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6)
- 2023(9796)
- 2022(8375)
- 2021(7805)
- 2020(6805)
- 2019(15501)
- 2018(15176)
- 2017(28993)
- 2016(15222)
- 2015(16904)
- 2014(16245)
- 2013(15885)
- 2012(14527)
- 2011(12803)
- 2010(12364)
- 2009(10902)
- 2008(10164)
- 2007(8623)
- 2006(7183)
- 2005(6099)
- 学科
- 济(60600)
- 经济(60540)
- 管理(43633)
- 业(42996)
- 企(36159)
- 企业(36159)
- 方法(31010)
- 数学(27784)
- 数学方法(27366)
- 技术(15434)
- 农(15117)
- 财(14840)
- 中国(14319)
- 学(13896)
- 业经(12016)
- 贸(10890)
- 贸易(10886)
- 易(10628)
- 农业(10300)
- 地方(10221)
- 务(9372)
- 财务(9327)
- 财务管理(9305)
- 理论(9220)
- 制(8973)
- 企业财务(8869)
- 技术管理(8853)
- 环境(8575)
- 和(8374)
- 划(7791)
- 机构
- 大学(207584)
- 学院(205652)
- 济(82983)
- 经济(81519)
- 管理(80023)
- 研究(72025)
- 理学(70210)
- 理学院(69497)
- 管理学(68025)
- 管理学院(67669)
- 中国(51488)
- 科学(47338)
- 京(43555)
- 农(42590)
- 业大(37098)
- 所(36840)
- 财(35422)
- 研究所(34136)
- 农业(34073)
- 中心(33431)
- 江(31112)
- 财经(28978)
- 院(26994)
- 经(26741)
- 北京(26370)
- 经济学(25664)
- 技术(25042)
- 范(24795)
- 师范(24343)
- 经济学院(23281)
- 基金
- 项目(153951)
- 科学(120857)
- 基金(113356)
- 研究(105148)
- 家(102802)
- 国家(102061)
- 科学基金(86568)
- 社会(66631)
- 社会科(63344)
- 社会科学(63326)
- 省(60710)
- 基金项目(59820)
- 自然(59351)
- 自然科(58066)
- 自然科学(58043)
- 自然科学基金(56989)
- 划(51991)
- 教育(48909)
- 资助(46492)
- 编号(39572)
- 重点(35620)
- 部(34009)
- 创(33500)
- 发(32993)
- 创新(31474)
- 计划(31267)
- 科研(30876)
- 成果(29973)
- 教育部(28585)
- 国家社会(28581)
共检索到29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蓉 王玉生 杨丽梅 万方浩 张桂芬
【背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世界性农业和园艺作物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对内检疫对象。西花蓟马具有两个品系,即温室品系(greenhouse race,GR)和羽扇豆品系(lupin race,LR),二者在寄主范围、抗药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但外部形态相似,无法准确鉴别。【目的】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以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为参照,采用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mtDNA COI)基因的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 COI,SS-COI)PCR法,研究一步双重品系快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mtDNA COI基因通用引物获得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以及其他常见蓟马的COI序列,根据测序结果以及数据库已公开数据,设计筛选获得可同时扩增两个品系的特异性组合引物(TF6/GR32/LR12),其中TF6为品系通用上游引物,GR32为温室品系特异性下游引物,LR12为羽扇豆品系特异性下游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温室品系362 bp、羽扇豆品系541 bp;对组合引物比例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同时,对组合引物的种/品系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阈值进行检验。【结果】当组合引物TF6/GR32/LR12比例为1.0/0.2/0.8、退火温度为44℃时,扩增效果最好。种/品系特异性检测结果证实,该检测技术仅对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具有扩增能力,对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包括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禾花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大蓟马(Thrips major)、棕榈蓟马(Thrips palmi)、烟蓟马(Thrips tabaci)、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豆喙蓟马(Mycterothrips glycines)、草木樨近绢蓟马(Sussericothrips melilotus)、蔗腹齿蓟马(Fulmekiola serrata)、稻简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榕端宽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和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等不具有扩增能力。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该组合引物不仅对单一品系或混合品系的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对单粒卵、1龄和2龄幼虫以及预蛹和蛹均具有同样的扩增效能;对温室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35.90 pg·μL-1,相当于1/10 240头雌成虫,对羽扇豆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46.95 pg·μL-1,相当于1/2 560头雌成虫;同时,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同一品系不同单倍型的成虫亦具有良好的扩增效能。【结论】建立的技术体系完全可以用于西花蓟马品系的快速鉴定及检疫监管,对有效阻截其进一步传播扩散及靶向防控措施制定意义重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中民 秦芳玲 王波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营 张明辉 霍楠 仇有文 敖金霞 高学军
