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1)
2023(12522)
2022(11084)
2021(10412)
2020(8731)
2019(20237)
2018(20071)
2017(39315)
2016(21045)
2015(23683)
2014(23429)
2013(22893)
2012(20684)
2011(18207)
2010(17785)
2009(15871)
2008(15106)
2007(12547)
2006(10437)
2005(8489)
作者
(57952)
(48215)
(47754)
(45463)
(30571)
(23083)
(21759)
(19133)
(18379)
(16838)
(16526)
(16024)
(14960)
(14950)
(14822)
(14521)
(14407)
(14349)
(13712)
(13603)
(11790)
(11546)
(11496)
(11032)
(10739)
(10625)
(10520)
(10471)
(9589)
(9580)
学科
(81759)
经济(81672)
管理(61116)
(57373)
(48376)
企业(48376)
方法(42972)
数学(37999)
数学方法(37430)
(21006)
(20695)
中国(19197)
业经(17952)
(17110)
地方(15514)
农业(14184)
(13959)
贸易(13955)
(13912)
财务(13844)
理论(13839)
财务管理(13815)
(13553)
技术(13514)
企业财务(13024)
(13017)
环境(12853)
(12315)
(11421)
(10264)
机构
大学(288928)
学院(287627)
管理(120381)
(111005)
经济(108665)
理学(106396)
理学院(105283)
管理学(103178)
管理学院(102655)
研究(88253)
中国(63503)
(59695)
科学(56559)
(48642)
业大(44565)
(43539)
(42059)
中心(40917)
财经(40737)
研究所(38904)
(38569)
(37271)
(37160)
师范(36814)
北京(36740)
农业(34187)
经济学(32921)
(32908)
(31784)
经济管理(30904)
基金
项目(211231)
科学(166596)
基金(154413)
研究(153392)
(134102)
国家(133032)
科学基金(115833)
社会(96036)
社会科(91061)
社会科学(91037)
基金项目(82979)
(82295)
自然(77108)
自然科(75356)
自然科学(75339)
自然科学基金(73935)
教育(70888)
(69132)
资助(63433)
编号(62826)
成果(48728)
重点(46482)
(46402)
(44214)
(43902)
课题(41715)
创新(41201)
科研(40915)
教育部(40080)
大学(39844)
期刊
(110071)
经济(110071)
研究(77870)
中国(45689)
学报(45665)
管理(42129)
科学(41703)
(38413)
(36364)
大学(35216)
学学(33246)
教育(30075)
农业(27354)
技术(26322)
业经(19067)
财经(18726)
(18649)
金融(18649)
经济研究(17527)
(15841)
图书(15838)
问题(14532)
科技(14465)
理论(14277)
技术经济(13861)
(13501)
(13403)
实践(13373)
(13373)
资源(12715)
共检索到387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知多   王松松   朱佩彦   朱代根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挖掘铲及其前刃倾角角度对挖掘阻力的影响,分析生姜挖掘过程中的阻力变化,为生姜挖掘铲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罗平县的生姜收获作业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姜与种植区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构建平面、V型、弧型3种结构挖掘铲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挖掘铲挖掘过程的分析,确定影响挖掘阻力和土壤破坏性的关键参数;采用EDEM离散元仿真方法,并利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建立生姜根茎-土壤离散元混合接触模型,以平均工作阻力和土壤破坏性为评价指标,对挖掘铲类型和前刃倾角进行虚拟仿真试验;再以平均工作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前刃倾角挖掘铲的田间对比试验,通过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平均工作阻力误差率验证仿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仿真分析表明,影响生姜收获机挖掘装置挖掘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为挖掘铲类型和前刃倾角,前刃倾角45°弧形铲、V型铲和平面铲的平均工作阻力分别为1 088.34,1 043.52和965.52 N,其对土壤的破坏性依次表现为平面铲>弧形铲>V型铲,由此确定挖掘铲的最佳类型为平面铲。对平面铲前刃倾角的进一步仿真优化试验表明,其最佳前刃倾角为40°,在此条件挖掘铲的平均工作阻力最小,为904.05N。田间对比试验表明,前刃倾角45°弧形铲、V型铲及前刃倾角45°和40°平面铲的平均工作阻力分别为1 184.10,1 122.66,986.50和879.85 N,与仿真试验平均工作阻力的误差率分别为8.09%,7.05%,2.13%和2.75%。【结论】生姜根茎收获机挖掘装置宜选择前刃倾角为40°的平面铲,其可以满足生姜收获作业的工作要求和减阻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霞  张东兴  
针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中挖掘作业所面对的技术难题和技术关键,采用VB程序语言建立挖掘部件 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A)的设计思想和手段来开发新部件,对挖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参数优化和 性能分析;从工作环境参数、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挖掘铲挖掘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对挖掘阻力 的综合影响,由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挖净率提高3%-5%,伤薯率降低1.5%- 2%。农机CAA过程解决了农机部件设计过程复杂、参数计算繁琐、试验条件受气候、土质和种植习惯影响等问 题,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可用于马铃薯收获机上挖掘铲的设计和改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霞  张东兴  郝新明  刘汉武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作业时挖掘部件阻力偏大和挖净率低等问题,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采用Visual Basic6.0设计建立了牵引阻力模型,对挖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参数优化和性能分析。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挖净率≥98%,明薯率≥97%,伤薯率≤4%,均达到设计要求。与传统农机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分析使得计算工作量减少50%,计算精确度高,并解决了农机部件设计试验受气候、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等条件影响的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林超然  孔令凯  李传云  杨早立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闯  王亚民  
[目的/意义]为了提升关键用户在知识型社区发展中的知识贡献,对知识型社区情景下的关键用户挖掘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以CSDN社区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用户交互行为与发布的文本特征,在K核分解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相邻用户节点的影响力贡献差异,定义网络边的潜在影响力与边的影响因子,综合考虑用户知识贡献者与传播者双重身份,构建关键用户挖掘模型与排序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现实网络知识社区中的关键用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金霞  郭旭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林榕  孙伟  赵武云  孙步功  王蒂  张俊莲  刘全威  吴建民  
