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6)
2023(10478)
2022(8602)
2021(8542)
2020(7059)
2019(16576)
2018(16544)
2017(30169)
2016(17228)
2015(20048)
2014(20062)
2013(18081)
2012(16087)
2011(14456)
2010(14368)
2009(12299)
2008(11409)
2007(9762)
2006(8106)
2005(6867)
作者
(42092)
(34938)
(34669)
(33355)
(22165)
(16622)
(16150)
(13823)
(13603)
(12360)
(12082)
(11567)
(10981)
(10855)
(10748)
(10679)
(10554)
(10314)
(10086)
(9996)
(8587)
(8423)
(8345)
(8140)
(7852)
(7841)
(7776)
(7550)
(6950)
(6912)
学科
(56504)
经济(56451)
管理(43117)
(39001)
(32887)
企业(32887)
方法(32516)
数学(29704)
数学方法(29006)
教育(23087)
中国(20775)
理论(15376)
(14337)
(14308)
教学(12343)
(11635)
业经(11510)
技术(10789)
(9368)
农业(9322)
财务(9314)
财务管理(9294)
(9178)
贸易(9173)
(8958)
地方(8847)
企业财务(8788)
(8558)
(8422)
(7818)
机构
大学(224377)
学院(217030)
管理(83833)
(78223)
经济(76384)
理学(74353)
理学院(73429)
管理学(71501)
管理学院(71066)
研究(67378)
(47336)
中国(43052)
科学(39786)
(39759)
师范(39497)
教育(37806)
(34798)
师范大学(32456)
(31602)
中心(31482)
(30276)
北京(29918)
业大(29790)
财经(28776)
研究所(27968)
技术(27650)
(27179)
(26534)
(25168)
(24829)
基金
项目(154089)
科学(125142)
研究(120423)
基金(110096)
(93897)
国家(92991)
科学基金(81946)
社会(74292)
社会科(70256)
社会科学(70240)
教育(66806)
(61805)
基金项目(57446)
(54262)
自然(52613)
编号(51807)
自然科(51515)
自然科学(51505)
自然科学基金(50549)
资助(45249)
成果(43134)
课题(38409)
(36500)
重点(36030)
(33340)
(32939)
教育部(32916)
大学(32526)
项目编号(31867)
(31618)
期刊
(73493)
经济(73493)
研究(69600)
教育(66777)
中国(49779)
管理(30292)
学报(28795)
(27452)
科学(27344)
技术(26571)
大学(25676)
(22875)
学学(21352)
职业(16794)
农业(16310)
财经(13942)
(12507)
金融(12507)
业经(12431)
经济研究(12019)
(12005)
图书(10978)
统计(10769)
技术教育(10652)
职业技术(10652)
职业技术教育(10652)
(10162)
(9948)
论坛(9948)
(9824)
共检索到30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琪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目标偏离、内容片面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方面的弊端。用积极心理学去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及环境等方面就要有所改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得以体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忠勋   朱静琳  
<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其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忽视了个体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勋  易敏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丽  蔺子雨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将关注点转向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提倡用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个体发展。文章在阐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佩杰  宋凤宁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受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扭转了心理学过于关注负性心理的局面,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论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尝试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雄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