为建立转基因大豆OsDREB3品系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以转基因大豆OsDREB3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体步行方法,成功获得转基因大豆OsDREB3上pCAMBIA1301质粒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5′端旁侧序列,其扩增片段覆盖了转化载体及转基因大豆基因组旁侧序列,扩增片段大小为344bp。同时根据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建立OsDREB3品系特异性定性PCR方法,以典型的转基因作物证明该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OsDREB3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为0.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凤珍 高润昕 李萌 许岗 纪小敏 曹福祥
羽扇豆醇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果蔬及中草药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癌等药理作用。羽扇豆醇合酶(Lupeol synthase,LUP)是羽扇豆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前期研究显示,编码该酶的基因在原核和酵母表达体系中均难以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产物。本研究以拟南芥为受体,通过超量表达拟南芥羽扇豆醇合酶1(At LUP1)基因,分析利用植物细胞生产羽扇豆醇的可行性。使用气相色谱GC检测At LUP1超量表达拟南芥植株中的羽扇豆醇含量,发现48号植株中羽扇豆醇含量为0.915 5 mg·g-1,显著高于野生型。本研究证明超量表达At LUP1基因可以在拟南芥中促进羽扇豆醇的合成,为羽扇豆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珍 李大琪 李涛 马恩波 郭亚平
【目的】研究稻蝗属特异性DNA分子标记,为稻蝗属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快速有效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稻蝗属物种及其近缘属种的大量RAPD-PCR结果,筛选出稻蝗属物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对该特异RAPD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基于所测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稻蝗属不同物种和蝗总科其它物种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随机引物S823可在稻蝗属不同物种扩增出约650bp的RAPD条带,经对该条带的克隆、测序,发现在3个受试的稻蝗属物种中序列同源度达92.3%—96.6%,序列G+C含量大于15%,并富含大量的A、T重复区;基于已知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稻蝗属7个物种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5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盖海涛 郅军锐 岳臻
为了明确种间竞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单种种群和两种蓟马混合种群在辣椒上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单种种群中花蓟马的增长速度大于西花蓟马;两种蓟马混合种群中,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速度大于花蓟马。说明,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受种间竞争影响较小,而花蓟马种群的增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两种蓟马的种间竞争中,西花蓟马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花蓟马 种群动态 辣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凤龙 李正玲 胡琳 许为钢
【目的】研究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特点,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SSR分子标记。【方法】以18份来源于河南省小麦骨干品种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252对SSR标记进行筛选,分析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的特点,对鉴别力较高的标记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而确定出可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骨干引物,并以10份来源于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高代品系和41份河南省60年以来的大面积推广品种对骨干引物分辨能力作进一步验证。【结果】SSR分子标记对品种的鉴别力与多态位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从252对...
关键词:
小麦品种 DUS测试 SSR标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鹏 林海艳 罗美中
为克隆1个水稻产量QTL,对遗传作图亲本珍汕97和明恢63物理图谱上与该QTL相对应的区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关闭了2个物理图谱在该区段的物理缺口,对该区段珍汕97和明恢63 BAC末端序列分别与日本晴参考序列之间的预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检验,发现大部分预测SNP序列正确,而有一部分预测SNP为BAC末端测序错误。验证了的SNP将是基因和QTL克隆的重要分子标记。同时对代表性的推测水稻中花11基因组特有重复序列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健立 李洪刚 冯志国 郑长英
