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9)
- 2023(13682)
- 2022(12086)
- 2021(11501)
- 2020(9625)
- 2019(22227)
- 2018(22196)
- 2017(42890)
- 2016(23331)
- 2015(26297)
- 2014(26240)
- 2013(25624)
- 2012(23210)
- 2011(20689)
- 2010(20502)
- 2009(18501)
- 2008(17524)
- 2007(15089)
- 2006(13046)
- 2005(11100)
- 学科
- 济(89188)
- 经济(89076)
- 管理(67097)
- 业(63253)
- 企(52596)
- 企业(52596)
- 方法(45169)
- 数学(39585)
- 数学方法(38981)
- 农(24571)
- 财(23268)
- 中国(23112)
- 业经(19674)
- 学(19384)
- 地方(17875)
- 农业(16629)
- 理论(16215)
- 制(15733)
- 贸(15158)
- 贸易(15148)
- 务(14822)
- 财务(14743)
- 财务管理(14712)
- 易(14697)
- 技术(14535)
- 和(14489)
- 环境(14035)
- 企业财务(13920)
- 银(13063)
- 银行(13016)
- 机构
- 大学(320389)
- 学院(317686)
- 管理(130695)
- 济(122601)
- 经济(119854)
- 理学(114239)
- 理学院(113025)
- 管理学(110806)
- 管理学院(110241)
- 研究(99678)
- 中国(73966)
- 京(67300)
- 科学(62793)
- 财(55783)
- 农(48380)
- 业大(48175)
- 所(47888)
- 中心(47587)
- 江(45828)
- 财经(45553)
- 研究所(43940)
- 范(42924)
- 师范(42515)
- 北京(41958)
- 经(41543)
- 农业(37789)
- 州(37465)
- 院(36772)
- 经济学(36461)
- 师范大学(34490)
- 基金
- 项目(226473)
- 科学(178707)
- 研究(165885)
- 基金(164903)
- 家(142794)
- 国家(141609)
- 科学基金(123133)
- 社会(103468)
- 社会科(98013)
- 社会科学(97987)
- 省(88363)
- 基金项目(88142)
- 自然(81432)
- 自然科(79560)
- 自然科学(79542)
- 自然科学基金(78078)
- 教育(77864)
- 划(74602)
- 编号(68448)
- 资助(68146)
- 成果(54321)
- 重点(50223)
- 部(50005)
- 发(47043)
- 创(46962)
- 课题(46298)
- 创新(43751)
- 科研(43625)
- 教育部(43374)
- 大学(42958)
- 期刊
- 济(127043)
- 经济(127043)
- 研究(90176)
- 中国(58804)
- 学报(49693)
- 管理(46945)
- 科学(45494)
- 农(42830)
- 财(42284)
- 教育(39198)
- 大学(38477)
- 学学(35840)
- 技术(29924)
- 农业(29842)
- 融(24748)
- 金融(24748)
- 业经(21551)
- 财经(21400)
- 经济研究(19689)
- 图书(19382)
- 经(18196)
- 问题(16683)
- 理论(16068)
- 科技(15317)
- 技术经济(15236)
- 实践(14979)
- 践(14979)
- 版(14685)
- 业(14615)
- 资源(14101)
共检索到45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兴华 杨洪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指尖上的中国",移动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实践手段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本文根据自学考试本科学生学习时间的零乱性和无规律性,从理论与实践、硬件条件、技术应用等方面对移动学习在自考本科助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旨在提升高职自考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4A学习模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晓燕 韦芳
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及"互联网+移动学习"的当下,有效提高自考专本衔接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文章调查发现,自考学生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完善课程设置,改进助学方法的需求。为此,应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课程设置;创建助学资源,嵌入移动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引领学习策略;创新管理手段,加强自我管理,以提高自考助学质量,实现高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专学生 自学考试 专本衔接 助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晓
自学考试对人才的培养应该顺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保证自学考试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现自考学历助学向专业技能培训方向渗透,提高自考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
关键词:
自考助学与专业培训 衔接教学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玫林 张健
建设职业教育多元开放、协调发展的"立交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开展实践探索,又要有理论先导和政策指引。对专本衔接的逻辑机理、存在的问题、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的研思探求,旨在畅通"立交桥"的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科 本科 衔接 逻辑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玉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学生及自学考试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学考试 “专本衔接” 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成火 张超然
不同教育形式间封闭性强、壁垒高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自考综合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促进自考发展。自考是离学分银行最接近,最有条件探索学分认证、转换和累计制度的一种教育形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丽 苏发全 吴坤 李广超 张凌霄 孙凌宇
文章针对传统手工考勤方式存在的易出错、成本高、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考勤系统的设计思想,阐述了基于位置服务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体系结构设计、核心功能模块设计、考勤报表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给出了位置服务融入移动考勤系统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定位功能与移动考勤的有机结合,为实现考勤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移动考勤系统 基于位置服务 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维强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专本衔接"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专本衔接"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重视体育教育功能,让体育回归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专本衔接 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斌文
以物流业务管理系统为研究目标,结合物流业务管理对实时性的需求,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流实时通信系统。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以提高物流业务实时性作为系统的主要目标,通过实现各种实时性功能,提供更好的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物流业务 移动互联网 实时通信 系统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絮 张春明 邵长兰
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历层次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职业专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本科继续学习。保障“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需要确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跨层次人才培养的内涵,运用类型观的理论视角,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的实体、对象和特征要素。已有的跨层次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学科化、培养方式固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从加强类型化的制度改革、明确类型化人才培养定位和改进类型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专本衔接”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新 林来寿
中高职衔接对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抓住了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厘清了中高职课程的本质区别,减少了有关课程内容和难度的争论。中高职衔接"学习领域"课程对教师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关键是中高职共同开发专业课。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课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春雨 吴振宇 周晓丹 商云晶 秦晓梅 吴雅楠
通过对红外发光管和光电接收管的选型,光栅、反射式光栅、光电位移传感器的设计,以及信号采集与处理、算法、延伸设计等内容的介绍,详述了一种基于简易光栅尺的位移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设计。该系统的教学应用为国内高校面向交叉学科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参考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文常保 时晓文 茹锋 李演明 王飚
针对网络分析仪无线移动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网络分析仪无线移动测量系统。该无线移动测量系统由智能移动端、实验室仪器端和包含WiFi模块的服务器端组成。智能移动端通过WiFi连接到服务器端并向其发送控制命令,服务器端接收到控制命令后通过LAN连接接口向网络分析仪发送SCPI标准控制指令,网络分析仪根据SCPI标准指令来完成测量操作,分析和输出测量结果。通过中心频率为101.764MHz的声表面波器件的测量实验,验证了网络分析仪无线移动测量系统的适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景涛
本文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必然性,提出相应的基于智能移动Agent技术(MA)的解决方案,并针对炼化企业,建立了基于智能移动技术的炼化行业供应链系统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引领 系统衔接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