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0)
2023(18925)
2022(15920)
2021(14627)
2020(12186)
2019(28071)
2018(27678)
2017(52470)
2016(28327)
2015(31896)
2014(32014)
2013(31652)
2012(29470)
2011(26689)
2010(26752)
2009(24673)
2008(24351)
2007(22102)
2006(19310)
2005(17691)
作者
(82428)
(69137)
(68545)
(65213)
(43706)
(32993)
(31306)
(26768)
(26167)
(24589)
(23428)
(23394)
(22023)
(21856)
(21403)
(21283)
(20511)
(20506)
(19803)
(19729)
(17262)
(16966)
(16718)
(15735)
(15583)
(15473)
(15361)
(15207)
(13881)
(13763)
学科
(121401)
经济(121256)
管理(89312)
(83050)
(68620)
企业(68620)
方法(49333)
数学(42582)
数学方法(42053)
中国(34983)
(33089)
(31666)
地方(29457)
业经(27854)
(26270)
(24875)
技术(23114)
农业(22266)
环境(21791)
(21300)
银行(21261)
(20806)
贸易(20789)
(20466)
金融(20461)
(20401)
(20101)
(19154)
财务(19083)
财务管理(19031)
机构
学院(406225)
大学(405155)
(167036)
经济(163433)
管理(156149)
研究(139097)
理学(133342)
理学院(131826)
管理学(129548)
管理学院(128775)
中国(106930)
(86596)
科学(84986)
(79482)
(69924)
(66598)
中心(65211)
(63688)
研究所(62995)
财经(61819)
业大(58882)
(55872)
北京(54612)
(53965)
师范(53388)
农业(51817)
(50712)
经济学(50711)
(50356)
经济学院(45588)
基金
项目(269322)
科学(213534)
研究(198334)
基金(194646)
(169424)
国家(167984)
科学基金(144786)
社会(126110)
社会科(119603)
社会科学(119577)
(107361)
基金项目(102971)
自然(92948)
教育(91786)
自然科(90751)
自然科学(90728)
(90135)
自然科学基金(89100)
编号(80391)
资助(78466)
成果(65338)
(61702)
重点(61407)
(59511)
(59259)
课题(56517)
创新(55117)
国家社会(52113)
(51547)
科研(51438)
期刊
(190122)
经济(190122)
研究(120662)
中国(88046)
(63177)
学报(61194)
(60841)
管理(60637)
科学(58353)
教育(47797)
大学(47108)
学学(44076)
农业(41193)
(40252)
金融(40252)
技术(38587)
业经(31719)
财经(30631)
经济研究(29808)
(26371)
问题(24693)
(22501)
技术经济(20898)
科技(20272)
图书(19399)
(19035)
统计(18944)
(18921)
理论(18851)
商业(18288)
共检索到620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刘立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一个巨大系统,主要由低碳知识生产系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低碳创新政策系统、低碳创新服务系统和低碳创新文化系统等构成。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低碳创新官产学研互动机制、构建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强化环境保护政策机制、建立低碳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机制、培育社会低碳创新参与机制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建民  任士福  
基于科学发展观、利用创新理论,结合河北省科技现状,提出以林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合作的林业科技创新模式,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及制度供给创新;指出政府应建立产学研、官企学合作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联盟,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养科技型企业家,促进林业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适宜的技术战略,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形成网络价值能力,以期构建和完善河北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河北省林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模式,实现科技兴林的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素权  邰鹏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的发展等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的演化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休戚相关。自组织均衡机制、涨落触发机制、自然选择机制是系统演化发展的重要机制,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用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系统的演化,可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路径与多维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海波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成体系的发展理论,是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应该因时因事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温素彬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也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发展,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和督导企业行为就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价值取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营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陆小成  李兴川  
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征和功能、价值取向等层面具有内在的社会建构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技术创新社会建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整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规范的社会制度整合;构建低碳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为低碳创新提供社会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群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使我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我国在探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应该淡化政策调整而强化法律机制在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剑林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和调整经济布局、形成若干带动力强且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新观点,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席酉民  王益谊  梁磊  葛京  
在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灵魂的今天,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子系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应当由主体系统、辅助系统和环境系统三部分组成。在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的过程中,以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的环境系统应当是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以政府管理系统、人才培养系统和科技推广与中介结构为代表的辅助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主体系统的完善和提高才能够实现。在这三个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重要手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勇  李娟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我国要加强主观意识,包括政府意识、企业意识和公众意识的培养;要完善客观规制,包括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管理体系、加快低碳经济立法;要加大政策支持,包括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惩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要完善监督机制,包括加强低碳产品市场监管、建设政府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媒体监督力度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庭珠  
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必须深刻揭示社会整体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与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协调这些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笔者应用系统理论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特征及其系统动力机制;从协同原理和支配原理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演化原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中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它以提升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系统目标,以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为构成要素。以此为基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技术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低碳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导向机制来保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前瞻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甘晖  罗云  李兴业  范军伟  
我国的学位授权审核机制经过近30年10次学位授权审核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学位授权审核机制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特别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初步建成了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学位授权体系,基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阳  张冰  王裕  
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区域创新主体的功能,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