【目的】研究外来入侵物种西花蓟马与本地物种烟蓟马的种间竞争。【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西花蓟马与烟蓟马的紫甘蓝种群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种群数量混合或单独饲养,繁殖1代或多代后检查并比较2种蓟马的产卵数量、种群数量及后代性比的变化情况,分析2种蓟马的种群增长竞争和生殖能力竞争。【结果】当烟蓟马与西花蓟马个体数分别以40﹕20、30﹕30、20﹕40的种群比例在紫甘蓝上共存竞争时,西花蓟马分别在4代、4代和5代后被烟蓟马完全取代,并且在竞争过程中伴随着西花蓟马种群雌虫比例的逐代下降。生殖能力竞争的结果表明烟蓟马可以显著降低西花蓟马的产卵量和后代的雌雄比例。当1对西花蓟马分别与1、2、3头烟蓟马雌...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烟蓟马 种间竞争 生殖力竞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玲 孟庆磊 李娴 付佩胜 安丽 董学飒 张龙岗 刘羽清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800多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的、长度为1 488 bp的RAPD标记片段RAPD71699-14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再经PCR条件优化,成功地将该RAPD标记片段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操作简便的SCAR标记,即SCAROaF1488。采用双重PCR技术,以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为PCR扩增阳性对照,对该标记的有效性在两个群体共200个个体(雌、雄各100个)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标记检测结果与表型性别的符合度为100%。SCA-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小军 欧立军 李文嘉 刘平 陈良碧
利用SRAP,TRAP,SSR,ISSR标记系统对水稻典型籼粳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共检测到86条特异性标记带可用于区分典型籼粳稻,其中SSR有13条,ISSR有18条,SRAP有25条,TRAP有30条.4种分子标记都检测到爪哇稻有丰富的籼型和粳型特异性标记,表明爪哇稻籼粳是介于籼型、粳型之间的中间类型.野生稻材料在不同标记中部分材料在偏籼,偏粳上存在差异,但在结合4种分子标记的籼粳特异性带对比中,所有野生稻材料粳型特异带较多,表明普通野生稻是籼粳分化不太彻底的原始性,但已经有了偏粳的趋势.实验结果证实四种分子标记系统都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分析,而SRAP和TRAP标记有更大的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霞 李杰 郭巍 李国勋
为克服传统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复杂而费时的弊病,研究介绍了一种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快速分离高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SeP89为抗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其特异性抗体;成功从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抗血清库中分离SeP89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以快速分离围食膜蛋白SeP89抗体为例,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 王秀东 卜显峰 马瑞 于志晶 蔡勤安
[目的]转基因大豆事件L8014是本研究前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将来源于山菠菜的基因BADH导入大豆(Glycine max)‘Williams 82’而获得具有良好耐盐(1.5%NaCl)性状的转基因大豆(该材料已经完成环境释放试验)。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获得与分析对于转基因事件的安全评价及应用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明确该转基因大豆材料的分子特征及其检测方法,以进一步推进安全评价。[方法]利用Southern杂交检测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采用BWA(Burrows-Wheeler-Alignment)方法将重测序数据与T-DNA序列以及大豆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T-DNA在大豆基因组1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区间3925017—3926022位点,插入方式为反向插入;结合PCR扩增技术获得外源T-DNA整合位点的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基于该序列建立了转BADH基因大豆事件L8014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转基因事件的整合位点及侧翼序列,方法快速、结果可靠,为转基因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定银 侯晓琳 郅军锐 岳文波
【目的】探究西花蓟马转移至新寄主取食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探讨西花蓟马取食对不同嗜食度寄主的适应性差异。【方法】将长期以四季豆豆荚饲养的西花蓟马室内种群转移至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上连续取食3代,测定了不同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西花蓟马取食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总蛋白质、总糖、总脂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是从第一代开始显著降低,且3个世代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取食蚕豆植株的西花蓟马成虫总糖含量的显著降低,总蛋白质的含量显著上升,但总脂含量无明显的差异,并且不同世代间同一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此外,无论在西花蓟马寄主转换前后,同一世代成虫体内总蛋白质、总糖和总脂含量始终显著高于2龄若虫。【结论】西花蓟马从菜豆豆荚转移至蚕豆植株上取食后,在一定代数内其体内营养物质含量明显下降,这说明西花蓟马取食四季豆比取食蚕豆更有利于自身营养物质的累积。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营养物质 四季豆豆荚 蚕豆植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俊峰 万方浩 郭建英
【目的】西花蓟马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在中国首次于2003年在北京发现,亟需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将CLIMEX和GIS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利用GIS的插值功能,对用CLIMEX预测西花蓟马中国适生区所得的EI值进行插值替换,并利用GIS的叠加功能,初步分析了寄主和湖泊等因素对西花蓟马分布的影响,从而使CLIMEX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细准确。【结果】预测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能广泛分布于黄河、渭河以南,其中主要发生地分布在云贵高原,渭河流域,淮河流域及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结论】西花蓟马在中国的华中、华南以及西南的广大地区可周年发生,气候条件合适及具备越冬场所时在中国广大北方地区也可能严重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