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40)
- 2023(18373)
- 2022(15140)
- 2021(14046)
- 2020(11722)
- 2019(26684)
- 2018(26214)
- 2017(49404)
- 2016(26795)
- 2015(30102)
- 2014(30179)
- 2013(29358)
- 2012(27157)
- 2011(24328)
- 2010(24454)
- 2009(22367)
- 2008(22032)
- 2007(19859)
- 2006(17505)
- 2005(16012)
- 学科
- 济(116183)
- 经济(116049)
- 业(96646)
- 管理(89269)
- 企(86068)
- 企业(86068)
- 方法(46026)
- 数学(36344)
- 数学方法(35813)
- 业经(34958)
- 农(34779)
- 财(33564)
- 中国(32531)
- 地方(27133)
- 农业(24324)
- 制(24135)
- 务(23505)
- 财务(23430)
- 财务管理(23382)
- 企业财务(22150)
- 技术(21891)
- 理论(21834)
- 学(20678)
- 和(20587)
- 贸(19388)
- 贸易(19369)
- 策(18863)
- 易(18751)
- 体(18434)
- 银(18376)
- 机构
- 学院(378532)
- 大学(371287)
- 济(153514)
- 经济(150242)
- 管理(147546)
- 研究(125566)
- 理学(125246)
- 理学院(123907)
- 管理学(121799)
- 管理学院(121089)
- 中国(98255)
- 京(79652)
- 科学(76308)
- 财(72960)
- 农(63456)
- 所(62927)
- 江(60950)
- 中心(58487)
- 财经(56631)
- 研究所(56382)
- 业大(54275)
- 经(51316)
- 北京(49959)
- 范(49804)
- 农业(49305)
- 师范(49256)
- 州(48217)
- 院(46428)
- 经济学(45401)
- 技术(42514)
- 基金
- 项目(246949)
- 科学(195412)
- 研究(184508)
- 基金(176442)
- 家(153046)
- 国家(151608)
- 科学基金(131418)
- 社会(116414)
- 社会科(110209)
- 社会科学(110184)
- 省(99715)
- 基金项目(92769)
- 教育(85544)
- 自然(83873)
- 划(82369)
- 自然科(81981)
- 自然科学(81959)
- 自然科学基金(80490)
- 编号(75932)
- 资助(71609)
- 成果(60910)
- 发(56858)
- 重点(55620)
- 创(53763)
- 部(53685)
- 课题(53449)
- 创新(49536)
- 国家社会(47521)
- 业(47137)
- 科研(46612)
- 期刊
- 济(180867)
- 经济(180867)
- 研究(112764)
- 中国(83035)
- 管理(61745)
- 财(61275)
- 农(59051)
- 学报(55288)
- 科学(53019)
- 教育(47911)
- 大学(43106)
- 学学(40487)
- 农业(40321)
- 技术(38879)
- 融(36410)
- 金融(36410)
- 业经(32419)
- 财经(28595)
- 经济研究(27565)
- 经(24843)
- 业(23666)
- 问题(23403)
- 技术经济(20438)
- 现代(17981)
- 科技(17838)
- 版(17827)
- 商业(17809)
- 财会(17675)
- 贸(17546)
- 图书(17488)
共检索到587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国杰 韦红泉 郭景瑞 郭春丽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其定义无统一界定,但其评价却囿于经营视角。基于中国经济技术转轨的现实,特别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立经营与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和人的发展三维集成的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对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与排序。结论显示宝钢竞争力最强,而历史上被视为楷模的邯钢在人的发展方面与宝钢等存在很大的差距,并提出中国钢铁企业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国杰 郭景瑞 于美霞 刘明
企业竞争力评价已形成两种基本模式,即基于经营/财务/市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文章针对中国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探讨了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新视角:即从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与人的发展三维集成视角评价企业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仉辉 康海燕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成功以及全球范围的零售业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兴趣。目前对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这些理论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也各不一样。文章认为,基于客户价值视角研究零售业的竞争力才是最佳的选择,并且进一步认为客户价值取决于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竞争能力又取决于核心资源,客户价值、竞争能力和核心资源构成了零售企业竞争力体系。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企业管理 竞争力体系 客户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进财 左小德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此,从企业内部与外部发展的关联性出发,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科学性、效用性与可操作性、广泛性作为目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就该目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做了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该评价指体系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潜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建华 王方华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是中国经济建设和迎接世界范围的竞争的客观需要。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指出竞争力评价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乔吉俊
本文以波特的竞争力量模型为基础,全面分析了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尝试建立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把指标定量化。
关键词:
竞争力 五力模型 定量化 多元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基于对现有的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总结,在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大类方法中,要选择熵权法、加权平方和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且要探讨这三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采用KEN-DALL和谐系数进行组合评价的一致性检验,才能建立起企业竞争力的组合评价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昌龙
本文提出企业竞争力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即在宏观维度上要依靠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中观维度上要注意产业间的相互协调,鼓励竞争但又要防止恶性竞争;在微观维度上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合理地运用各种竞争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慧
我国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时期,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科技水平、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改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旭
分析了我国林业企业的竞争环境,阐述了从产业生态角度提升林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林业企业实施低成本和产品差别化战略,有利于培育其竞争力。
关键词:
林业 竞争力 成本 差别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道平 翟树芹
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竞争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冬梅 周荣征
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依据,因此构建一套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了评价客观性的基础。本文在总结他人企业竞争力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本人对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新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 曹志荣
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是国际化的、竞争是国际化的 ,提高企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给出了新的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旨在帮助企业挖掘自身潜力 ,提高管理水平 ,迎接国外企业的挑战。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继云
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阐述,进一步理清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而通过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回顾和评述则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关键词:
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力 研究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国伟 狄浩林
在传统零售不断萎缩、互联网零售增长空间濒临"天花板"背景下,大数据和新技术应用为零售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获得规模顾客并且提高顾客粘性,以及合理评价不同时期生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对于零售业改革有积极意义。借鉴生态位理论,基于新零售特性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对零售企业竞争力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的评判框架,并提出新零售企业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以及竞争优势测度方法,为新零售时期企业注重的关键要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零售 生态位理论 竞争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