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8)
- 2023(13000)
- 2022(11169)
- 2021(10296)
- 2020(8803)
- 2019(20145)
- 2018(19844)
- 2017(38533)
- 2016(20621)
- 2015(23015)
- 2014(22333)
- 2013(21506)
- 2012(19372)
- 2011(17071)
- 2010(16770)
- 2009(15224)
- 2008(14446)
- 2007(12099)
- 2006(10285)
- 2005(8439)
- 学科
- 济(82589)
- 经济(82509)
- 管理(61312)
- 业(57713)
- 企(47786)
- 企业(47786)
- 方法(43128)
- 数学(39062)
- 数学方法(38414)
- 农(21506)
- 财(20605)
- 中国(19166)
- 业经(17456)
- 环境(16473)
- 地方(16277)
- 学(15670)
- 贸(15265)
- 贸易(15260)
- 易(14825)
- 农业(14347)
- 务(13879)
- 财务(13824)
- 财务管理(13800)
- 技术(13593)
- 企业财务(13096)
- 划(13010)
- 制(12621)
- 理论(12586)
- 和(11827)
- 银(10230)
- 机构
- 学院(282778)
- 大学(280692)
- 管理(114639)
- 济(114193)
- 经济(112172)
- 理学(101552)
- 理学院(100492)
- 管理学(98331)
- 管理学院(97841)
- 研究(88263)
- 中国(64827)
- 京(59309)
- 科学(57250)
- 农(50015)
- 财(48250)
- 业大(47665)
- 所(43092)
- 中心(42221)
- 财经(40371)
- 研究所(40007)
- 农业(39784)
- 江(39258)
- 经(37085)
- 北京(36145)
- 经济学(34947)
- 范(33913)
- 师范(33410)
- 院(32681)
- 经济学院(31913)
- 州(31180)
- 基金
- 项目(209081)
- 科学(165544)
- 基金(154276)
- 研究(144357)
- 家(136945)
- 国家(135868)
- 科学基金(118015)
- 社会(93533)
- 社会科(88916)
- 社会科学(88893)
- 基金项目(82510)
- 省(81725)
- 自然(80298)
- 自然科(78555)
- 自然科学(78534)
- 自然科学基金(77115)
- 划(69794)
- 教育(67357)
- 资助(63276)
- 编号(56217)
- 重点(47173)
- 部(45472)
- 创(44631)
- 发(44237)
- 创新(41702)
- 成果(41662)
- 科研(41196)
- 计划(40296)
- 国家社会(39265)
- 教育部(39019)
- 期刊
- 济(110512)
- 经济(110512)
- 研究(70357)
- 学报(48572)
- 中国(47802)
- 科学(43914)
- 农(43095)
- 管理(40494)
- 财(37256)
- 大学(37034)
- 学学(35519)
- 农业(29419)
- 技术(26157)
- 教育(24104)
- 融(19681)
- 金融(19681)
- 业经(19426)
- 财经(19012)
- 经济研究(18701)
- 经(16321)
- 业(15977)
- 统计(15153)
- 问题(15147)
- 策(14446)
- 科技(14305)
- 版(14187)
- 技术经济(14055)
- 资源(13688)
- 业大(13261)
- 商业(12980)
共检索到381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天魁 刘毅 王超然 汪自书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将对整个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分布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政策、经济、资源环境3个维度识别了潜在的疏解工业门类,通过Monte Carlo方法确定企业个体规模,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综合考虑区位因素、产业资源环境效率等变量,识别了首都重点行业潜在的疏解承接地,并结合企业规模-资源环境效率水平函数,预测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将会造成北京市工业产值下降7%,主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9%以上,能有效缓解北京市水环境压力;京津冀区域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韩会然 宋金平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北京市分行业门类的产业关联度状况,以期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的影响大小的判别依据之一。研究发现:首先,从分行业门类的完全消耗系数来看,多数行业在其行业内部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其次,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现状和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交叉分析,分四种类型:Ⅰ强辐射、强制约型(4个),Ⅱ弱辐射、强制约型(5个),Ⅲ弱辐射、弱制约型(9个),Ⅳ强辐射、弱制约型(1个),2002—2012年,仅4个行业发生类型改变。最后,从功能疏解角度,对不同类型行业的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影响大小进行探讨,其中Ⅰ强辐射、强制约型因其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较高,Ⅱ弱辐射、强制约型是其他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疏解对其他行业的制约作用较强,这两种类型疏解对未疏解产业影响相对较大;Ⅲ弱辐射、弱制约型因其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和制约作用相对都较弱,Ⅳ强辐射、弱制约型虽其发展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带动较强,但其他行业对其需求引力不高,故而这两种类型疏解对未疏解产业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韩会然 宋金平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北京市分行业门类的产业关联度状况,以期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的影响大小的判别依据之一。研究发现:首先,从分行业门类的完全消耗系数来看,多数行业在其行业内部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其次,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现状和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交叉分析,分四种类型:Ⅰ强辐射、强制约型(4个),Ⅱ弱辐射、强制约型(5个),Ⅲ弱辐射、弱制约型(9个),Ⅳ强辐射、弱制约型(1个),2002—2012年,仅4个行业发生类型改变。最后,从功能疏解角度,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晓男 王宇飞
人口疏解能够通过消费和就业传导机制产生乘数效应。外生疏解一定数量的人口后,会内生、间接带来就业需求和人口的进一步疏解,导致实际疏解人数大于初次疏解人数。通过改进的标准劳瑞模型,可推导出人口疏解乘数,而该乘数与就业人员带眷系数、劳动生产率等参数密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人口疏解乘数为1.5302,每疏解10000人,将间接促使人口数量降低5302人,即人口疏解总量可达15302人;人口疏解降低了对各部门的就业需求,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金融、教育以及住宿餐饮等部门的就业需求缩减量占缩减总量的60.4%,是受人口疏解乘数效应影响较大的部门。基于此,建议在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过程中,重点做...
