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6)
- 2023(15821)
- 2022(13805)
- 2021(12887)
- 2020(10975)
- 2019(25184)
- 2018(24711)
- 2017(47244)
- 2016(25792)
- 2015(28763)
- 2014(28376)
- 2013(27904)
- 2012(25331)
- 2011(22945)
- 2010(22310)
- 2009(20232)
- 2008(19315)
- 2007(16510)
- 2006(14227)
- 2005(11995)
- 学科
- 济(96384)
- 经济(96284)
- 管理(72723)
- 业(68042)
- 企(56870)
- 企业(56870)
- 方法(49464)
- 数学(43564)
- 数学方法(42953)
- 农(25615)
- 中国(25262)
- 财(24481)
- 学(23778)
- 业经(21510)
- 地方(19202)
- 贸(18213)
- 贸易(18205)
- 易(17698)
- 农业(17388)
- 和(16349)
- 技术(16121)
- 理论(16063)
- 务(16053)
- 财务(15981)
- 财务管理(15949)
- 环境(15776)
- 企业财务(15095)
- 制(15063)
- 划(13794)
- 银(12534)
- 机构
- 大学(360595)
- 学院(354955)
- 管理(144253)
- 济(134463)
- 经济(131561)
- 理学(126637)
- 理学院(125199)
- 管理学(122716)
- 管理学院(122074)
- 研究(114767)
- 中国(81782)
- 科学(76911)
- 京(75483)
- 农(63757)
- 业大(60087)
- 财(58226)
- 所(57079)
- 研究所(53192)
- 中心(52630)
- 农业(50633)
- 江(49790)
- 财经(48528)
- 范(47400)
- 师范(46822)
- 北京(46545)
- 经(44425)
- 院(42097)
- 州(41333)
- 经济学(39708)
- 技术(38131)
- 基金
- 项目(259853)
- 科学(202747)
- 基金(188119)
- 研究(182809)
- 家(166722)
- 国家(165397)
- 科学基金(141452)
- 社会(114347)
- 社会科(108457)
- 社会科学(108427)
- 省(102093)
- 基金项目(100985)
- 自然(95181)
- 自然科(92997)
- 自然科学(92969)
- 自然科学基金(91272)
- 划(86622)
- 教育(84056)
- 资助(76817)
- 编号(74365)
- 成果(58289)
- 重点(58079)
- 部(56094)
- 发(54367)
- 创(53986)
- 科研(50812)
- 创新(50403)
- 课题(49756)
- 计划(49376)
- 大学(47819)
- 期刊
- 济(132879)
- 经济(132879)
- 研究(93348)
- 学报(67176)
- 中国(60296)
- 科学(55846)
- 农(55490)
- 大学(49606)
- 管理(48501)
- 学学(45220)
- 财(43048)
- 农业(38802)
- 教育(36254)
- 图书(35689)
- 技术(30174)
- 书馆(26489)
- 图书馆(26489)
- 业经(23177)
- 融(22581)
- 金融(22581)
- 财经(22206)
- 经济研究(21643)
- 业(20285)
- 科技(19081)
- 经(18965)
- 版(17884)
- 问题(17667)
- 业大(17439)
- 技术经济(16710)
- 情报(16707)
共检索到49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颖
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提出类元h指数,结合元h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标准化(h,g,R)指数及元标准化(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的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建国
文章从发文量,核心期刊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科研项目等几个指标对天津市18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图书馆和个人的学术研究影响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高校图书馆 分析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秋茹 何贝 黄水清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呈现科学研究活动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学术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有利于学术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方法/过程]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完整、全面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从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出发,设置多级评价指标,并选取CBKCI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103本学术图书作为研究样本,收集相应的指标数据,采用CRITLC赋权法、TOPSIS法对103个样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和方法,考虑了科研学者、读者、图书本身等因素,较全面地反映出学术图书影响力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易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郦金花
利用CSSCI(1998~2002)生成的影响因子等指标和相应数据,初步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颖
运用h指数及衍生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计算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h指数、g指数、R指数、标准化(h,g,R)指数及h指数的年代增长速率(hy)的方法,有助于对各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水平较低;h指数及衍生h指数能够很好地结合传统计量指标对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标准化(h,g,R)指数对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比单一指标更加公正合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洁琴 冯婷婷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光祚
文章讨论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针对这个我国图书馆学界当前比较薄弱的领域,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晋生
文章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刘芳
本文以1998—2007年的CSSCI引文数据为基础,筛选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2006年度h指数大于等于10的研究者,对这些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的低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景娣 田稷 缪家鼎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定义和一般对核心期刊影响力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评述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一文中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文中相应数据的重新统计和计算,发现文中数据普遍存在错误,部分数据因统计错误和计算错误以致严重影响排序结果;对6种重点期刊给出了相应的更正数据。
关键词:
核心期刊 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华锋 袁勤俭
[目的/意义]新媒体背景下,对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为准确把握并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相关性、学者机构国际影响力评价和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存在“利用复杂网络和补充计量学方法对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的应用性研究较少”,“关于我国主办的社会科学领域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以及中文期刊被外文期刊引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等问题。引入反映社会影响力的补充计量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学术成果 国际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宁 宋振世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电子图书的学术价值及其利用规律,为电子书采购提供决策依据。利用分组比较、描述性统计分析、散点图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等方法,对Springer平台数学科学14 742本电子图书的Bookmetrix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下载和被引指标覆盖率较高,其他社会媒体影响力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教育功能的教科书拥有较高的下载频次,学术功能的专著获得了更多的被引频次;Mendeley读者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新书具有相对较高的下载频次,而老书具有相对较高的被引频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洁琴 张欣欣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术图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必要对其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方法/过程]结合已有研究和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图书在线交流特点,基于国内网络媒体平台挖掘Altmetrics指标,探索建立一套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并以14—16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权分析。[结果/结论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数据相差较大,不同平台指标之间相关性偏低;高质量学术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不同评价维度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别。作者需增强开放科学理念,重视并主动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宣传学术图书;推动建立社会影响力数据集成平台,保障数据有效性和稳定性;加强图书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更全面评价哲社学术图书影响力;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