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0)
- 2023(14251)
- 2022(12073)
- 2021(10946)
- 2020(9019)
- 2019(20480)
- 2018(20066)
- 2017(38333)
- 2016(20171)
- 2015(22355)
- 2014(22208)
- 2013(21900)
- 2012(20266)
- 2011(18544)
- 2010(18293)
- 2009(16709)
- 2008(15745)
- 2007(13660)
- 2006(12127)
- 2005(11044)
- 学科
- 济(107944)
- 经济(107852)
- 管理(55256)
- 业(51510)
- 企(40619)
- 企业(40619)
- 方法(40461)
- 数学(35753)
- 数学方法(35270)
- 地方(28414)
- 中国(27487)
- 农(24077)
- 业经(21722)
- 财(18914)
- 学(18888)
- 地方经济(16996)
- 农业(16861)
- 贸(15707)
- 贸易(15694)
- 环境(15430)
- 易(15096)
- 制(15087)
- 融(14550)
- 金融(14547)
- 发(14086)
- 银(13928)
- 银行(13914)
- 和(13855)
- 技术(13675)
- 行(13471)
- 机构
- 学院(287799)
- 大学(286631)
- 济(129484)
- 经济(127072)
- 管理(111923)
- 研究(101220)
- 理学(96272)
- 理学院(95172)
- 管理学(93412)
- 管理学院(92866)
- 中国(76638)
- 京(60380)
- 科学(59775)
- 财(55539)
- 所(49713)
- 中心(46808)
- 研究所(44997)
- 财经(44542)
- 江(42768)
- 农(42530)
- 经济学(40714)
- 经(40467)
- 业大(39021)
- 范(38785)
- 师范(38431)
- 北京(38079)
- 院(37113)
- 经济学院(36379)
- 州(34121)
- 财经大学(33103)
- 基金
- 项目(194808)
- 科学(156000)
- 研究(143289)
- 基金(142942)
- 家(123930)
- 国家(122971)
- 科学基金(107140)
- 社会(94427)
- 社会科(89740)
- 社会科学(89723)
- 省(75910)
- 基金项目(74832)
- 自然(67644)
- 自然科(66122)
- 自然科学(66110)
- 教育(65421)
- 自然科学基金(64874)
- 划(63780)
- 资助(58447)
- 编号(56830)
- 发(47261)
- 成果(44671)
- 重点(44240)
- 部(43181)
- 创(40710)
- 国家社会(40091)
- 课题(39275)
- 创新(38167)
- 发展(38038)
- 教育部(37464)
- 期刊
- 济(147264)
- 经济(147264)
- 研究(87288)
- 中国(57791)
- 管理(42916)
- 财(41258)
- 学报(39580)
- 科学(39080)
- 农(38214)
- 大学(31019)
- 教育(29405)
- 学学(29274)
- 技术(28416)
- 融(26830)
- 金融(26830)
- 农业(26584)
- 经济研究(24764)
- 业经(23242)
- 财经(22158)
- 经(19232)
- 问题(18652)
- 统计(16977)
- 技术经济(16447)
- 策(15121)
- 资源(13839)
- 贸(13827)
- 业(13660)
- 决策(13642)
- 商业(13616)
- 世界(13512)
共检索到436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娟
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包络分析的集成评估方法,数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 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并对200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网络运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根据评价结果,采用最短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落后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可见,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简便、实用,且避免了人工确定指...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兴华
基于结构化神经网络构建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模型;设计了一种优化性能更好的改进遗传算法;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结构化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学习能力强、误差率较小。
关键词:
结构化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第三产业评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磊 袁世昌
基于2013—2021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CRITIC-熵权法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QAP分析法揭示各维度差异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并运用改进的修正引力模型,构建有向加权的省域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从整体、局部、个体3个维度量化其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省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广东、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各省域数实融合平均水平变化最小,数字产业平均变化水平次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创新平均水平变化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差异和数字创新差异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从网络结构来看,各省份之间数字经济联系不够紧密,邻近省份易形成凝聚子群,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在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华 李心
文章结合区域经济的时代内涵,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归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协调4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动态数据分析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评价要素 关联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甄江红,赵明,周瑞平,成舜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 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秀洁,代合治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差异 综合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作为区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模型工具。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较为先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Self-Organiz ingMaps,SOFM) ,并以中国 31个省市 (自治区 ) 1996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状况作为待分样本 ,用SOFM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判定。网络运行结果表明 ,199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可分成 5类 ,SOFM分类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可见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条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途径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SOFM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维柏 赵杰
随着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快速发展,如何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选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明 杨鸿瑞
针对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特点,确立了与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相关的4类一级评价指标及19项二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对我国分区域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7年我国部分区域版权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较低的预测误差。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区域经济的进步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效率决定了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流通效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效率、地区常住人口与固定投资量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这些变量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在流通产业发展前期,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则会逐渐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流通效率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西栓 郭嗣琮 金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侠民
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我国正处于外源性区域发展到成长期的关键时刻。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要素和环境制约日益严峻等的压力下,创新将成为提升我国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选择路径。
关键词:
外源性区域 路径选择 生命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