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7)
- 2023(15450)
- 2022(13599)
- 2021(12960)
- 2020(10787)
- 2019(25009)
- 2018(24830)
- 2017(48193)
- 2016(26344)
- 2015(29846)
- 2014(29749)
- 2013(28763)
- 2012(26431)
- 2011(23683)
- 2010(23665)
- 2009(21150)
- 2008(20468)
- 2007(17859)
- 2006(15606)
- 2005(13258)
- 学科
- 济(100132)
- 经济(99937)
- 管理(75688)
- 业(72505)
- 企(61164)
- 企业(61164)
- 方法(47793)
- 数学(40711)
- 数学方法(40110)
- 农(28748)
- 中国(27241)
- 财(26345)
- 业经(23278)
- 理论(20792)
- 地方(20339)
- 学(20164)
- 农业(18821)
- 贸(17900)
- 贸易(17894)
- 制(17545)
- 易(17390)
- 和(17270)
- 技术(16755)
- 务(16657)
- 财务(16579)
- 财务管理(16546)
- 策(16412)
- 企业财务(15673)
- 环境(15309)
- 划(14903)
- 机构
- 学院(362528)
- 大学(360617)
- 管理(146439)
- 济(142140)
- 经济(138948)
- 理学(127307)
- 理学院(125928)
- 管理学(123660)
- 管理学院(122967)
- 研究(116970)
- 中国(85089)
- 京(75618)
- 科学(71195)
- 财(65439)
- 所(56666)
- 农(54625)
- 中心(53574)
- 江(52818)
- 财经(52708)
- 业大(52449)
- 研究所(51642)
- 范(49502)
- 师范(49097)
- 经(47971)
- 北京(47378)
- 院(43083)
- 州(42699)
- 农业(42366)
- 经济学(41601)
- 技术(39924)
- 基金
- 项目(250379)
- 科学(197300)
- 研究(187836)
- 基金(179867)
- 家(154929)
- 国家(153559)
- 科学基金(133208)
- 社会(116866)
- 社会科(110047)
- 社会科学(110013)
- 省(98596)
- 基金项目(95474)
- 教育(89174)
- 自然(86430)
- 自然科(84421)
- 自然科学(84403)
- 自然科学基金(82866)
- 划(82591)
- 编号(79003)
- 资助(74287)
- 成果(64030)
- 部(55771)
- 重点(55742)
- 课题(54442)
- 发(53061)
- 创(52230)
- 创新(48486)
- 项目编号(48434)
- 教育部(48431)
- 大学(47581)
- 期刊
- 济(152721)
- 经济(152721)
- 研究(106011)
- 中国(68467)
- 管理(53812)
- 学报(53259)
- 教育(50417)
- 科学(49945)
- 农(49517)
- 财(49388)
- 大学(41711)
- 学学(38872)
- 技术(35141)
- 农业(34441)
- 融(28954)
- 金融(28954)
- 业经(25992)
- 财经(25047)
- 经济研究(23792)
- 经(21370)
- 图书(19897)
- 问题(19716)
- 业(17140)
- 技术经济(17133)
- 理论(17032)
- 科技(17025)
- 版(16182)
- 现代(16130)
- 实践(15651)
- 践(15651)
共检索到522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桂云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而现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难以与之适应。依据专业服务面向,对护理专业人才实施分类培养,即在护理专业内分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应从四方面入手:制定体现专业方向差异性的培养方案,构建与培养目标配套的课程体系,探索"学程分段、方向分流、注重实践"的培养模式,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社会需求 护理专业 分类培养模式 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士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日趋加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的矛盾日趋突出。面对这一挑战,必须构建需求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以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服务于社会为目的。其次,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再次,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教育;建立需求导向的教学团队;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
社会需求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珍
社会工作既是一门专业,也是一种职业。以职业化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已成为当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化社会工作者的核心素质包含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三方面。因此,应以此为切入点,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通过职业为专业提供引导,实现专业丰富和职业发展。课程建设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应加强职业化需求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
关键词:
职业化需求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云 刘学文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特点,剖析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探讨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措施。
关键词:
社会需求 国际贸易专业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结构性缺陷。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培养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间可通过分类发展、转型发展、差异发展等路径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体系。
关键词:
人才类型 教育类型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炳达 钟小平
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深刻影响着金融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文章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学校培养之间差距的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金融专业应构建需求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培养方式等做出调整,以培养出更加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旺锋
针对高职文秘专业招生就业两难的境地,从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办学定位两个方面,分析了用人单位对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需求本质,指出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办学定位不准、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薄弱等问题,并指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秘专业 人才培养 定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首楠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对所需要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对会计专业学生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需求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期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海灵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尤为重要。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两个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就业 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 指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本文结合广州地区日企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试图为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令岩
本文阐述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的内涵,探索分类培养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基本思路,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质量评价等多个视角探索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分类培养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分类培养 就业导向 自主性 本科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波 李学容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习实用化、就业岗位差异化等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改革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守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就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身社会服务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命题。多年来,潍坊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应佳 车海云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如何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湖北工业大学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质量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