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8)
2023(15687)
2022(13617)
2021(12809)
2020(10775)
2019(24666)
2018(24462)
2017(47044)
2016(25218)
2015(28562)
2014(28337)
2013(27709)
2012(25054)
2011(22340)
2010(22190)
2009(20204)
2008(19588)
2007(16886)
2006(14590)
2005(12639)
作者
(72051)
(59995)
(59543)
(56757)
(38060)
(28760)
(27059)
(23612)
(22976)
(21192)
(20513)
(20144)
(18905)
(18689)
(18555)
(18349)
(17930)
(17861)
(17194)
(17160)
(14689)
(14538)
(14389)
(13636)
(13335)
(13277)
(13223)
(13206)
(11971)
(11836)
学科
(97188)
经济(97048)
管理(78375)
(71213)
(61154)
企业(61154)
方法(47638)
数学(41535)
数学方法(40893)
(28266)
(24925)
中国(23767)
业经(22265)
(21208)
(20756)
(18331)
财务(18248)
财务管理(18204)
地方(17431)
企业财务(17274)
理论(17194)
农业(16361)
(16223)
贸易(16213)
技术(16040)
(15757)
环境(15672)
(15524)
(14873)
银行(14825)
机构
大学(356501)
学院(354136)
管理(142309)
(137058)
经济(134027)
理学(124069)
理学院(122731)
管理学(120292)
管理学院(119643)
研究(112602)
中国(83022)
(74824)
科学(70619)
(65253)
(55452)
(54928)
业大(54641)
财经(52451)
中心(52088)
(50471)
研究所(50155)
(47712)
北京(46612)
(45359)
师范(44833)
农业(43517)
(41584)
经济学(41343)
(40676)
财经大学(39328)
基金
项目(250157)
科学(196843)
基金(182267)
研究(181370)
(158887)
国家(157636)
科学基金(136432)
社会(113540)
社会科(107670)
社会科学(107642)
(97569)
基金项目(96821)
自然(90236)
自然科(88174)
自然科学(88152)
自然科学基金(86517)
教育(84497)
(82149)
资助(75209)
编号(73454)
成果(58739)
重点(55742)
(55153)
(52192)
(51728)
课题(50338)
创新(48769)
科研(48271)
大学(47606)
教育部(47529)
期刊
(144159)
经济(144159)
研究(100376)
中国(64038)
学报(57253)
管理(53663)
科学(51641)
(51394)
(49614)
大学(44293)
学学(41825)
教育(38474)
农业(34342)
技术(33470)
(27308)
金融(27308)
财经(25449)
业经(23510)
经济研究(22492)
(21615)
问题(18594)
科技(17596)
图书(17592)
理论(17214)
(17155)
(17044)
技术经济(16693)
实践(15820)
(15820)
统计(15574)
共检索到50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万春秋   李擎   崔家瑞   杨旭   李希胜  
针对飞行器姿态复合控制问题研究中直接力连续化处理导致的与实际工程特性差距较大问题,研究了体现直接力离散特性的控制系统构建方法及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了体现直接力离散特性的飞行器姿态复合控制系统框架及模型;然后针对复合控制问题的非线性、强耦合、多约束等复杂特性,采用PSO算法对控制律及控制分配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构建了飞行器姿态智能控制系统;再通过数字仿真从控制算法、PSO算法参数、飞行器系统参数三个方面对智能控制问题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依托最新科研成果设计开发了飞行器姿态智能控制实验系统,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智能控制类课程实践教学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自主开放的实验研究平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艳军  吴金宇  
为更好地掌握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测量和姿态变化的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姿态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为实验平台,通过获取飞行器的姿态数据,进行解算和上传到PC机,在LabVIEW中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数据的存贮、波形显示和飞行器姿态的三维动态图形模拟显示等功能。系统测试精度较高、响应灵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姿态测量实验平台。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利民  张涛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外扰状态观测器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模型的线性形式,利用双通道控制原理,分别设计镇定补偿器和伺服补偿器解决恒值调节和随动跟踪问题,通过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使系统满足给定的动态和静态指标,同时用外扰状态观测器获取干扰量估计并通过补偿通道对干扰进行抑制和消除。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刘莉  贺云涛  王正平  李文光  
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课程涉及飞行器与新能源学科交叉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紧耦合、开放点多、研究性强等特点。为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提出“以自主实验为基础,以项目实践为牵引,以创新竞赛为进阶”的分层递阶培养模式。并基于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的知识层次特点,设计了理论讲授、自主实验、课程实践三个课程环节,围绕课程大纲构建了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实验教学平台,配套编写了实验教材,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方可  王永锟  周玉臣  
为了让本科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直观地感受自己设计的控制律在实物上运作的效果,以及完成在飞行测试之前的地面实验,开发了一套基于双旋翼天平的多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解决了倾角识别、电机调速、控制律验证等方面的问题,采用基于Mega8L单片机、SCA60C倾角传感器、2212无刷马达以及PID控制律的系统架构,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邹铁方   孙浩   赵晓波   袁湘婷   刘志旗  
本研究提出手工及软件辅助两种测量自行车骑/推行姿态的方法,并通过物理实验测得自行车控制人的背角、上臂抬高角、肘部弯曲角、左/右侧大腿抬高角及膝盖弯曲角共7种姿态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背角、大腿抬高角是区分骑/推行姿态的主要特征参数,当控制人背角α>12°且大腿抬高角θ≤60°时为骑行;当控制人背角α≤12°且大腿抬高角θ>60°时为推行。以此为基础提出判断骑/推行姿态的方法。对464张真实照片的判别结果显示,仅凭一张图就能准确判别出90.3%的骑/推行姿态,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是一种测量自行车控制人骑/推行姿态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宁  梁腾飞  吕钧澔  
印刷散斑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技术,将其应用于飞行器结构力学薄壁结构实验教学,可以直观呈现薄壁结构中板元件的应变分布,对于加深学生对薄壁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从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两方面对原教学实验项目进行了拓展,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实验力学测试技术,扩宽知识视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耀耀  程渭东  曾国强  李琳琳  
