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6)
2023(9694)
2022(8418)
2021(7894)
2020(6682)
2019(15470)
2018(14986)
2017(29849)
2016(15227)
2015(16995)
2014(16454)
2013(16021)
2012(14389)
2011(12470)
2010(11936)
2009(10467)
2008(9938)
2007(7833)
2006(6588)
2005(5426)
作者
(37583)
(31505)
(31417)
(30041)
(19977)
(15133)
(14408)
(12390)
(11855)
(10824)
(10623)
(10587)
(9772)
(9683)
(9541)
(9534)
(9431)
(9311)
(9064)
(8821)
(7509)
(7421)
(7361)
(7342)
(7062)
(7031)
(6642)
(6545)
(6151)
(6103)
学科
(58845)
经济(58788)
管理(42722)
(40278)
(33212)
企业(33212)
方法(31272)
数学(27909)
数学方法(27541)
(25160)
贸易(25151)
(24561)
(21704)
(21080)
税收(20252)
(20082)
(15602)
(14962)
中国(14123)
业经(11738)
(11354)
财务(11321)
财务管理(11299)
地方(11162)
企业财务(10576)
(10219)
出口(10211)
出口贸易(10211)
农业(9792)
技术(9267)
机构
学院(198251)
大学(197553)
(89301)
经济(87847)
管理(81033)
理学(71507)
理学院(70874)
管理学(69795)
管理学院(69433)
研究(59275)
(45080)
中国(44102)
(38200)
财经(35497)
(32477)
科学(32368)
经济学(28808)
中心(28278)
(27446)
财经大学(26619)
经济学院(26545)
业大(26218)
(26026)
(25048)
研究所(23260)
(22772)
北京(22712)
(22475)
商学(22305)
师范(22264)
基金
项目(142088)
科学(113867)
基金(106869)
研究(106109)
(91848)
国家(91173)
科学基金(80273)
社会(70488)
社会科(67238)
社会科学(67224)
基金项目(56752)
(53426)
自然(50722)
自然科(49655)
自然科学(49643)
自然科学基金(48743)
教育(48350)
(45443)
资助(43039)
编号(42425)
(32845)
成果(32613)
重点(31409)
(30724)
国家社会(30607)
(30299)
教育部(29195)
人文(28928)
创新(28791)
(28313)
期刊
(84319)
经济(84319)
研究(60572)
(34508)
中国(29674)
管理(27868)
学报(25392)
科学(23168)
(21371)
大学(20537)
学学(19583)
(17286)
技术(17171)
财经(16043)
经济研究(15767)
(15480)
(15438)
国际(15419)
农业(15151)
教育(14732)
业经(14141)
(13748)
税务(13686)
(13334)
金融(13334)
问题(13125)
财会(9476)
商业(9471)
技术经济(8959)
世界(8859)
共检索到280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春  
出口涉税政策的变化对企业选择出口加工贸易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税收筹划视角,结合财税政策解析,系统探讨了各种可能情形下企业出口加工贸易方式的抉择。研究结果表明:衡量企业税负时,须综合考量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及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的影响。加工复出口收入、免税进口料件、征退税率之差及国内耗用材料等都会导致不同的税负,且影响企业税负的因素随出口加工情形不同而变化,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研究结论为企业厘清税收筹划路径实现价值最大化及征税部门的监管政策导向提供了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安仲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394倍。由于加工贸易方式本身的特性,其所提供的税收和对GDP的拉动作用有所不同。本文从税收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对加工贸易的抉择,从控制风险和快速拉动GDP增长的需要出发,起步阶段选择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比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更有优势。但从长期来看,选择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能够提供更多的税收,对GDP的贡献会更大一些。实际中宜采取中性政策,在起步阶段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同时并举,通过来料加工带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重远  
本文分析了加工贸易出口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认为,现行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优惠于一般贸易的出口退税政策。为了使我国的税收政策从过去的盲目"招商引资"向"选商择资"转变,税收政策更多的应鼓励跨国公司将高技术含量的研发、生产等环节向我国转移。因此,应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出口税收政策,使加工贸易出口税收政策与一般贸易出口税收政策基本一致,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国产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而推动我国自主品牌的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碧云  
本文从微观需求理论出发,构建中国进出口需求的非结构化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1995年1月至2008年8月进出口分贸易方式数据对我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估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结论不同,加工贸易进口的世界收入弹性为负,而加工贸易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正;一般贸易进口的国内收入弹性为正的同时一般贸易出口的价格弹性也为正;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净出口减少,世界收入波动时加工贸易具有更强的稳定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玉  崔日明  姚娜  
加工贸易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给我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但从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来看,我国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只能获得短暂的表面的数字差额,而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随着低价优势的逐步丧失、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我国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出口产品低价竞争的模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海莲  
转变加工贸易增长方式已成为改善我国外贸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现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如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的双重税收标准、对加工贸易高附加值环节的扶持不足等。因此,我国的税收政策应通过加强与产业政策的配合、促进国产料件竞争力的提升等途径来促进加工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贵荣  
新形势下 ,大量外贸企业利用我国出口货物退 (免 )税政策上的缺陷 ,在合法纳税基础上采取一些以减轻税赋为目的纳税技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滨辉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及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和抽象,很多财税人员误读其政策实质。该文对免抵退税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详尽阐述,并指出了税收筹划关键因素是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大小。本文以案例形式,例举了生产企业间接出口方式及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两种税收筹划方法,强调了生产企业在不同贸易背景下对税收筹划方法的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丽芬  谭晶  
原出口退税机制中一些不合理因素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虽然此次改革增加了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改革迫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寻求应对措施的同时,时加工贸易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分析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加工贸易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在新出口退税机制下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子英  田彬彬  
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且是构成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的关键部分,但相关研究对加工贸易的繁荣却没有提供合理的解释。本文发现加工贸易"不征不退"的出口退税制度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获得了长期稳定发展的空间。我们以2004年1月国家下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基于月度的海关数据,运用倍差法研究了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下调4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率显著抑制了出口商品的增长率,其中一般贸易增速下降了28%,加工贸易中的进料加工增速下降17%,而来料加工贸易由于"不征不退",其出口增速不受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因此,这种差异化的退税政策解释了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书博  
2004年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但在实践中,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促进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税收政策因素,研究了目前加工贸易出口退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余淼杰  
本文基于海关细分企业、产品及目的地层面数据,研究中国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份额变化的特征和趋势。数据分析指出2005年后加工贸易出口份额明显下降。本文提出汇率变动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份额的理论机制是,汇率变动导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模式下市场需求和出口利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出口企业贸易模式选择。经验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中国出口加工贸易份额下降,加工贸易出口份额下降在国外需求规模相对更大的行业更明显。基准结论对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都保持成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春辉  张宇晞  
出口型生产企业进口料件的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采用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料件在进口环节不能免税,也不需海关监管。加工贸易方式是俗称"两头在外"的方式,料件进口再加工后要销售到境外,其进口料件可以在进口环节免税,但需要海关监管。进料加工方式进口料件如果转为内销需要补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