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8)
2023(14118)
2022(11369)
2021(10889)
2020(8893)
2019(20113)
2018(20129)
2017(38236)
2016(20946)
2015(23582)
2014(23729)
2013(22159)
2012(19935)
2011(17575)
2010(17585)
2009(15894)
2008(15404)
2007(13844)
2006(11990)
2005(10673)
作者
(54250)
(45334)
(45222)
(43331)
(29054)
(21510)
(20694)
(17622)
(17396)
(16559)
(15307)
(15214)
(14413)
(14095)
(13902)
(13868)
(13560)
(13504)
(13159)
(12979)
(11192)
(10919)
(10901)
(10565)
(10247)
(10218)
(10182)
(9880)
(9050)
(8845)
学科
(79569)
经济(79483)
管理(62742)
(58525)
(48383)
企业(48383)
方法(34785)
数学(29802)
数学方法(29349)
中国(24549)
(24362)
(22646)
业经(19293)
农业(16266)
理论(15829)
地方(15571)
(15398)
技术(14282)
(14271)
贸易(14263)
(14223)
(14130)
财务(14070)
财务管理(14033)
(13879)
(13826)
企业财务(13322)
(13201)
银行(13190)
(12742)
机构
学院(281493)
大学(280514)
(114998)
经济(112507)
管理(110414)
理学(94928)
理学院(94016)
管理学(92297)
管理学院(91764)
研究(87027)
中国(67169)
(57371)
(55726)
科学(50414)
财经(43668)
(43598)
中心(41935)
(40576)
(39707)
(38700)
(38274)
师范(37960)
业大(37157)
研究所(36334)
经济学(35644)
北京(35463)
(34720)
(32413)
财经大学(32356)
经济学院(32090)
基金
项目(186099)
科学(148356)
研究(144630)
基金(133409)
(113123)
国家(112122)
科学基金(98708)
社会(91014)
社会科(86251)
社会科学(86234)
(73913)
基金项目(69809)
教育(68722)
自然(61426)
编号(61252)
(61010)
自然科(60031)
自然科学(60019)
自然科学基金(58927)
资助(53794)
成果(50620)
课题(42207)
重点(41515)
(41434)
(40312)
(40091)
项目编号(37742)
国家社会(37262)
创新(37225)
教育部(36594)
期刊
(126602)
经济(126602)
研究(84604)
中国(57785)
(45046)
管理(42580)
教育(41370)
学报(35873)
(35174)
科学(34753)
大学(29774)
技术(27823)
(26958)
金融(26958)
学学(26921)
农业(23903)
业经(21647)
财经(21521)
经济研究(19676)
(18559)
图书(17049)
问题(16706)
科技(13613)
技术经济(13552)
(13448)
论坛(13448)
理论(13355)
(13159)
现代(12940)
财会(12906)
共检索到421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炜  杨忠泰  
高校科研奖励政策的"指标—量化—奖励"模式存在奖励形式的一致性、奖励内容和依据的统一性等同质化问题,已严重脱离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内涵属性,它异化科研求真创新的本质和科研创新目标,并在奖励内容、奖励次数存在严重重复奖。为此,应首先建立起以形式服从内容、手段服务目的以质量为导向的内涵评价体系,并切实解决科研评价中定量指标偏离质量属性的问题;其次,按照科技部、教育部新规要求,尽快取消科研论文奖励,并逐步取消相关重复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顽强  熊小刚  李月  
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意愿会受到个人特征和奖项特征的影响。通过网络电子邮件调查法收集了536份有效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后发现,科研人员的个人特征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奖项特征中的设奖主体、奖励力度、奖项知名度和奖后效应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要通过规范设奖主体、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项知名度和提升奖后效应等措施来增加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五湘  柯常取  黄海南  刘志辉  周飞跃  姜大利  
根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奖励政策的调研结果,分析了我国地方科技奖励政策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北京市科技奖励政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易斯  
科技奖励对促进创新技术的产生,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专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做好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同凡响。文章对科研院所自主创新模式下的科技奖励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聪  彭嘉雄  
本文首先给出了科技奖励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科技奖励的智能评审模型。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评审模型,文章的最后介绍了怎样使用本文的方法获得综合评审的最终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书华  王炎坤  刘燕美  
影响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诸因素探析华中理工大学钟书华王炎坤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刘燕美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就是对科技奖励进行等级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去判定社会生活中具体奖项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把奖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研究影响科技奖励社会分层的因素,有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书华,王炎坤  
在我国,项目奖和个人奖的讨论可分为科技奖励对象、项目奖存在的问题、青年科技奖和项目奖和个人奖调整4个部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书华  王炎坤  
本文讨论了国家科技奖励中项目奖与个人奖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原则和具体方案,指出方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唐俊  
在不完全信息下科研奖励机制的设计面临激励问题。为使高效率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质量不降低,需要给予比完全信息下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更多的奖励。在确定不同科研成果质量的奖励差别时,不仅要考虑劳动成本,还要考虑高效率科研人员和低效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劳动的差异。当奖励机制能够使高效率科研人员不模仿低效率人员的行为时,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才会增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昆仑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主要代表,科技奖励的设置代表了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而印度地处东南亚,毗邻中国,是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科技奖励的设置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点。选择美国和印度科技奖励为研讨对象,分析两国科技奖励的发展轨迹、奖励对象和评审方式,并与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作一简单比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忠泰  
从70所公立样本高校"科研奖励办法"政策文本内容及其7类16种奖项共计651频次计量结果发现: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是奖励对象的重点;奖励对象多少与样本高校类型和层次呈反方向变化;各类型高校对ESI高被引论文等特别是教学型高校对各个等级科研项目存在严重的重复奖;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大小与高校类型和层次也呈反方向变化,一些教学型高校对各级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往往存在大于或等于科研项目经费本身等极不合理的现象。公立高校的科研奖励和奖励过度违背科研劳动及知识发展流程理论。最后提出对策:提高保健层,试行年薪制;保障基本承认层,提高声誉奖;完善和规范提高层与特别奖励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铁铮 ,吴佐明  
1990年7月,国家科委奖励办的同志围绕改革科技奖励工作,为奖励立法作准备这个中心,在东北三省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现分三个方面简报如下: 一、科技奖励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有力杠杆,它利于增强人们的科技意识,使科研选题,科技投入到成果产出的所有科技工作环节,互为条件、互促互补、良性循环,促进了健康的科技工作环境和良好运行机制的形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婉琼  
在现阶段的企业并购重组中,一方面考虑到高成长性标的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同时为激励标的企业核心人员获取更多权益,并购双方签署业绩奖励条款已成为愈加常见的事项。然而与签署业绩奖励条款并购重组数量日益增多和形式愈加多样相对应的是会计准则的缺失和不规范,企业对于并购重组中业绩奖励的会计处理存在较高的随意性,业绩奖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差异会对企业的资产重组报告和财务报表产生严重影响,更有甚者会给企业的利润操纵创造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敏  时茜茜  蒋力飞  
中国高校科技奖励工作是我国教育战线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是高校科研工作者获得国家各级科技奖励的重要衡量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对科技奖励的经济效益进行界定,接下来对2006—2010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十一五"期间中国高校在科技奖励制度激励下科研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分布与发展规律,在肯定现有科技奖励制度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剖析科技奖励经济效益申报的现状,指出现有制度的弊端,最后为"十二五"及今后高校科技奖励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钱健  刘亦文  
文章将定性评价信息用L-R型三角模糊数表示,为根据模糊决策矩阵作出合理的评价,提出了一种各分量均为三角模糊数的模糊矢量的比较方法——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并结合一科技奖励评价实例来说明此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