对小型振筛式马铃薯挖掘机振动挖掘铲的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借助Adams和Ls-Dyna相结合法模拟振动挖掘铲挖削土壤过程,据4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原理对影响挖掘铲挖削阻力的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建立和优化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牵引阻力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振动频率、牵引速率、入土角、振幅;当牵引速率为0.67m/s、振动频率13.77Hz、振动幅值11.93mm、入土角8.35°时,优化牵引阻力为1 449.59N。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阻力平均值与仿真结果误差<5%,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振动频率、牵引速率、入土角、振幅于牵引阻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峰  徐海峰  
传统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方法是基于分析人员的认知能力来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认知能力的差距导致分析的结果各不相同。原有的分析过程主要依赖的是定性方法,因而分析的结果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以信息资源为主导的分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模型。对模型的处理过程进行解析,并阐述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伊惠芳  刘细文  龙艺璇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对于辅助各创新主体把握创新突破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目前技术关键问题挖掘领域识别样本、流程、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挖掘框架,以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为主,综述性论文结束语和技术需求文档为辅,从数据获取及转化、技术问题提取、技术问题主题识别、关键技术问题发现4个环节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对石墨烯领域案例研究证明了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识别框架的有效性;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综述论文结束语与技术需求文档在挖掘技术问题上的表现、描述极性、结果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可互相佐证补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婧  唐明  孙媛媛  何馨竹  黄科  
生姜催生壮芽是生姜生长栽培的基础,而植物根内微生物组又与植物健康生长密切相关。为分析催芽过程生姜根茎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变化,比较催芽0,15,30d后生姜根茎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探究生姜根茎催芽过程中细菌群落之间相互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生姜根茎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比较分析催芽后生姜根茎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并基于网络分析进一步探究与催芽过程显著相关的菌属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催芽生长过程中,生姜根茎中主要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生姜催芽30d后,细菌群落的香农-威纳指数(3.74±0.71)、辛普森指数(0.87±0.06)、Chao指数(170.37±3.54)、ACE估计量(169.83±5.21)和谱系多样性(13.47±0.33)都显著高于催芽15d和催芽0d,生姜催芽生长过程中根茎细菌种群多样性发生显著上升。同时,根茎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细菌种群相对多度发生显著变化,且主要属于厚壁菌门(43.1%),然后是变形菌门(25.9%),拟杆菌门(20.3%)。网络分析表明:生姜催芽生长与两个根茎微生物共39个细菌属的互作网络有关,且其中Ruminococcaceae,Christensenellaceae,Pseudomonas和Ruminiclostridium 4个属的相对多度随催芽生长下降;其余细菌属显著上升。生姜催芽生长对生姜根茎细菌群落结构的组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研究根茎细菌群落与生姜发育生长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云霞  曾五一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在数据挖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可辨识矩阵提出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的方法,并利用平均互信息量对离散化结果进行修正。该方法通过统计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云霞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在数据挖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独立性角度考虑,提出一种基于似然比假设检验的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有效避免了chi2算法中的局限性并在统计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冷伏海  王林  王立学  
基于文本挖掘的形态分析方法是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融入文本挖掘的手段,是国内外学者对形态分析方法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减轻对领域专家的依赖,并且增加分析过程中客观数据的支持,提高方法的效率和科学性。基于文本挖掘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形态结构定义、特征词选择、形态表示、形态分析等4个关键问题,这4个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对整个方法的分析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关键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瑞  孙伟  吴建民  王蒂  张俊莲  石林榕  张华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作业大型机械不适宜、小型手扶类拖拉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减阻和提高土薯分离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该机将挖掘铲后端设计成栅格状,分离筛各齿条倾角由内向外增大,增加了土薯分离面积;采用铰链四杆式摆动机构和组合式偏心轮,可实现挖掘铲倾角和振幅调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土薯分离效果良好,明薯率为96.2%,挖净率为97.8%,伤薯率低于3.9%;在前进速度为0.34 m/s情况下,无振动时的平均牵引阻力为1 498 N,而频率为14 Hz,振幅为4 mm和8 mm时的平均牵引阻力分别为1 204 N和995 N。研究表明,振动挖掘可以降低牵引阻力,提高土薯分离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