确判别率由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龚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秋红  王兵  
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为区分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过程中光合和呼吸通量,蒸散通量中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切实可行,为进一步解释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国内外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该方法在森林生态系统应用中还存在诸如Keeling图技术和涡度相关技术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期待今后在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帆  江洪  牛晓栋  
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可以为水循环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isotope ratio infrared spectroscopy,iris)的发展为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稳定同位素原位测量数据提供了可能。在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适时对δv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5个方面对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进行了详述,分别是:1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的在线校正;2δv的变化规律;3氘过量的变化特征;4蒸散发组分的区分;5叶片水18o富集的估算。目前水汽稳定同位素的观测站点十分稀少,尽快建立全球的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聂梦晨  黄翠玲  隋琪  邹立  朱琳  孙雪梅  赵信国  夏斌  陈碧鹃  曲克明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殖和水动力学条件密切相关;TOC和T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呈相似性,数值上总体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不大,在贝藻、鱼贝和贝类养殖区域出现较高值;而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有较大差异。从相关性分析得出TOC和TN呈显著正相关(r=0.955,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李勇  张福松  
【目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是用于产品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设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探讨了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牛的品种、饲料对牛组织中δ13C值的影响,旨在为牛肉产地的同位素溯源技术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T253型同位素比例质谱仪(IRMS),测定了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依次递减的顺序为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饲料对牛组织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牛品种对它们的影响;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取决于主膳食的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目的】研究牛尾毛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规律,确证牛尾毛一旦长成,其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不再与其它部分的进行交换,每段毛发记录的同位素信息可反映毛发生长时的饲料信息。【方法】设计控制饲料配比的牛模型试验,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的δ13C值,分析不同段位牛尾毛的δ13C值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趋势,以及牛尾毛中的δ13C值与饲料、牛个体的关系。【结果】随着牛生育过程中饲料成分的改变,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而且饲料对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个体对其的影响;分段取得的牛尾毛δ13C值与其饲料δ13C值、C4植物饲料比例呈极显著相关(P<0.0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斌  王志坚  金丽  叶凤芬  陈大庆  张耀光  
采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并结合胃肠内容物鉴定,探讨了小江水域渠马镇至黄石镇段蒙古鲌食物组成。结果显示,体长200 mm的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3.87‰±1.12‰)、(13.54‰±1.12‰),食性类型为肉食性,营养级为3.3;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极显著大于小个体蒙古鲌(P<0.01),表明蒙古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变,但部分大个体蒙古鲌和小个体蒙古鲌由于食物来源相同而出现了同位素值重叠现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黄沈发  肖绍赜  吴建强  唐浩  沙晨燕  王敏  
通过测定4种长三角地区常见的滨岸草本植物(百慕大、白花三叶草、高羊茅与白茅)所在样地中不同形态的土壤碳库含量及土壤有机碳稳定同位素丰度来探索该区域土壤碳库及碳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并利用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研究滨岸草地生态系统对土壤碳库的贡献。结果表明:(1)土壤中总碳、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总碳、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在4种植物样带的表层土壤中,平均含量分别为22.11、11.44、53.95 mg·kg~(-1);而深层土壤中则仅为15.57、7.07、19.47 mg·kg~(-1),远低于表层土壤中的含量。且土壤总碳、有机碳及溶解性有机碳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2)土壤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C_3植物δ~(13)C值随深度增大而增大、C_4植物δ~(13)C值随深度增大而减小两种特征。两类植物的平均土壤有机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分别由表层土壤中的-25.24‰、-22.33‰变化为深层土壤中的-24.35‰、-23.27‰;(3)借助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后发现:不同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及有机碳累积速率完全不同。其中百慕大贡献率为12.19%、累积速率为62.79 g·m~(-2)·a~(-1);白花三叶草贡献率14.34%、累积速率为75.34 g·m~(-2)·a~(-1);高羊茅贡献率为35.95%、累积速率为181.84 g·m~(-2)·a~(-1);白茅贡献率为18.51%、累积速率为97.70 g·m-2·a-1。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仁懿  袁建立  史小明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根据生态学学科多交叉、毕业生去向多样化等特征,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资源共享及队伍组成等方面的创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职业规划及科研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菁  牛冲槐  
对比分析了生态群落与人力资源集群系统的异同,探讨了人力资源集群稳定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人力资源集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分别分析水平关联型和垂直关联型集群的稳定性。研究发现集群保持在合理的规模范围才能维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水平关联型人力资源集群要保证内部的差异性,垂直关联型人力资源集群要保持种群间产品最佳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转化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杰  
文章根据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共存机制,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企业集聚共存的优势,提出物种竞争的logistic模型,得出具有互利关系的成员间必须保持激烈的竞争,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能太大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丽欣   双睿辰   邵金良   孟凡乔   吴迪  
为探究云南普洱地区有机茶身份辨识特征,完善高原有机茶身份辨识技术,选取云南省普洱市的5个代表性有机种植认证茶园(ZX、LS、CYT、YS、HL)和相邻的5个常规茶园(C-1、C-2、C-3、C-4、C-5),采集300余份茶叶和土壤样本,结合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测定茶叶和土壤的δ~(15)N丰度、δ~(13)C丰度、全氮、全碳、有机碳、碱解氮等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有机茶叶同位素-土壤性质判别模型,并使用Holdout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茶园有机茶叶与相邻常规茶叶相比未表现出一致的δ~(15)N,δ~(13)C值差异规律,因此,使用单一稳定同位素因子难以鉴别有机茶。通过进一步对茶叶和土壤性质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6个适合判别的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同位素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其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1(茶叶δ~(15)N)+0.819(茶叶δ~(13)C)+0.093(土壤全氮)+2.117(土壤全碳)-0.155(土壤有机碳)+2.870(土壤p H)+4.232,y<0.5为常规茶,判别准确度为92.3%。综上,基于同位素特征值和土壤性质参数指标构建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可实现云南省普洱市高原有机茶身份的准确判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王婷  高德强  
碳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存在于天然水体和植物组织中的良好的示踪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可系统和定量地阐明草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及各水体的转化关系、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以及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等。本文概述了稳定同位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总结和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研究方法和现状,重点探讨和综述了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水、蒸发水等)以及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我国草地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及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