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2)
- 2023(8087)
- 2022(6944)
- 2021(6770)
- 2020(5643)
- 2019(13207)
- 2018(12952)
- 2017(24186)
- 2016(13420)
- 2015(15560)
- 2014(15216)
- 2013(13780)
- 2012(12109)
- 2011(10787)
- 2010(10202)
- 2009(8588)
- 2008(7691)
- 2007(6302)
- 2006(4911)
- 2005(3853)
- 学科
- 济(44324)
- 经济(44281)
- 管理(35387)
- 业(32181)
- 企(27061)
- 企业(27061)
- 方法(25601)
- 数学(23287)
- 数学方法(22875)
- 中国(12624)
- 农(11420)
- 财(11356)
- 理论(11263)
- 教育(10537)
- 教学(9904)
- 业经(9603)
- 技术(8332)
- 贸(8277)
- 贸易(8276)
- 易(8103)
- 务(7752)
- 财务(7718)
- 财务管理(7703)
- 农业(7527)
- 企业财务(7337)
- 地方(7102)
- 学(7001)
- 和(6770)
- 环境(6293)
- 制(6195)
- 机构
- 大学(169738)
- 学院(165961)
- 管理(67587)
- 济(62787)
- 经济(61521)
- 理学(60292)
- 理学院(59586)
- 管理学(58231)
- 管理学院(57907)
- 研究(47489)
- 京(33598)
- 中国(31698)
- 科学(28529)
- 财(27154)
- 范(25264)
- 师范(25036)
- 业大(24346)
- 中心(23579)
- 江(23296)
- 财经(23111)
- 农(22421)
- 经(21413)
- 所(20344)
- 北京(20138)
- 师范大学(20108)
- 技术(19948)
- 经济学(19599)
- 研究所(18994)
- 教育(18666)
- 州(18336)
- 基金
- 项目(124812)
- 科学(100661)
- 研究(95017)
- 基金(90651)
- 家(77497)
- 国家(76831)
- 科学基金(68510)
- 社会(60079)
- 社会科(56932)
- 社会科学(56918)
- 省(50286)
- 教育(49394)
- 基金项目(48727)
- 自然(44522)
- 自然科(43618)
- 自然科学(43609)
- 自然科学基金(42806)
- 划(42487)
- 编号(39710)
- 资助(36173)
- 成果(31155)
- 部(28770)
- 重点(28307)
- 创(27782)
- 课题(27607)
- 大学(26859)
- 教育部(25851)
- 发(25623)
- 创新(25586)
- 人文(24996)
共检索到225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荣兵 刘孝群
网络社交是大学生钟爱的社交方式。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充满利他、关爱、文明、容忍力等积极的公众品质,那么该个体也更容易形成相应的品质,并回馈社会,促进良性循环。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技能的培养,以便大学生降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进积极情绪,获得社交习得性乐观,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网络社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璋斌 江帆
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挫折耐受能力,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培养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质素、社会亲和力的新的思维方式,更加能够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和积累,在提高青年大学生心理挫折耐受能力方面,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挫折耐受 青年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玮
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回顾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阐述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情绪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挖掘与培养以及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建立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平爱红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乐观的态度、稳定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和做事风格。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心理学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性更为突出。心理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主要包括调整课程目标、植入思政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巧莲
当代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也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积极心理学与当前“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教育理念相符,将其用于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特点,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大学生 健康心理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汉红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背景下,自主创业成了新的就业方式,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经验、经历及阅历,在创业过程经常遇到各种风险,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能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天适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浪潮,其理念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需求高度契合。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还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成功创业。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还面临着社会创业环境不佳、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足、家庭的基础作用发挥不足以及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等困境。对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还需通过优化社会创业环境,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工作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创业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强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丰富高校双创教育的内涵,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群体心理特征、创业动机不足、心理韧性薄弱及外部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要将积极心理学有机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积极创业环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孝群 徐莹 苟亚春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转变问题取向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积极力量、注重正向教学情境创设、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等探索,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培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心理素质 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学 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社团 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明 王雷 李小红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