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6)
- 2023(17321)
- 2022(15037)
- 2021(14111)
- 2020(11868)
- 2019(27173)
- 2018(26909)
- 2017(51359)
- 2016(27971)
- 2015(31447)
- 2014(31276)
- 2013(30426)
- 2012(27714)
- 2011(24820)
- 2010(25022)
- 2009(22718)
- 2008(21955)
- 2007(19332)
- 2006(16895)
- 2005(14835)
- 学科
- 济(103419)
- 经济(103268)
- 管理(87776)
- 业(82153)
- 企(70136)
- 企业(70136)
- 方法(47931)
- 数学(41314)
- 数学方法(40699)
- 财(30339)
- 中国(29460)
- 农(28919)
- 制(25103)
- 业经(24913)
- 技术(23062)
- 学(21666)
- 地方(20555)
- 理论(20236)
- 农业(19192)
- 务(19014)
- 财务(18932)
- 财务管理(18890)
- 银(17975)
- 银行(17926)
- 企业财务(17920)
- 贸(17511)
- 贸易(17498)
- 和(17107)
- 易(16996)
- 行(16995)
- 机构
- 大学(385763)
- 学院(384234)
- 管理(154455)
- 济(149551)
- 经济(146025)
- 理学(133586)
- 理学院(132152)
- 管理学(129775)
- 管理学院(129050)
- 研究(123226)
- 中国(92243)
- 京(81457)
- 科学(75467)
- 财(72046)
- 所(59821)
- 农(58357)
- 江(58258)
- 中心(57865)
- 财经(56921)
- 业大(56073)
- 研究所(54133)
- 经(51691)
- 北京(51076)
- 范(51071)
- 师范(50606)
- 州(46582)
- 院(45371)
- 农业(45127)
- 经济学(44672)
- 财经大学(42456)
- 基金
- 项目(264910)
- 科学(209400)
- 研究(197382)
- 基金(191095)
- 家(165017)
- 国家(163596)
- 科学基金(142187)
- 社会(123518)
- 社会科(116985)
- 社会科学(116957)
- 省(105052)
- 基金项目(101562)
- 教育(92874)
- 自然(92029)
- 自然科(89923)
- 自然科学(89901)
- 自然科学基金(88276)
- 划(87690)
- 编号(81259)
- 资助(77858)
- 成果(66105)
- 重点(59063)
- 部(58586)
- 创(58341)
- 课题(56407)
- 发(55550)
- 创新(53879)
- 制(51248)
- 教育部(50881)
- 项目编号(50444)
- 期刊
- 济(164037)
- 经济(164037)
- 研究(113601)
- 中国(81689)
- 管理(58879)
- 学报(58262)
- 财(56706)
- 科学(54069)
- 农(52497)
- 教育(52313)
- 大学(45664)
- 学学(42406)
- 技术(36932)
- 农业(35911)
- 融(33282)
- 金融(33282)
- 财经(27853)
- 业经(27001)
- 经济研究(24729)
- 经(23788)
- 图书(21365)
- 科技(21131)
- 问题(20786)
- 业(18676)
- 技术经济(18659)
- 理论(18647)
- 版(17849)
- 实践(17108)
- 践(17108)
- 坛(17030)
共检索到56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峰 刘宇航 罗长富 李思经
科研院所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研究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着手,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生教育机制在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剖析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的特色优势,同时提出完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院所 研究生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庞鑫培
对当前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由"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知行统一"的科研方式、"因材施教"的培养形式构成的三维"立体化"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靳久强 张风华 熊浩平
系统分析了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并根据自身办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优入、精教、慎立、严出”的八字办学方针,指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严把“招生、授课、开题、答辩”四关,开展有科研院所特色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鹏
人才作为科研院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我国才能从科技创新领域的"跟跑"变为"并跑""领跑"。文章结合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人才观为指引,结合国家人事人才政策,探索科研院所如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
人才竞争 新时代 科研院所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改玲 蔡琼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建立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科群 研究生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床木 吴伟 王恩涛 陈黎明
科研院所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为例,总结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探索与初步成效,分析了招生规模较小、培养模式单一、招生类别复杂、安全问题时发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及完善管理措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研究生培养 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红霞 李婷国
科研院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张红霞李婷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生源基础的分析、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与西方发达国家方案的对比,以及正在实施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课程改革方案的初步调查,提出了研究所系统提高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在于采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建飞 吴太山 吴书光 尹承梅
通过阐述交叉学科的特性,分析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构建问题。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起郁 陈秋华
本文针对林业发展新阶段和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主要问题,对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初步探讨,提出林业定向培养、教育培训、人才储备等人才增量机制和项目带动、市场评价、过程激励等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并提出以科学人才观念为导向、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造良好育才氛围是实现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林业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蓉
当前,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针对研究生素质发展需求,有必要构建一套面向全体、兼顾个性、科学合理的研究生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从而引导研究生关注自身素质发展,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人才 综合考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韦成龙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机制。
关键词: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动力机制 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 跨界 协同机制 先进制造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仕龙 王海峰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来承担起建设重任。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科技活动中最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性高的优秀人才。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为例,从需求分析、特色优势、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什么样的培养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从而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上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科技界和教育界愈加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界与教育界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方案在满足终身学习社会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