关键词:
北京市 人口疏解 乘数效应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家宏 刘创 周晋军 邵薇薇
快速城镇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致使城市区域的蒸散发发生变化。城市区域除了常见下垫面的蒸发,建筑内部的蒸发耗水也不可忽略。根据下垫面的不同功能,城镇建设用地可分为道路、绿地、水面和建筑4种类型,该文以北京市城六区为例,在2000、2015和2018年的城镇化水平下,综合自然蒸散发和建筑内部蒸发耗水,研究了城镇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进程对城市区域蒸散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进程对城镇建设用地的蒸散发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其中人口密度是影响其蒸散发的关键因素;非首都功能疏解降低了城市社会用水的聚集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城市区域蒸散发。根据各类下垫面对区域蒸散发的贡献率可知,建筑体和绿地蒸散发占据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李林君 王海南
明确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角色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概念—原则—依据"的思路,对北京针对"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一国家战略的事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北京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调整应遵循服务首都、基本公共服务先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合理补偿成本等五方面原则。同时提出地理空间维度下的北京事权匹配和阶段时间维度下的事权匹配。
关键词:
疏解 非首都核心功能 事权 京津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秀池
文章分析了北京市优质公共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现状,并提出实现中心城人口疏解的相应对策。指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优质公共资源的吸引。北京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在中心城高度聚集是导致人口在中心城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疏解中心城人口,需采取如下措施:政府主导,在新城高标准配置优质公共资源;优先疏解中心城教育、医疗资源;强化轨道交通的引导作用,降低新城居民出行的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强 吕光明
采用IPAT模型框架及岭回归技术,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人口、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有:(1)北京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不是倒U型的,两者之间近似为线性负相关关系;(2)北京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向效应明显超过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效应;(3)在人口因素中,城镇人口的相对增加是生态环境压力减轻的重要原因;(4)在经济结构因素中,工业中"两高一资"行业是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的最直接根源,因此不能仅仅依靠单纯发展第三产业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关键词:
生态环境 IPAT 北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周燕
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已成为首都调控人口的基本思路。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路径较为清晰,北京多数衰退产业都可以在天津和河北找到选择区位。北京制造业的转移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产业转移的就业负面效应微小。产出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各自的就业存在负面效应;但从长远看,增加了天津和河北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就业。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减少区域差距、促进津冀经济发展、放缓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或提高工资水平以实现北京人口调控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 人口 疏解 就业 北京市 京津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安树伟 李瑞鹏 李瑶
通过对北京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所得数据,采取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对应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展开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居民生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北京居民生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2)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北京居民生活影响的异质性决定了居民对于该项政策的态度,对该项政策持反对态度的多是认为疏解对其生活产生影响的居民;(3)性别、年龄、职业、是否有北京户口、月收入和居住地点等因素与疏解对居民生活影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的逐渐加大,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注意把握疏解尺度,要以不影响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为前提,加快后续服务设施的建立;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要以产城融合为重点,适度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由于疏解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绝不能为了疏解而疏解。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疏解 居民生活 异质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希娜 黄夏岚
韩国世宗市的成立和对中央行政机构等的搬迁以试图均衡区域发展,解决首尔都市圈的过度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迁移以及希望持续带动劳动力的流入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为主的短期财税政策对于支持机构、产业搬迁成本费用分担十分重要,但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才是支持机构人员、转移劳动力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北京作为首都也面临着类似的大城市病,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首都功能疏散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正在加紧实施中。从财税政策视角分析,我们发现新城市建设和机构人员搬迁需要重视成本效益分析;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影响长期人口布局的关键;城市集聚经济与区域均衡发展的权衡也需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
首都功能疏散 财税政策 集聚经济 韩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希娜 黄夏岚
韩国世宗市的成立和对中央行政机构等的搬迁以试图均衡区域发展,解决首尔都市圈的过度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迁移以及希望持续带动劳动力的流入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为主的短期财税政策对于支持机构、产业搬迁成本费用分担十分重要,但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才是支持机构人员、转移劳动力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北京作为首都也面临着类似的大城市病,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首都功能疏散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正在加紧实施中。从财税政策视角分析,我们发现新城市建设和机构人员搬迁需要重
关键词:
首都功能疏散 财税政策 集聚经济 韩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恩全
北京中心城功能过度集聚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北京中心城功能的疏解涉及多方利益,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北京发展与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协调适应、核心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城市整体价值和效率提升的原则,北京中心城功能疏解在近期的工作重点是严控、升级、整合、外迁和统筹;中长期的工作重点是争取中央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通州副中心建设,创新功能疏解的对接机制和完善综合配套政策。
关键词:
首都北京 中心城功能 疏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可云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薛领 陈宥伶
北京市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体现了三大意义:一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实践首都可持续发展性;二是聚焦核心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高效转型和国际化水平城市管理目标;三是加强地区之间互补关系,实现京津冀城市群融合式发展。通过建立北京市CGE模型,设置固定资本投资、劳动力和间接税率两个模拟情景探讨其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对于疏解的作用来说,采矿业、高耗能制造业产出受冲击大,有助于产业转移,但是劳动力增加未必对重点发展产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建筑业所受冲击最大,且劳动力调整长期下不具可行性,需要其他配套方案的配合互补。间接税率的调整,对需要疏解的第一、二产业产出有小幅减少,为较缓和的疏解手段。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 产业疏解 C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