介绍了一套基于Matlab的GUI的控制的风力摆实验平台。系统中MPU6050作为角度传感器,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采用L298N作为电机的驱动模块,通过Matlab的GUI建立数据接收和显示界面,完成帆板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本系统的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掌握多种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算法,如PID控制等算法、PWM调试方法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峰  邵晓根  张旭隆  韩成春  
设计了一种以四旋翼飞行器作为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通过陀螺仪、电子罗盘、气压计、超声波等实现位姿的测量实验;采用基于ARM架构的STM32F407VGT6为控制器,经电子调速器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4个无刷直流电机,可实现PID算法实验;采用图形化界面对系统参数进行了整定,通过无线方式与上位机间的通信,测试了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与传感器参数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运行稳定可靠,适合学生做测控类综合实训。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伟  韩雪  高照玲  马永刚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嵌入式Linux相关课程,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综合实验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给出阶段性成果。应用表明,基于Linux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综合实验设计,在实验教学、学生兴趣、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立立  赵琦  王力  李晶  王兆琦  赵美玲  
文章设计了基于"在线-在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首先,通过实体沙盘全景模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再利用自主研发的OSP(open simulation platform)交通仿真软件动态仿真沙盘路网交通流状态,并进行交通控制策略设计;最后,采用现场级交通控制器执行所设计的交通控制策略,并反馈到仿真软件中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该实验将交通流理论、交通控制策略设计、交通仿真和交通控制器应用等知识融为一体,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实践的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璐  关立文  刘春  陈志雄  薛俊  
在制孔工艺中,垂直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飞机装配精度、飞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开展基于先进视觉检测技术的姿态修正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机器人制孔工艺流程,提出了基准孔位置和法向量检测的改进方法,设计了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模块,搭建了仿真平台和原理样机;建立了法向量检测模块的三维测量模型,生成了工件表面的点云数据,通过基于无迹Kalman滤波的在线手眼标定方法,将相机坐标系中的点云转换成制孔刀具坐标系中的点云。通过提取待制孔点法向量,提出了机器人制孔姿态修正方法。三维测量结果表明:法向量检测方法精度能够满足航空工业对制孔垂直度的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佳  石若凌  郭小红  刘杨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反作用控制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的推力器故障,展开了基于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并对该诊断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和核函数优化,为飞行器执行器故障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对飞行器模型的依赖,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飞行器执行器故障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鞠佳禾  赵争鸣  施博辰  朱义诚  虞竹珺  罗云飞  张志学  胡斯登  何湘宁  
目前,面向牵引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应用广泛,但是这类大功率装置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避免器件应力导致的过压问题,因而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牵引变流器的工况随着机车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单向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应具有可靠的高性能,以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抗扰性和随动性。该文提出针对牵引变流器的单相整流器能量平衡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提高单相整流器动态性能。在研究控制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组参数的对比测试以及多种工况的仿真,因此需要一种高效、高精度、收敛性好的仿真工具。该文利用离散状态事件驱动(discrete state event driven,DSED)仿真方法,针对牵引变流器搭建了数值仿真平台,在同平台实现了多时间尺度(系统级动态过程和器件级瞬态过程)的高效、准确仿真评估。基于DSED牵引变流器仿真平台,将单相能量平衡控制与经典PI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能量平衡控制在各类动态过程中均表现出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直流母线波动的特点。同时,结合能量平衡控制与模组电容连接母排结构,能够明显减小关断电应力和器件使用所需留出的余量。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鞠佳禾  赵争鸣  施博辰  朱义诚  虞竹珺  罗云飞  张志学  胡斯登  何湘宁  
目前,面向牵引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应用广泛,但是这类大功率装置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避免器件应力导致的过压问题,因而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牵引变流器的工况随着机车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单向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应具有可靠的高性能,以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抗扰性和随动性。该文提出针对牵引变流器的单相整流器能量平衡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提高单相整流器动态性能。在研究控制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组参数的对比测试以及多种工况的仿真,因此需要一种高效、高精度、收敛性好的仿真工具。该文利用离散状态事件驱动(discrete state event driven,DSED)仿真方法,针对牵引变流器搭建了数值仿真平台,在同平台实现了多时间尺度(系统级动态过程和器件级瞬态过程)的高效、准确仿真评估。基于DSED牵引变流器仿真平台,将单相能量平衡控制与经典PI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能量平衡控制在各类动态过程中均表现出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直流母线波动的特点。同时,结合能量平衡控制与模组电容连接母排结构,能够明显减小关断电应力和器件使用所需留出的余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