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10073)
- 2022(8484)
- 2021(8371)
- 2020(6915)
- 2019(15981)
- 2018(16051)
- 2017(29352)
- 2016(16714)
- 2015(18872)
- 2014(18539)
- 2013(16569)
- 2012(14791)
- 2011(13181)
- 2010(12912)
- 2009(10749)
- 2008(9858)
- 2007(8495)
- 2006(6979)
- 2005(5816)
- 学科
- 济(53898)
- 经济(53848)
- 管理(41517)
- 业(40191)
- 企(32709)
- 企业(32709)
- 方法(29320)
- 数学(26849)
- 数学方法(26415)
- 教育(22840)
- 中国(20957)
- 技术(16185)
- 农(14632)
- 财(13795)
- 理论(13464)
- 业经(11342)
- 教学(10996)
- 学(10728)
- 贸(10287)
- 贸易(10283)
- 易(10113)
- 农业(10082)
- 务(8589)
- 财务(8551)
- 财务管理(8536)
- 技术管理(8483)
- 企业财务(8126)
- 地方(7928)
- 和(7440)
- 环境(7380)
- 机构
- 大学(210566)
- 学院(202376)
- 管理(77256)
- 济(77168)
- 经济(75594)
- 理学(68555)
- 理学院(67786)
- 管理学(66285)
- 管理学院(65868)
- 研究(64166)
- 京(43654)
- 中国(39665)
- 范(37451)
- 师范(37224)
- 教育(36340)
- 科学(36331)
- 财(32952)
- 师范大学(30750)
- 中心(29924)
- 江(29466)
- 所(28352)
- 财经(27867)
- 业大(27440)
- 北京(27407)
- 研究所(26181)
- 技术(26160)
- 经(25809)
- 农(24904)
- 经济学(24829)
- 院(23760)
- 基金
- 项目(145221)
- 科学(118428)
- 研究(115591)
- 基金(104031)
- 家(88239)
- 国家(87376)
- 科学基金(76942)
- 社会(73174)
- 社会科(69224)
- 社会科学(69206)
- 教育(63802)
- 省(58077)
- 基金项目(54853)
- 划(50775)
- 编号(49055)
- 自然(47577)
- 自然科(46578)
- 自然科学(46570)
- 自然科学基金(45726)
- 资助(41438)
- 成果(40769)
- 课题(36282)
- 部(35188)
- 重点(33907)
- 创(32337)
- 教育部(31957)
- 发(31430)
- 大学(30908)
- 项目编号(30337)
- 规划(30106)
- 期刊
- 济(70974)
- 经济(70974)
- 研究(66675)
- 教育(64027)
- 中国(48241)
- 管理(27188)
- 学报(26600)
- 技术(26021)
- 财(25512)
- 科学(25323)
- 大学(24204)
- 农(20856)
- 学学(20003)
- 职业(15915)
- 农业(15191)
- 财经(13766)
- 经(11959)
- 经济研究(11827)
- 业经(11359)
- 融(10981)
- 金融(10981)
- 坛(10663)
- 论坛(10663)
- 技术经济(10417)
- 技术教育(10183)
- 职业技术(10183)
- 职业技术教育(10183)
- 科技(10064)
- 图书(9868)
- 发(9222)
共检索到29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成荣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高校应通过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掌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等措施,充分利用和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正亚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呈现新的特征,"00后"高职新生思想行为表现出新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00后"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加强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创新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创新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创新载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高职新生网络自律意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云光 张凤寒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推动着高校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指引着我们逐步革新传统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建构基于移动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简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平台"),围绕着提升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与喜爱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以"高校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与需求调查"为基础,对影响平台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模型建构和实证分析,有助于推动优化平台的建构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秀欣 栾声越
"互联网+"是我国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状态,可以与各种传统行业组合,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我们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禹辛 刘希宁 李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培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由重庆工商大学徐阔编写的《"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全面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总览全书,主要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从理论课、信仰教育方面体现丰富的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创新方面,该书重点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宇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认识移动互联网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双重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发挥网络优势,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奇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各个角落,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迷失自己,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内容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成熟、教育内容和方式单调,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光华 钟京凤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内容、范围、时间的不确定性,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把评价体系归结为4个准则15个指标,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把最终的计算结果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实践中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关键词:
大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国旗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管理、保障和评估机制建设,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强化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改进网络管理和监控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正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促进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新的发展阶段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条件和困境。大学生思想教育关乎整个社会思想发展趋势和动态,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与思潮影响和冲击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汲取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教材研究视野开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留军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思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有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思想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心
面对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新特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做好大学生内生文化张力的引导与调控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把握好客观规律,不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积极重构思想教育工作范式和教学方法。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编者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赵攀
互联网+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从互联网+时代涵义及研究的意义谈起,从依托互联网建立网站到开发和利用手机App软件为教育服务着手,从创新研究概况分析为突破口试图找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