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7)
- 2023(13509)
- 2022(11267)
- 2021(10450)
- 2020(8652)
- 2019(20081)
- 2018(19740)
- 2017(37390)
- 2016(20269)
- 2015(23206)
- 2014(23207)
- 2013(22023)
- 2012(20414)
- 2011(18335)
- 2010(18422)
- 2009(15900)
- 2008(15176)
- 2007(13139)
- 2006(11447)
- 2005(10097)
- 学科
- 济(86299)
- 经济(86224)
- 管理(54287)
- 业(51763)
- 企(41105)
- 企业(41105)
- 方法(37050)
- 数学(33005)
- 数学方法(32348)
- 中国(26052)
- 农(23415)
- 地方(21943)
- 业经(19215)
- 财(17347)
- 理论(16069)
- 农业(15968)
- 学(14760)
- 技术(14757)
- 贸(13999)
- 贸易(13986)
- 易(13514)
- 制(13289)
- 银(13152)
- 银行(13132)
- 融(13046)
- 金融(13044)
- 行(12706)
- 环境(12497)
- 和(12476)
- 发(12440)
- 机构
- 学院(277578)
- 大学(268532)
- 济(110161)
- 经济(107824)
- 管理(105794)
- 理学(91061)
- 研究(90460)
- 理学院(90081)
- 管理学(88142)
- 管理学院(87650)
- 中国(67593)
- 京(57315)
- 科学(54913)
- 财(48905)
- 所(43914)
- 中心(42359)
- 农(42135)
- 江(42114)
- 研究所(39835)
- 业大(39059)
- 财经(38818)
- 范(38289)
- 师范(37907)
- 技术(36568)
- 北京(36047)
- 经(35394)
- 州(34094)
- 院(33373)
- 经济学(33328)
- 农业(32516)
- 基金
- 项目(187868)
- 科学(149408)
- 研究(142584)
- 基金(132971)
- 家(114646)
- 国家(113628)
- 科学基金(99112)
- 社会(88268)
- 社会科(83675)
- 社会科学(83658)
- 省(77013)
- 教育(69965)
- 基金项目(69784)
- 划(64029)
- 自然(63324)
- 自然科(61940)
- 自然科学(61928)
- 自然科学基金(60744)
- 编号(60713)
- 资助(55090)
- 成果(47515)
- 发(44890)
- 课题(43163)
- 重点(42979)
- 部(41142)
- 创(40384)
- 创新(37470)
- 项目编号(36169)
- 教育部(35917)
- 发展(35776)
- 期刊
- 济(121234)
- 经济(121234)
- 研究(80007)
- 中国(60927)
- 教育(45402)
- 管理(41313)
- 农(38750)
- 学报(38152)
- 科学(37303)
- 财(37093)
- 技术(32344)
- 大学(30639)
- 学学(28551)
- 农业(27120)
- 融(24571)
- 金融(24571)
- 业经(21677)
- 经济研究(19975)
- 财经(18858)
- 职业(16913)
- 经(16277)
- 问题(15441)
- 业(14759)
- 技术经济(13814)
- 坛(13715)
- 论坛(13715)
- 统计(13710)
- 图书(13170)
- 科技(12945)
- 策(12648)
共检索到41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涛 李旋
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交叉整合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这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统筹各面的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改革促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观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莉娜 赵海军 刘奇
创新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它把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追求的基本目标,把教育过程变为创新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优良的心理品质,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要为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飞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入手,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指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耀焜
办好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一个目标",正确处理"两个关系",抓好"三个教育",即明确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正确处理高职教育与社会市场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理论与技能教育、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 技能 市场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菲
文章在阐述非均衡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均衡发展理论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依托行业企业重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面提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江苏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劲柏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不同个人发展路径的、具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统一教学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预测人才市场走势,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创新型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存在倾向性、教学功能单一灵活性差、产学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文章提出从打造师资队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春红
文章从价值导向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价值活动的重构与创新,最终使参与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共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各参与方对合作的满意度受多种利益因素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校企合作的发展;政策支持、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关系管理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令秋 秦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化、动态性、实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生源结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以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人才 培养模式 传统途径 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培 张凤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自身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指导思想的滞后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支撑,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先导,逐步发展成为依托行业产业链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应
文章在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透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并设计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运行方案。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创业教育 教学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郝兆印 孙雪 任柏华 姚士谋
21世纪被誉为"城市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1.3%,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环境负荷加重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模式亟待创新。本文在从城市发展质量、城乡二元矛盾、城市社会分层和资源环境危机等方面阐释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提出,今后应该采取多元集约型协调发展的人本城市化模式,并从发展速度、扩张模式、动力机制、区域分工、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化新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路径 科学发展观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卢小青 徐小强
企业竞争,人才为本。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围绕企业战略开展工作,如何为业务发展生产和经营"人才产品",保障快速发展中的企业不断开辟新的"蓝海"。江中集团党委副书记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卢小青与同行一起分享该公司基于业务快速发展下的人才快速培养和复制的有效做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烈强 张志霞 金传伟 唐新宇
"订单式"培养是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已成为目前比较活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由于人才市场趋于饱和与合作各方利益明显不均衡,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分析该模式的利弊,强调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将"订单班"办成教育与职业共融体的三大发展策略:学校通过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填实"订单班"的载体;以地区或地域性行业或产业为合作对象,做大合作联合体;由有较强实力的本科大学、企业和高职学院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利益共同体举办"订单班"。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班” 高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